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2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1170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522篇
基础科学   47篇
  314篇
综合类   3386篇
农作物   362篇
水产渔业   657篇
畜牧兽医   5840篇
园艺   408篇
植物保护   134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838篇
  2010年   687篇
  2009年   640篇
  2008年   590篇
  2007年   746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991.
为原核表达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CIV)HA1蛋白,本研究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CIV H3分离株的HA1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再将其亚克隆于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HA1。将该质粒转化于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的重组蛋白约为58 ku。纯化的HA1蛋白经western blot和Dot-ELISA鉴定表明,表达的重组HA1蛋白可以与H3N2亚型CI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蛋鸡多发性肿瘤的病因,本实验对病鸡肿瘤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及PCR检测,均扩增出针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gp85基因序列的阳性条带;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发病鸡呈现髓细胞瘤、血管瘤以及纤维肉瘤等多发性肿瘤的病理变化;肿瘤细胞通过血液转移、浸润,在肝和脾组织形成局灶性或弥漫性肿瘤病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组织内,部分肿瘤细胞呈现阳性反应,表明只有部分肿瘤细胞存在ALV-J感染,而大部分肿瘤细胞检测结果呈阴性。这些病毒检测为阴性的肿瘤细胞可能是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大量克隆化增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病毒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参考GenBank中鸡Toll样受体21 (ChTLR21)的基因序列设计实时定量PCR特异性引物,以鸡核糖体蛋白L4 (RPL4)为内参基因,建立检测ChTLR21 mRNA相对转录水平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ChTLR21在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和感染SPF雏鸡免疫器官脾脏、法氏囊和胸腺组织中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ILTV感染CEF后2h、4h、8h和18h时间点ChTLR21 mRNA转录水平分别为未感染对照细胞的1 540.53、0.98、1.19和3.70倍.但仅在ILTV感染2h时引起ChTLR21转录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ILTV感染SPF雏鸡后6h、24 h和30 h脾脏中ChTLR21 mRNA转录水平分别为未感染对照的56.34、59.85和3.61倍;法氏囊中分别为0.03、25.98和3.08倍;胸腺中分别为2.52、50和7.32倍.在感染初期,脾脏中ChTLR21转录量显著升高,随后有所降低,但均高于未感染对照(p<0.05);法氏囊中仅在感染6h时呈显著抑制(p<0.01);胸腺中呈波动性转录水平升高,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证明ChTLR21参与了鸡体对ILTV感染的应答,并在体内外感染模型中呈现不同的表达规律.  相似文献   
994.
为鉴定鸡羽髓上皮细胞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前后差异表达的蛋白,本研究以MDV强毒GA株人工感染SPF鸡,并通过双向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病毒感染后4 d、7 d、14 d和21 d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分别有2个、8个、25个和9个;而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出29种蛋白质,其中包括能量代谢相关蛋白、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细胞骨架蛋白、信号传导蛋白、转录相关蛋白、免疫相关蛋白和其他功能蛋白质.本实验首次对鸡羽髓上皮细胞感染MDV后各时期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鉴定了多种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揭示MDV与宿主的相互关系、感染性病毒粒子的成熟和致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抗猪输血传播病毒1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抗猪输血传播病毒1型(TTV1) Ca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采用PCR法扩增TTV1ORF1 (1501nt~2475nt)编码重组Cap蛋白的C末端截短序列,将PCR产物克隆于pGEX-6P-1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 (DE3)菌株中诱导表达,获得含GST标签的重组蛋白(rCap),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明rCap约为64.0.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纯化的rCap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8株稳定分泌抗rCap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MAb亚类均为IgGl/κ型;western blot鉴定表明有7株MAbs与rCap产生特异性反应,另1株MAb呈阴性.为验证8株MAbs与真核表达的Cap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将全长与截短的TTV1ORF1基因片段克隆于pcDNA3.1载体,转染293T细胞进行蛋白瞬时表达,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检测表明,这8株MAbs均能够与瞬时表达的全长rCap产生特异性反应,其中6株与截短表达的rCap反应.本研究表达的rCap蛋白及制备的MAbs,为该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抗原表位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新城疫病毒感染绵羊诱导免疫应答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城疫病毒(NDV)作为羊病毒病疫苗载体的可行性,验证NDV感染绵羊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NDV Clone-30株分别通过滴鼻和气管灌注两种途径接种绵羊,接种后观察临床症状,检测接种动物排毒情况,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接种绵羊特异性血凝抑制抗体,ELISA试验检测接种绵羊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微量中和试验检测接种绵羊血清中和抗体.研究结果表明,NDV在绵羊体内是非致病性的,并且通过两种接种途径在绵羊体内均可以产生血凝抑制抗体、NDV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NDV有可能作为宿主限制性疫苗载体用于预防无特效疫苗的羊类疾病,且与气管灌注接种途径比,滴鼻接种途径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997.
为建立蓝舌病病毒(BTV)的检测方法和研究该病毒蛋白的功能,本研究利用BTV血清8型(BTV8)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后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MAb).并以BTV8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经筛选获得了8株稳定分泌抗BTV8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1B2、1F6、2B1、2D10、3B6、3D9、4D4和4D1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Ab 1F6、2B1、2D10、3B6、3D9与BTV8 VP7蛋白反应,MAb B2、4D4、4D12与BTV8 NS2蛋白反应.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该8株MAb与24型BTV血清型呈不同的反应论系.本研究所获得的MAb为建立BTV免疫学检测方法和相关病毒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山东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2006年~2010年从山东省发病的商品鸡中分离鉴定了17株IBV,并对其S1基因、N基因和M基因分别进行RT-PCR扩增、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疫苗株H120相比,17个分离株S1蛋白的变异程度较大,存在广泛的基因突变和氨基酸替代,多数病毒株还存在氨基酸的插入;N蛋白无碱基的缺失和插入,仅存在核苷酸的突变和氨基酸的替代;M蛋白除病毒株CK/CH/SD09/005插入3个碱基外,其它16个分离株仅存在少数的碱基突变和氨基酸替代.S1基因、N基因和M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分离株的3个基因在进化上相对平行,与国内分离株LX4同属一个进化分支,同源性较高;分离株SDYT0605的3个基因与疫苗株H120同源性较高,可能是免疫压力下变异的疫苗株;分离株SDTA06111、SDWF0608和CK/CH/SD09/005的S1基因、N基因和M基因分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本研究结果显示基因突变、插入和不同基因之间的重组是免疫压力下IBV变异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99.
为模拟哺乳动物感染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的发病进程,本研究采用对哺乳动物高度致病的H5N1亚型HPAIV株A/bar-headed goose/Qinghai/3/05 (BHG/3/05),以低剂量鼻腔接种小鼠,观察发病、存活、病毒复制及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显示,100.4 EID50即能够100%感染小鼠,但发病表现缓慢,死亡延迟至8d以后,存活达60%;体内病毒复制可持续10 d以上,感染后前3d病毒的增殖限于呼吸道,随后扩散至脑、脾、肾等其他器官;组织病理学观察肺脏早期表现出渗出性炎症,第10d发展为典型的间质性肺炎.本研究结果为探讨人禽流感的病理发生机制提供了具有价值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为制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抗M蛋白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以截短表达的His-M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以截短表达的GST-M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采用常规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通过间接ELISA进行筛选,得到一株稳定分泌抗M蛋白MAb.MAb亚类鉴定为IgG2b型,轻链为к链,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和诱导的小鼠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3000和1:2×105.Western blot试验表明该MAb能够识别重组及天然的PEDV M蛋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该MAb能够与PEDV感染的Vero E6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荧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