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6篇
  57篇
综合类   17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对冬枣采后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阐述,并介绍了生物防治技术在果蔬贮运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展望了该技术在冬枣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介绍多胺(重点是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在果蔬中的分布、作用机制以及多胺与乙烯生物合成的关系,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分析果蔬采后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和外源多胺对果蔬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提出今后应深入研究多胺在不同果蔬保鲜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将伽师瓜置于密闭的气调箱内,分别采用NO(60μL/L)、缓释型固体Cl O2保鲜剂(60 mg/L)及两者结合熏蒸处理12 h后,于4℃条件下贮藏82 d,研究三种处理对伽师瓜贮藏期间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处理均可诱导伽师瓜贮藏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增加;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提高果实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延缓成熟衰老进程。其中NO+Cl O2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桃采后生理及贮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桃果实采后呼吸生理、乙烯生理及桃果实贮藏期间各组分的变化等方面综述了桃采后生理研究进展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桃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同温度对杏鲍菇减压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为了研究减压贮藏条件下杏鲍菇的适宜贮藏温度,以杏鲍菇为试材,采用0.07 mm厚的低密度聚乙烯袋抽真空至0.06 MPa减压包装后,分别置于0、2、4、6和8℃下贮藏,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减压贮藏条件下杏鲍菇的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4℃较好地保持了杏鲍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P0.01)、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P0.05),有效抑制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上升(P0.01),降低了呼吸强度(P0.01),延缓了杏鲍菇子实体的衰老进程,较好地保持了杏鲍菇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降低了杏鲍菇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P0.01),有效抑制了杏鲍菇的褐变,较好地保持了杏鲍菇的色泽(P0.01)。因此,2~4℃为杏鲍菇减压贮藏条件下的适宜贮藏温度,有效延缓了杏鲍菇的后熟衰老进程,延长了杏鲍菇的贮藏期,从而为杏鲍菇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该文对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机理、防治的优势及最新研究成果。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酵母菌抑制霉菌的机理主要在于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对病原菌的直接寄生作用及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酵母菌与其它生防微生物相比,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使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拮抗酵母菌从而提高其生防效果,是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领域。该文还指出了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电生功能水和静电场处理对草莓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星都2号”草莓果实为试材,研究电生功能水及静电场(-50 kV/m)处理对冷藏草莓(贮藏温度为0℃,相对湿度为85%~90%)果肉最大破断应力、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及细胞膜透性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生功能水处理明显抑制了草莓的乙烯释放,降低了草莓果实的呼吸强度,而静电场处理也一定程度地降低了果实的乙烯释放量,但对果实呼吸强度无明显的影响。二者均可保持贮藏期间草莓最大破断应力,延缓果肉细胞相对电导率的上升,从而有效地抑制采后草莓果实的衰老过程。相比较而言,电生功能水处理效果优于静电场。  相似文献   
18.
柑橘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柑橘贮藏保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柑橘采后生理代谢、防腐保鲜技术、贮藏设施和条件、采后分子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雷竹笋采后生理及其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研究了雷竹笋的采后生理变化和保鲜技术.结果表明,臭氧(O3)、0.3% VC+0.5%柠檬酸、0.05%多菌灵处理对雷竹笋均有较好的保鲜效果.采后雷竹笋经O3处理、4 ℃下贮藏可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的生成,降低呼吸强度,延长保鲜期25 d以上.而对照的试样由于微生物的侵染不到10 d就腐败变质.另外,O3处理结合气调包装能有效降低竹笋总糖的消耗,减缓纤维化作用,较好地保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0.
草酸处理对厚皮甜瓜采后病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草酸处理对"银帝"甜瓜采后病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 mmol/L至200 mmol/L的处理浓度范围内,以50 mmol/L处理对损伤接种Trichothecium roseum的抑制效果最好,更高浓度(100、200mmol/L)处理并未进一步提高抑制效果,也未对果实产生药害.在1 min至15 min的浸泡时间范围内,以10 min和15 min处理对损伤接种T.roseum的效果较好.草酸处理诱导了果实损伤接种T.roseum的系统获得抗病性(SAR),并且处理后48 h至96 h损伤接种T.roseum可使果实的防卫能力达到最大.草酸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损伤接种3种主要采后病原物的病斑直径;延缓了果实贮藏期间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