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0篇
  2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大曲预处理技术对天然酱油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成熟大曲进行预处理,提升天然酱油的风味。[方法]以正常大曲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闷制时间后对应大曲的酶活及菌体自溶率;再向最佳闷制后的大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盐水进行发酵考察最适的盐水浓度。[结果]大曲闷制时间越长,其自溶率越高,但大曲酶活会先升高,后降低,最佳闷曲时间是使大曲温度接近40℃,即闷制5~6 h最佳,大曲酶活较对照组高5.5%。将闷制5~6 h的大曲加入不同浓度盐水发酵,盐水浓度越高,天然油氨基酸越低,当盐水的浓度为19.5 Be'时,对应天然油风味最好,且氨基酸提升6.1%。故大曲预处理最佳时间为5~6 h,最适盐水浓度为19.5 Be'。[结论]研究可为提升天然酱油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核苷酸对动物摄食、生长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饲料中的核苷酸对动物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核苷酸作为一种无毒无害无残留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在动物营养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前途。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核苷酸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从促生长、诱食和改善免疫功能等方面对核苷酸在动物营养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牦牛、犏牛及黄牛肉脂肪酸和风味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取青海省果洛州同一放牧群体的1.5岁牦牛(♂)和犏牛(♂)各3头,与青海省湟中县1.5岁的3头黄牛(♂)做比较研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牦牛、犏牛和黄牛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肉中的肌苷、肌苷酸和硫胺素进行测定,采用高氯酸滴定法测定其肉中谷氨酸钠的含量。结果表明:①牦牛、犏牛和黄牛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犏牛肉中含量最高,明显高于牦牛和黄牛肉(P〉0.05)。②牦牛肉肌苷的含量明显高于同龄黄牛(P〈0.05);三种牛肉中肌苷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犏牛肉硫胺素的含量最高,明显高于同龄黄牛(P〈0.05);犏牛与黄牛肉谷氨酸钠的含量明显高于同龄牦牛(P〉0.05)。  相似文献   
24.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flavor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fecal microbiota of sows during late gestation and lactation. A total of 20 healthy Yorkshire sows were fed a corn-soybean basal diet unsupplemented or supplemented with 0.1% flavor compound from d 90 of gestation to 25 d post-farrowing, and then the piglets were weaned.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the fecal microbiota of sows we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flavor supplementation in maternal diets increased (P < 0.05) weaning litter weight, litter weight gain, weaning body weight, and average daily gain of piglets. There was a trend of increase in the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of sows (P = 0.09) by maternal dietary flavor addition. The backfat thickness and litter size were not affected by flavor supplementation (P > 0.05). The 16S rRNA analysis showed that flavor supplement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bundance of Phascolarctobacterium (P < 0.05), bu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genera Terrisporobacter, Alloprevotella, 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 and Escherichia-shigella (P < 0.05).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hascolarctobacterum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of sows (P < 0.05), the litter weight gain and average daily gain of piglets (P < 0.05). In contrast, 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 and unclassified_f__Lachnospiraceae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itter weight gain and average daily gain of piglets (P < 0.05). Taken together, dietary flavor supplementation improved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sows,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beneficial microbiota and decreased potentially pathogenic bacteria in the sows.  相似文献   
25.
刘念  黄琪琳  李沛  郭江勇  覃先武 《水产学报》2021,45(7):1089-1100
为探究添加不同种类酵母抽提物对生鲜鱼片风味及质构的影响,实验以调理乌鳢鱼片为原料,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挥发性成分,利用GC-MS联合电子鼻、电子舌对6组调理乌鳢鱼片(空白对照CK组、FA02组、KU012组、FG10组、FA39组和F55组)进行风味成分分析,再结合感官、色度和质构进一步评价了6组调理乌鳢鱼片的品质。结果显示,CK组检测出42种挥发性物质,而添加5种酵母抽提物后(FA02、KU012、FG10、FA39、F55),挥发性物质的种类显著增多,分别为60、66、56、52、46种。鱼片中主要特征挥发性物质为醛类,如庚醛、癸醛以及(E, E)-2, 4-癸二烯醛等;添加不同种类酵母抽提物后,各组鱼片挥发性物质增加了(E)-4-癸烯醛、2-壬酮和3-壬烯-2-酮等。其中KU012组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增加最多,如具有清新气味的(E)-2-戊烯醛、黄瓜味的(E, Z)-2, 6-壬二烯醛以及提高整体风味的(Z)-2-(2-戊烯基)呋喃。电子鼻和电子舌的测定结果显示,各酵母抽提物组与CK组在气味、滋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CK组,添加酵母抽提物调理的乌鳢鱼片色泽呈浅黄,质构略有降低,但感官评分有所升高。研究表明,不同种类酵母抽提物均能一定程度改善调理乌鳢鱼片的风味、质构及感官品质,其中KU012组综合表现最佳。本研究为酵母抽提物在水产品中的调味应用提供了参考,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6.
传统发酵豆酱的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味是豆酱、腐乳、酱油等大豆发酵食品的重要质量参数。不同的大豆发酵食品的风味不同,其风味物质的组分十分复杂,成分差别也很大。针对传统发酵豆酱中的风味物质,从风味的定义、风味物质形成过程、萃取方法、鉴定方法、形成风味物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传统发酵豆酱风味物质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
聚类分析结合程度相似度用于烟用香精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烟用香精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通过聚类分析从8批次AT#烟用香精样品中筛选出6批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建立烟用香精指纹图谱,并计算其相关系数、夹角余弦和程度相似度。[结果]聚类分析结合程度相似度算法能够有效地反映样品间的整体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可作为烟用香精质量控制的一种直观、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8.
不同类群薄皮甜瓜感官检验与主要风味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玉美人','龙甜三号','高甜黄金道','日本甜宝','香沙蜜'等五大类群薄皮甜瓜代表品种进行感官检验和主要风味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甜瓜果实中的特征性芳香物质乙酸乙酯分别与香气、苦味、综合口味、整体水平、感官总分等感官检验项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乙酸-2-甲基-I-丁酯与香气、质地、水分、整体水平等相关性显著;乙酸己酯与甜度和质地晕显著正相关;乙酸苯甲酯与感官检验值无明显相关性.可溶性糖含量与感官检验的甜度、酸度、质地和感官检验项目总分分别呈显著正相关.有机酸与感官检验值无明显相关性.甜瓜感官检验结果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风味.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华南分圃内的230个桑树品种资源嫩芽进行感官审评,筛选出口感好、风味佳的菜用桑品种资源8个,对其主要营养物质、风味物质以及桑叶总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主要营养和风味物质含量与总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桑嫩芽营养和风味物质含量丰富,8个菜用桑品种资源的抗坏血酸含量为20.21~25.10 mg/hg FW、类胡萝卜素含量为4.90~5.91 mg/hgFW、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40% ~0.53%、可溶性总糖含量为0.92%~1.47%、果糖含量为0.37% ~0.69%、蔗糖含量为0.22%~0.58%;营养风味物质含量在不同桑树品种资源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菜桑10的抗坏血酸、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菜桑04-107的总抗氧化活性最强;各营养物质含量与总抗氧化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仅可溶性蛋白与总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建立地方特色豆腐干制品常温非制冷保藏的技术。[方法]以生产过程中的减菌消毒措施降低起始菌数目,点浆环节加入优选的食品防腐剂,与熟制、真空包装6、0Coγ射线辐照加工相结合,进行综合控菌。[结果]将清洗、加热灭菌、防止二次污染以及消毒等减菌措施综合运用,可降低豆腐干产品的起始细菌数;如该类产品保质期只要求在常温下5 d之内,可采用在点浆工序中加入丙酸钙(2.5 g/kg)及实施真空包装即可;如保质期要求在常温下30 d,可采用剂量为6 kGy的60Coγ射线对其真空包装制品作辐照处理即可,而其熟制品在同样条件下可放置90 d,产品风味保持良好。[结论]控制起始菌技术与熟制、真空包装6、0Coγ射线辐照加工相结合,进行综合控菌,可实现豆腐干风味制品常温非制冷保藏90 d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