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50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玻璃缸、水泥池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殖关键技术,为克氏原螯虾工厂化育苗研究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借鉴。[方法]设置不同克氏原螯虾投放密度(40、30、20尾/m2)、雌雄配比(4∶1、3∶1、2∶1及全部投放雌虾)二因素对比试验,通过"强化培育、冲水刺激、遮阳控光"等诱导手段,诱导克氏原螯虾同步产卵。[结果]经过59 d的试验,各试验池亲本虾成活率在50%~93%,总体成活率为71%;各试验池亲本虾抱卵率在64.0%~84.7%,总体抱卵率达76.9%。二因素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殖,亲本虾投放密度以40尾/m2、雌雄搭配比例以4:1较为适宜。[结论]在玻璃缸、水泥池等无土水体中,克氏原螯虾可以正常产卵、抱卵、孵化虾苗,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2.
用不同密度(12、20、32、40、52和60尾·m~(-2))饲养克氏原螯虾体重(2.4±0.2)g 2个月,分别求得其相对生长率、成活率和残肢率,测定其血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成活和抗病力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克氏原螯虾的相对生长率、成活率、血细胞吞噬活性及血清中ACP、LZM活性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残肢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血清中SOD、CAT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本研究认为,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克氏原螯虾个体用于应对环境胁迫的能量消耗增多,对空间资源的竞争加剧,为了争夺自己的领地空间和生存资源不惜自相残杀;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下降,使"自由基稳衡性动态"被打破,导致抗氧化系统紊乱,机体受到氧化损伤,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均显著下降,可能是克氏原螯虾生长速度减缓、成活率逐渐降低、死亡率逐渐升高的主要原因。考虑到既要能充分利用水体资源又要获得最大的生长率和成活率,20尾·m~(-2)的饲养密度为此规格克氏原螯虾适宜的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173.
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克氏原螯虾卵黄发生过程中卵巢和大颚器的孕酮含量变化。其中次级卵黄发生早期的卵巢孕酮含量最高,卵黄发生前期卵巢孕酮含量次之,次级卵黄发生中期的卵巢孕酮含量显著降低,产后期卵巢检测不出孕酮含量,表明随着卵巢的成熟和产卵,卵巢中的孕酮含量逐渐下降,推测孕酮与卵黄发生的启动有关,而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颚器中均未能测到孕酮。  相似文献   
174.
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作为分析手段,对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内脏、鳃3个部位的3种微量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了克氏原螯虾不同部位对微量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肌肉对Mg的富集能力最大,内脏对Mn的富集能力最大,鳃对Cu的富集能力最大。本研究为合理开发克氏原螯虾的食用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5.
选择光照度<100 lx、去单侧眼柄、盐度8的盐水3个诱导因素随机组合为7种诱导方式,诱导克氏原螯虾繁殖。60 d试验表明,7组诱导组及1组对照组试验亲虾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P>0.05);光照度<100 lx组、去单侧眼柄组及光照度<100 lx+去单侧眼柄组3组诱导方式亲虾的产卵时间与抱卵率差异皆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4组诱导方式及对照组(P<0.05),其中光照度<100 lx组、去单侧眼柄组及光照度<100 lx+去单侧眼柄组3组的产卵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5~18 d ,平均抱卵率分别为对照组的2.5倍、2.75倍和2倍。  相似文献   
176.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low water temperature (10 ± 1 °C) on viral infection and replication of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in crayfish, Procambarus clarkii, under standardized conditions. Crayfish were (i) maintained at 24 ± 1 °C before challenge and 10 ± 1 °C afterwards, or (ii) maintained at 10 ± 1 °C before challenge and 24 ± 1 °C afterwards. No mortality was observed when crayfish were held at 10 ± 1 °C after challenge, but mortality reached 100% when they were transferred to 24 ± 1 °C. Competitive PCR showed that viral levels at 10 ± 1 °C rose from 106 to 108 copies/mg of gill tissues, while at 24 ± 1 °C levels increased from 106 to 1010 copies/mg of gill tissues during the same time interval.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a low water temperature of 10 ± 1 °C could reduce viral replication when compared to 24 ± 1 °C but could not prevent it.  相似文献   
177.
殷海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818-4819,4821
于1996年在虾池试验中用烧烫挤压法切除雌性克氏原螯虾单侧、双侧眼柄,研究了眼柄切除对克氏原螯虾蜕皮、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去除眼柄后,克氏原螯虾蜕皮加快,蜕皮周期缩短,生长速度同比例增长。蜕皮、生长速度和性腺发育均是双侧组>单侧组>对照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切除单侧、双侧眼柄后,克氏原螯虾加快卵巢成熟,而且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8.
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两种规格母体后代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两种规格母体上刚离体的早期幼虾经过40 d的培育,后代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小规格母体后代的个体间差异较大,存活率均较低.分级后,再培育40 d,两种规格母体的后代生长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大规格母本的后代显著大于小规格母本的后代,随着培育时间延长幼虾体重变异系数和体长变异系数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79.
泉州地区克氏原螯虾重金属含量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重金属含量及污染情况.[方法]随机收集泉州地区3个不同菜市场的克氏原螯虾180份,根据国标规定采用样品湿法消解消化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结果]镉检出范围为0~0.411 mg/kg,未超标;砷检出范围为0 ~0.518 mg/kg,超标率达0.9%;铅检出范围为0~0.424 mg/kg,未超标;汞检出范围为0.005 ~0.082 mg/kg,未超标;铬含量的检出范围0 ~3.178 mg/kg,超标率达2.78%;锰检出范围为0.03~ 32.64 mg/kg,超标率达4.6%.且不同组织器官中重金属含量不同.[结论]泉州地区的克氏原螯虾体内含量超标的重金属主要是砷、铬和锰,若长期食用这类克氏原螯虾将损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0.
研究了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效果。用添加0%、0.2%、0.4%、0.8%黄芪多糖的基础饲料作为药饵,投喂20 d后,对各组经PCR检测WSSV呈阴性的健康克氏原螯虾进行WSSV病毒悬液腹节背部注射攻毒试验,当添加0%黄芪多糖的阳性对照组中死亡率达到100%时,添加0.2%、0.4%、0.8%黄芪多糖实验组的死亡率分别为(86.67±13.33)%、(91.11±7.70)%、(73.33±17.64)%。为了评价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各器官组织的影响,对其鳃、肝胰腺、心肌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发现:添加0%黄芪多糖的阳性对照组中克氏原螯虾的鳃、肝胰腺、心肌组织出现细胞排列无序、细胞破裂、核仁皱缩等明显的病理变化;而添加0.8%黄芪多糖的实验组中克氏原螯虾的鳃、肝胰腺组织未见明显病变,心肌组织核仁出现一定程度的皱缩,但细胞尚未破裂。研究表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添加0.8%的黄芪多糖可提高26.67%的存活率,对克氏原螯虾抗WSSV感染有很好的提高效果,可望在生产中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