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0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629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免疫球蛋白是动物体内免疫系统最为关键的物质之一,它已经成为饲料行业研究的热点。此文主要是对免疫球蛋白的提取、纯化等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2.
当前,养殖业受到多种病原的威胁,加之饲养管理不良使动物处于亚健康状态。在探讨如何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过程中,免疫增强剂的预防和保健作用越来越为业界人士所重视。本刊在第2期已对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功效、用法及注意事项做了介绍,现就聚肌胞、植物血凝素、左旋咪唑、糖萜素、低聚糖、黄芪多糖做一概述,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3.
初乳是奶牛产后24 h内的乳汁,为犊牛提供天然免疫和早期生长的能量来源,且初乳在医疗保健领域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初乳在产后一段时间内的物质成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与常乳形成明显的差异。本文对比分析了初乳和常乳中营养物质、免疫活性物质、生长因子以及酶的含量差异,直观地展现了初乳中不同物质的变化过程,针对性地为初乳和常乳的加工制作提供思路,为特异性地开发初乳资源,提升初乳的利用率给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荷斯坦牛不同泌乳期脱脂初乳的酸度、比重、蛋白质含量、活性免疫球蛋白(Ig G)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初乳粉生产过程的杀菌工艺中如何有效控制微生物数量和保持活性Ig G含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的回归方程能够较好地预测脱脂初乳的酸度、比重、蛋白和Ig G含量随挤奶次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乳牛产犊后前3天内的脱脂初乳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脱脂初乳采用70~72℃、1 min的巴氏杀菌工艺可以满足在控制微生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证初乳中Ig G的活性。  相似文献   
65.
66.
为研究β-胡萝卜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基础日粮中添50mg/kg的β-胡萝卜素,使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模型。最后观察免疫器官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中细胞因子以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能改善由环磷酰胺引起免疫器官的损伤,通过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复杂型热性惊厥(CFC)患儿的免疫机制及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CFC患儿,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儿IgA、IgG、IgM及补体C3、C4水平,同时与28例健康儿童免疫指标进行比较。将50例CFC患儿随机分为IVIG组与非IVIG组,每组25例。非IVIG组予抗感染、止惊、降温等对症治疗,IVIG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持续静滴,5 d为1疗程,每个月治疗1个疗程,治疗3个月。观察IVIG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CFC患儿的IgA、IgG、C3、C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IVIG组的IgA、IgG及补体C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IVIG组的疗效优于非IVIG组(P〈0.05)。结论 CFC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球蛋白能提高CFC患儿的免疫功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8.
黄鳝血清、肠黏液免疫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部分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00凝胶层析等方法从黄鳝血清和肠道黏液中分离纯化出黄鳝血清和黄鳝肠黏液免疫球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二者的理化性质相同;经β-巯基乙醇处理后解离形成重链和轻链两个亚单位,分子量分别为74kD和29kD。试验结果表明,黄鳝血清和肠黏液中存在免疫球蛋白,二者具有相同的层析和SDS-PAGE电泳特性。  相似文献   
69.
免疫球蛋白是鱼类适应性免疫中主要的效应因子之一, 研究鱼类免疫球蛋白对鱼类疾病的免疫防控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 PCR 与 RACE 技术克隆获得青鲫(Carassius auratus indigentiaus)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Z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Z, sIgZ)重链基因 cDNA 全长序列 (基因序列登录号: MZ274344.1), 青鲫 sIgZ 重链基因 cDNA 序列全长 2083 bp, 其开放阅读框长 1668 bp, 编码一条由 556 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 相对分子质量为 61.59 kD, 理论等电点为 7.03。青鲫 sIgZ 重链基因结构由 1 个可变区(VH), 4 个恒定区(CH1-CH4)以及 1 个分泌型的尾部(secretory tail, Sec tail)构成。在 GenBank 中进行同源序列检索, 青鲫 sIgZ 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 IgZ 的相似性依次为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63.17%)、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60.82%)、鲤(Cyprinus carpio carpio) (52.98%)、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37.06%)和金头鲷(Sparus aurata)(35.01%)。利用 MEGA 5.1 软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分析, 采用邻接法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 发现青鲫 sIgZ 基因与同属鲤科(Cyprinidae)鱼类的 IgZ 聚为一支, 青鲫 sIgZ 与团头鲂的 sIgZ 亲源关系最近。通过 qPCR 检测青鲫不同组织中 sIgZ 基因的表达, 发现青鲫头肾中 sIgZ 基因的表达量最高, 中肾、脾和肝脏次之。利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青鲫进行浸泡感染, sIgZ 在头肾、脾脏、中肾、肝、肠、鳃和皮肤中的表达水平在感染的 28 d 内先升高后降低, sIgZ 的相对表达量在黏膜免疫组织(肠和皮肤)中达到峰值的时间要早于系统免疫组织(头肾和脾脏), 肠和皮肤中 sIgZ 在峰值时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头肾中 sIgZ 在峰值时的相对表达量, 实验结果显示, 青鲫 sIgZ 在肠和皮肤黏膜免疫组织中可能发挥重要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0.
邱莫寒  朱庆 《畜禽业》2006,(11):6-8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编码免疫球蛋白样受体(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的高度多态的基因群,其表达产物分布于各种细胞的表面,称为MHC分子。MHC是Snell等(1956)在研究小鼠的移植排斥反应时发现的,家禽中的MHC分子首先是有一种血型被识别的,随之被命名为B复合体(B complex),Schierman和Nordskog(1961)定义家禽的B基因座就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