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2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449篇
林业   206篇
农学   324篇
基础科学   438篇
  372篇
综合类   1851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1104篇
畜牧兽医   2204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雷松松 《中国饲料》2021,1(7):147-150
企业的发展通常要遵循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从企业最初创立进入生存期,到企业规模进一步增大进入成长期,再到企业成熟期和衰退期,每个生命周期阶段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策略都有所不同。当企业进入成长期,其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生产销售数据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企业的管理形式也逐渐趋向成熟。对于成长型的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现状关乎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是企业未来的战略资源。而成长型的饲料企业相比于大型、集团化企业,存在人才吸引力低、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这会影响饲料企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本文以饲料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前我国成长型饲料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企业特点,深入分析饲料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破除饲料企业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限制,帮助企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 成长型饲料企业|人力资源|问题|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2.
本试验旨在研究荞麦秸秆经不同酶活纤维素酶处理对其发酵前后纤维结构、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以及滩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酶处理试验,第2部分为饲养试验。酶处理试验共设计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未经酶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I组(纤维素酶I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Ⅱ组(纤维素酶Ⅱ处理的荞麦秸秆),每组3个重复。荞麦秸秆在发酵罐中密封贮存30 d后取样,然后测定其处理前后纤维结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数量。饲养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宁夏滩羊24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8只。日粮精粗比为30∶70,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未经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I组饲喂基础日粮+纤维素酶I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纤维素酶Ⅱ处理的荞麦秸秆。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正饲期结束后,每组选择5只体重接近的羊只禁食24 h后屠宰,测定羊肉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 未经酶处理的荞麦秸秆细胞壁结构完整,经纤维素酶处理的荞麦秸秆细胞壁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2) 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中荞麦秸秆的酸性洗涤纤维分别显著降低18.71%和13.78%,中性洗涤纤维分别显著降低19.75%和17.81%(P<0.05);3) 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荞麦秸秆中的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霉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4)纤维素酶Ⅱ处理荞麦秸秆能够显著提高肌肉熟肉率(P<0.05),纤维素酶I和纤维素酶Ⅱ处理荞麦秸秆后使得羊肉剪切力分别显著降低9.31%和11.84%(P<0.05);5)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的羊肉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22%和14.2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纤维素酶处理荞麦秸秆可以有效破坏秸秆细胞壁结构,改善秸秆营养成分,提高秸秆饲料品质和肉品质。在本试验日粮条件下,纤维素酶I处理荞麦秸秆的饲喂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小肠组织形态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42头体重相近(11.40±1.36) kg、体况良好的40日龄保育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由80%基础饲粮和20%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组成的试验饲粮。试验共30 d,其中预试期8 d,正试期2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保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了16.50%和18.68%(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了74.35%(P<0.05)。2)试验组保育猪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结肠和直肠食糜pH值分别显著降低了19.16%、11.59%、14.09%、15.95%和11.23%(P<0.05)。3)试验组血清尿素氮、白蛋白、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显著升高了69.84%、5.22%、100%(P<0.05),血清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9.43%、60.51%(P<0.05)。4)试验组保育猪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回肠绒毛高度分别显著升高了13.64%和11.49%(P<0.05),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了9.56%(P<0.05)。5)试验组每头猪的增重收益、毛利润分别显著提高了30.84%和44.48%(P<0.05),饲料成本显著降低了21.58%(P<0.05)。综上所述,饲喂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能够降低保育猪的腹泻率,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性能,促进肠道发育,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4.
95.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已经鉴定出了影响剩余采食量(RFI)的大量数量性状位点和候选基因。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3激酶5(MAP3K5),也称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属于MAPK超家族基因之一。目前,已有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 N-末端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这3个MAPK家族成员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被克隆和鉴定,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介导3条MAPKs信号通路,从而影响家畜的生长、体型及产奶性状等。课题组在前期对RFI的研究中筛选出与牛剩余采食量相关的MAP3K5基因,但其功能作用尚不明确,笔者在此基础上回顾了该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概述了该基因在主要畜禽采食量变异及人类肥胖表型中的功能及作用,并从遗传学的角度重点分析了MAP3K5基因在畜禽RFI表型调控中的可能机制。通过对MAP3K5基因在畜禽RFI表型调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后期深入开展MAP3K5基因在畜禽采食量性状调控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对于其他可能通过MAP3K5基因影响畜禽表型的因素(如肠道菌群)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
在奶牛养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成本日益增加,且区域间差异明显的背景下,饲料作为奶牛养殖主要投入品,了解其在规模化牧场生产成本中的结构对于优化奶牛日粮结构、降低养殖成本、缩小区域间养殖效益差距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2020年规模牧场月度调研数据,分析了我国规模化牧场饲料结构情况。研究发现,大城市周边产区和南方产区的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比例相对更加科学,华北产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并且玉米、豆粕、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在日粮中占有较大比重,达到84.62%;不同产区奶牛日粮结构具有明显差距,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在西北产区占比最高,玉米和豆粕在南方产区占比最高。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加大优质粗饲料和可替代饲料的利用,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7.
餐厨废弃物(food waste,FW)的资源利用受到广泛关注。FW焚化、填埋、堆肥、厌氧消化等技术因其面临的环境可持续性问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饲料化技术可以将FW转化为高价值的饲料,从而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养殖成本和环境污染,但该技术应符合减少、再利用和回收有机废物的处理原则。作者综述了FW的饲料化技术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FW饲料化技术主要包括热处理、酶处理、藻类培养、昆虫过腹、发酵技术。其中热处理可以确保微生物安全性,是其他技术的预处理技术。藻类培养和昆虫过腹技术可以将FW转化为植物和昆虫蛋白,避免同源污染,但尚不清楚藻类和昆虫在FW利用过程中是否会造成污染物积累。酶处理和发酵技术可以将FW中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酶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需要考虑特殊的酶制剂。发酵技术的机械化程度和资源利用率高,其核心是微生物,需要筛选有效的、能充分利用FW的微生物。目前FW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较少,在其生产和应用中要特别注意用量和使用时间。为了使FW饲料真正作为动物饲料进入食物链,研究人员必须对不同动物(含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性能和产品特性进行研究,以确保动物健康及动物产品对人类健康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8.
抗生素作为主要的饲料添加剂在几十年的广泛应用过程中造成了致病菌耐药性增强、动物免疫力降低、影响动物疫苗的效价、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农业农村部已发布公告,自2020年起我国饲料全面禁止添加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饲料行业正式进入“无抗时代”。长期以来,研究人员积极寻求研发各种抗生素替代品及绿色无害的饲料添加剂,以消除或减轻禁用抗生素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就目前主要抗生素替代品的抗菌特点及抗菌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禁抗”后抗菌性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建立一种浑浊型微生态菌剂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黄原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定剂,以饲用微生态菌剂干粉为悬浮成分,制备微生物水悬浮体系。对制备的悬浮剂进行稳定性评价,测定指标包括稳定系数、黏度、存放稳定性、冷贮存稳定性和活菌总数。[结果] 随着稳定剂添加比例的增加,悬浮剂的稳定系数逐渐增加。添加0.20%稳定剂,体系的稳定系数达到91.38%,极显著(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悬浮体系的黏度随着稳定剂添加量的增加和贮存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稳定剂添加比例为0.20%时,体系不出现分层现象,达到稳定状态。经过24 h冷贮存(4 ℃)后,添加0.10%稳定剂的悬浮剂活菌数出现下降,添加0.10%~0.25%稳定剂显著(P<0.05)低于空白对照组,但仍维持在109 CFU/mL以上。[结论] 稳定剂添加量为0.20%时,饲用微生态菌剂悬浮剂无分层现象出现,无论常温还是冷贮存24 h后,制成的悬浮剂中活菌数均保持在109 CFU/mL以上,能够保证饲用微生态菌剂的有效活菌数。  相似文献   
100.
文章旨在研究木薯渣发酵饲料及其发酵工艺与应用。将木薯渣、玉米面、豆粕、玉米皮、麸皮按照质量比50∶5∶10∶10∶25的比例混合,然后将乳酸菌和酵母菌按比例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再与木薯渣饲料混匀,装入带有呼吸阀的发酵袋中,密封,室温条件下发酵4 d即生产得到木薯渣发酵饲料。结果表明: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比例为1∶2,接种量为0.1%,水分为40%~45%时,木薯渣发酵饲料pH<4.5,酸溶蛋白和总酸含量明显增加,具有明显的酸香气味,可提高适口性;可抑制霉菌生长,确保产品安全性;还可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猪只消化率,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猪只生产性能,降低圈舍氨气浓度,改善舍内环境;同时还为木薯渣资源化利用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