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172篇
水产渔业   437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属鲈形目,鮨科,种。俗称肉、褐、玉、岩等,其体近园桶形,修长,头部具暗黑色不规则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环形斑,体黄褐色及至灰褐色,腹部黄白,与全国广泛养殖的翘嘴,大眼为同一属,但有明显的区别(见下表)。  相似文献   
32.
1993年在涨渡湖催产亲鱼7组,产卵率100%,获卵45万粒。受精率77.8%,孵化率85.7%,获鱼苗30万尾。经用孵化环道培育成夏花29.5万尾;环道和产卵池培育成寸片21.42万尾。选择1kg以上的适宜规格亲鱼强化培育是提高怀卵量和卵子质量及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用环道流水培育苗种效果较好。开口饵料鱼以鳊最好。  相似文献   
33.
曾慷 《水产学报》2001,25(5):464-468
采用MTT颜色反应法研究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伴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lin A,ConA)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在离体状态下对健康和ISKNV感染后存活30d或60d的的头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onA和LPS能促进健康头肾淋巴细胞的转化,而对感染后存活30d或60d的头肾淋巴细胞没有作用;纯化的ISKNV对健康头肾淋巴细胞没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但对ConA的作用有抑制,对感染后存活的30d或60d的头肾淋巴细胞,纯化的ISKNV有一定的促进转化的作用,感染存活的头肾中有对ISKNV的免疫记忆性T细胞。另外,用建立的ISKNV PCR检测方法对健康和ISKNV感染后存活的鲜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健康为阴性,而ISKNV感染后存活的鱼,头肾、后肾、脾脏和部分鱼的心脏为阳性。ISKNV在体内形成潜伏感染。  相似文献   
34.
对长江水系中江西都昌和闽江水系中福建建瓯2 个群体23 尾长体细胞色素b 全基因的1 141 bp 序 列进行分析,发现15 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7 个,共有13 个单倍型,总体单倍型多样度(Hd)和核苷酸多态 度(Pi)分别为0.933(依0.030)和0.00241(依0.030),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特点。中性检验结果显 示Fu爷s Fs为显著负值,核苷酸不配对分析呈现单峰分布,表明长体在历史上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推测扩张年代 约为6 万年前,为更新世晚期。在邻接树和简约性网络图中不同地理来源的单倍型交错分布,群体间的Fst 和Nm 值 分别为0.06667 和3.5。AMOVA 分析表明,长体群体内遗传差异(95.17%)大于群体间(4.83%)遗传差异,遗传变异 主要是集中在群体内部,表明都昌和建瓯的长体群体间没有出现明显遗传分化,可作为一个管理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35.
奥利亚罗非鱼(♀)、鳜(♂)及其子代间遗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弘 《水产学报》2004,28(5):594-598
罗非鱼生长快、味道好,是人们喜爱的鱼类,现已是世界性养殖鱼类,但它不能忍受低温,因此影响其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名贵性鱼类,但其终生摄食活的鱼虾,这也限制了其养殖的发展。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aurea)属鲈形目、鲡鱼科,(Sinipercachuatsi)属鲈形目、脂科,它们间的杂交为科间杂交。鱼类科间杂交成功率很低,种间杂交有时可获得具有双亲性状的杂种鱼,有时也可发生雌核发育[1]。本研究中奥利亚罗非鱼雌鱼性染色体为ZW,其卵子如能在精子刺激下行雌核发育,则可在短时间获得奥利亚罗非鱼纯系。在本文中,利用RAPD标记,对…  相似文献   
36.
陆水水库鳜属鱼类食性及消化器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韩德举 《水产学报》1996,20(2):97-103
通过对陆水水库三种属鱼类的食性及消化器官比较,结果表明,三种都以摄食鱼虾为主,在和大眼的食物组成中,虾的出现率分别为82.35%和81.03%,鱼的出现率分别为47.06%和31.23%,斑中鱼和虾和出现率分别为63.07%和50.07%,鱼虾出现率在不同月份变化圈套。摄食强度最大,大眼次之,斑最小。但它们摄食鱼的饱满分指数均大于虾。在消化器官中,、斑、大眼的幽门盲囊的平均数  相似文献   
37.
(Stcindnd)又名岩,俗称圆筒(桶),是高档经济鱼类之一.外形似圆筒,头部有黑色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黑斑,有的周缘镶白或黄色环,体黄褐色,腹部黄白.个体不大,但肉质细腻嫩滑,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38.
鸭绿江斑鳜水库网箱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imiperca Schezeri Steindachner)隶属于鲈形目、鮨科、鱼属,辽东地区俗称花季子、鳌花,是一种名贵的淡水食用鱼. 斑的人工养殖目前在丹东的渔业生产中是一大热点,鸭绿江斑室内繁育已获得成功,为斑人工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工厂化育苗建育苗厂需要很高的费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苗种的生产量,制约了斑人工养殖向规模化发展的生产进程.  相似文献   
39.
为完成江苏省靖江市“百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项目,满足广大养殖户对长江翘嘴大规格鱼种的需求,在靖江市“滨江水产良种场生祠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基地,靖江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将自繁自育的1.7-2.0cm的部分鱼乌仔直接转入池塘培育,探索埭前屋后小水域生态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40.
近三、四年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养殖的鱼流行一种以“白鳃、白肝”为特征的严重疾病,又称为桂花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出血病、暴发性毒性疾病。此病流行快、死亡率高,属危害最大的暴发性疾病,在夏、秋季流行最为严重;发病率50%以上,不少发病池全池鱼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