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4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1088篇
林业   1505篇
农学   1199篇
基础科学   434篇
  1714篇
综合类   7592篇
农作物   913篇
水产渔业   490篇
畜牧兽医   1731篇
园艺   508篇
植物保护   1232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446篇
  2021年   525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560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543篇
  2016年   711篇
  2015年   609篇
  2014年   933篇
  2013年   830篇
  2012年   1244篇
  2011年   1228篇
  2010年   1002篇
  2009年   1014篇
  2008年   814篇
  2007年   911篇
  2006年   826篇
  2005年   623篇
  2004年   483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不同形态硼对油菜幼苗铝毒的缓解效应及其FTIR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以油菜品种Cao 221167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机态硼酸(BA)和有机态山梨醇硼(SB)及不同Al~(3+)(0、100、200和500μmol L~(–1))处理,研究不同形态硼(B)对油菜幼苗铝(Al)毒的缓解作用及不同形态B之间的缓解效应差异,以及利用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叶片各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Al毒胁迫下,不同形态B(BA和SB)处理,显著提高植株生物量和根系长度(0、100、200和500μmol L~(–1) Al毒胁迫下BA处理根长分别增加了52.15%、101.45%、366.70%和18.73%;SB处理分别增加了46.80%、133.98%、261.36%和10.77%),提高色素含量和SOD活性,而降低了Al含量、MDA含量和POD活性。不同形态B处理下,油菜幼苗在200μmol L~(–1) Al~(3+)处理下长势、生物量及色素含量最高。在500μmol L~(–1) Al~(3+)处理下,油菜幼苗株高、根长、总干鲜重及色素含量显著低于无Al处理;FTIR分析表明,Al毒胁迫下油菜叶片中蛋白质和低聚糖等含量明显上升,加硼明显降低了蛋白质和低聚糖的含量,且BA处理降低幅度明显高于SB处理。说明不同形态B(BA和SB)的添加均明显缓解Al毒,且BA对Al毒缓解效果优于SB,这为农业生产中施用何种硼肥来缓解Al毒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2.
井大炜 《江西植保》2013,(3):338-341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是临床、护理和药检学的基础课程。根据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灵活运用,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53.
本研究遵循动物福利"5F"原则,结合150家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实地调研数据,构建奶牛场动物福利评价体系,测度动物福利水平,并进一步建立嵌入动物福利水平测度值的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收入函数,验证关联效应。结果表明:生理福利和环境福利是影响我国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动物福利的最重要的2个维度,受访的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生理福利和环境福利的平均水平较高,卫生福利亟待提升,生理福利、环境福利、卫生福利和行为福利对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4.
旨在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菌株,并对其脱毒活性组分的脱毒效果进行研究,本研究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对目标细菌进行初筛,以对AFB1的降解率为指标进行复筛,并从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测定该菌株不同发酵组分对AFB1的降解率,来定位其脱毒活性组分,同时采用CCK-8法测定活性组分降解AFB1后对LMH细胞毒性,并研究了热处理、紫外线照射、强酸、强碱及蛋白酶K处理对活性组分脱毒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样品中初筛分离到24株能够在初筛培养基生长良好的菌株,经复筛从中筛选到一株能高效降解AFB1的菌株Y1-B1,其AFB1降解率达到73.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菌株Y1-B1培养物的不同组分进行的脱毒活性研究表明,不同组分对AFB1的降解率不同,上清液的脱毒能力最强,细菌细胞裂解物的脱毒能力下降明显,菌体悬液和菌体裂解物上清的脱毒能力最差,由此确定解淀粉芽胞杆菌Y1-B1的脱毒能力主要来源于上清液中的某种活性物质;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与AFB1对LMH细胞的毒性作用相比,AFB1被上清液降解后其产物的毒性显著降低。该脱毒活性组分对不同理化因素处理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对高温、紫外照射抵抗力较强,对强酸、强碱抵抗力较差,蛋白酶K仅造成脱毒能力部分减弱。本研究将为解决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提供新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同时为后续微生物脱毒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5.
试验旨通过在湖羊全混合颗粒料中添加凹凸棒石抗菌材料,探究其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8只平均体重(15~20)kg、日龄(60~70日龄)的健康湖羊,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饲喂全混合配方颗粒料,试验组在此基础颗粒料中添加凹凸棒石抗菌材料,饲喂80 d,试验最后一天进行屠宰,检测湖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试验组总增重和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屠宰性能指标两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屠宰24 h所测pH值和肉色红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滴水损失率、熟肉率和剪切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凹凸棒石抗菌材料有提高湖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趋势,可以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56.
157.
测定黄连与黄连须、黄连茎叶主要生物碱含量并建立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采用HPLC分析比较黄连及黄连须、黄连茎叶中小檗碱、表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含量差异并建立指纹图谱,通过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体外清除试验与总还原力试验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H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结果发现小檗碱、巴马汀含量为黄连>黄连茎叶>黄连须;药根碱、黄连碱和表小檗碱含量为黄连>黄连须>黄连茎叶;总还原力为黄连>黄连茎叶>黄连须,·OH、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为黄连茎叶>黄连>黄连须;总还原力与各峰均有较强相关性,·OH、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与4号峰相关性较强。说明黄连茎叶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黄连须与黄连茎叶均有一定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8.
试验通过牛津杯法筛选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性能较强的一株乳酸菌L3和两株芽孢杆菌D9、K9。将其用于制作发酵饲料,提升发酵饲料的抑菌性能。试验初步研究发酵饲料的体外抑菌性能评估方法。结果表明,用80%的乙醇溶液作为发酵饲料的前提取溶剂可增加抑菌物质的溶解,浓缩提取液的浓度可使发酵样品的抑菌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9.
为解决罗非鱼链球菌感染难题,本研究在抗菌肽菌丝霉素分泌型丁酸梭菌制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抑菌活性、稳定性和罗非鱼养殖应用研究。结果发现:表达产物菌丝霉素对常见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猪链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选用米糠作为菌丝霉素分泌型丁酸梭菌的保护剂载体,此制剂可在常温保存一年。通过上述的应用基础试验,初步建立一套菌丝霉素分泌型丁酸梭菌制剂养殖应用方案,此方案可显著降低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率58.6%以上。本研究为丁酸梭菌制剂在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应用方面提供了参考,此制剂有望替代抗生素,促进罗非鱼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