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25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0篇
  53篇
综合类   282篇
农作物   118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降低果皮纤维素是甜玉米品质改良的重要目标,然而玉米果皮纤维素含量调控的研究甚少,相关调控基因尚未定位。利用纤维素含量差异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通过特异位点扩增片段(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sequencing,SLAF)测序和分离混池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定位控制玉米果皮纤维素含量的染色体区段,鉴定调控玉米果皮纤维素含量的候选基因。【方法】以果皮纤维素含量显著差异的E327和G5-1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RILs)。对RILs群体进行果皮纤维素含量的测定,并根据纤维素含量的结果选择纤维素含量高、低的样本进行混池,用于SLAF标签的鉴定和BSA分析。在BSA分析中,首先对两混池和2个亲本DNA用HaeⅢ和Hpy166Ⅱ进行酶切,回收414-464 bp的酶切片段进行Illumina建库,并进行SLAF测序,然后根据多态性SLAF标签开发SNP标记,利用SNP标记对玉米果皮纤维素含量进行关联分析,鉴定调控甜玉米果皮纤维素含量的染色体区段。分析这些区段所包含的玉米基因,并找到它们对应的拟南芥同源基因,通过查阅拟南芥相关基因功能研究的文献,进一步鉴定控制玉米果皮纤维素含量的候选基因。【结果】两亲本和2个混池SLAF建库测序得到的SLAF符合预期,基于SLAF测序数据,鉴定了73 786个多态性SLAF标签,这些SLAF标签均匀分布在玉米的10条染色体上。在这些多态性标签中得到了523 395 SNP位点信息。通过关联分析,调控果皮纤维素变异的基因被定位到玉米基因组的6个染色区段,都位于玉米的第5染色体上。在这些区段上,一共有47个玉米基因。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在这些关联的染色体区段最终确定了9个候选基因。【结论】定位到调控玉米果皮纤维素的含量的基因,表明此方法可以用于基因定位。  相似文献   
72.
以龙眼品种‘石硖’为试材,研究不同剂量的紫外照射结合热处理对龙眼果实采后的保鲜效果。在10 min55℃热处理的基础上,以紫外杀菌灯为辐射源,对果实进行辐射剂量分别为24、30、42 J/m2紫外照射。置于常温25℃下贮藏。发现55℃热处理10 min结合30 J/m2紫外照射处理能延缓果实失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减缓维生素C的消耗,抑制果实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积累,且在贮藏期内该处理果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明显较高。结果表明,55℃热处理10 min结合30 J/m2紫外照射处理可以有效延缓龙眼果实的采后衰老进程,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马家柚粗皮果形成的原因,以马家柚光皮果为对照,比较了果实发育期间果皮的显微结构。通过对外果皮的解剖结构观察发现,光皮果的油胞下凹,而粗皮果的油胞略有凸起,并且粗皮果的油胞体积明显大于光皮果,二者在油胞上所表现的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粗皮果果皮粗糙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中果皮的解剖结构观察发现,在果皮成熟时粗皮果中果皮细胞较光皮果形态上更细长,果皮射线方向细胞直径更大,细胞间隙也更大,这些可能是导致粗皮果果皮增厚、海绵层疏松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4.
为充分利用火龙果资源,提高其经济效益,以粉红龙品种火龙果皮的甜菜色素提取液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吸附比、解吸率的检测,从S-8、AB-8、HPD-600、NKA-9和NKA-11 5种型号大孔树脂中选取最适甜菜色素的大孔吸附树脂,并探讨上样流速对动态吸附比的影响,乙醇浓度、解析液流速以及解析液pH对动态解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火龙果皮甜菜色素最佳树脂型号为S-8,上样流速为6BV/h,乙醇浓度60%,解析液pH 6.0、解析液流速4BV/h。该条件下,经纯化后的甜菜色素液呈大红色,色泽通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以‘早熟’龙眼、‘紫娘喜’荔枝及其属间杂种(1、2、4、9、10、18号)单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徒手切片法和组织离析法观察其枝干木质部解剖结构,测定其形态特征、有机营养成分及光合速率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杂种的树皮率、射线宽度和导管密度均小于亲本,杂种的导管分子长度大于亲本;除9号单株外,杂种的导管分子内径、一端具尾频率、株高、茎直径、叶面积、节间距均显著大于亲本,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生长势强的杂种单株叶片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生长势弱的单株;株高、叶面积、节间距与树皮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粗与树皮率呈显著负相关;光合速率和导管总面积与木质部面积的比值、导管分子内径和一端具尾频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导管分子两端具尾频率呈显著负相关;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和导管总面积与木质部面积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氨基酸含量与导管分子内径、导管分子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与导管密度、射线宽度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6.
糜子皮壳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联芝  臧盛  高清菡  芦淑娟  王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82-11485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曲面优化设计研究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糜子壳粉中多酚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找出糜壳总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糜子壳中多酚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酮浓度90%、料液比1∶30(g/ml)、提取次数5次,在此条件下,多酚理论得率为1.465%,实际得率达1.458%。  相似文献   
77.
保鲜功能微生物FJAT-0809-GLX对龙眼保鲜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腐烂等级的龙眼果皮POD和PPO酶活性有所不同,0~3级,POD酶活性12 000 U/min.g,而4级以后POD酶活性均大于12 000 U/min.g;0~3级,PPO酶活性均小于600 U/min.g,而4级和5级的PPO酶活性均大于600 U/min.g,说明随着龙眼果实腐烂程度的加深,烂果的果皮POD和PPO酶活性达到最高。使用保鲜功能微生物FJAT-0809-GLX处理后龙眼果皮的POD和PPO酶活性明显小于对照处理,且基本不影响龙眼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鲜功能微生物FJAT-0809-GLX处理后龙眼的好果率最高为47.24%,而脱粒率最低,为10.95%,说明保鲜功能微生物FJAT-0809-GLX对龙眼果实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78.
为建立适用于龙眼(Dimdcarpus longanaLour.)种子蛋白质组研究的双向电泳技术,对龙眼种子蛋白质的IEF、平衡时间及染色方法等关键步骤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龙眼种子蛋白质主要分布在pH4-7范围内,采用酚抽法,在聚焦达到50000 W.h的情况下能充分地聚焦,等电聚焦后经平衡缓冲液Ⅰ还原15 min,再经平衡缓冲液Ⅱ二次平衡20 min,考马斯亮蓝染色,24 cm IPG胶条上样量为1.2 mg时,在龙眼种子双向电泳图谱上检测到1000个多个蛋白点,蛋白点清晰,分辨率较好。本研究所建立的一套适用于龙眼种子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分辨率和重复性较高,重复样品图谱间的相关系数在0.88-0.945之间。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核桃外果皮不同萃取部位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筛选核桃外果皮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对核桃外果皮不同萃取部位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石油醚萃取部位、氯仿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对HeLa细胞的IC50分别为158.81、40.43、130.49和137.67 mg/L,水相部位对HeLa细胞无抑制作用.[结论]核桃外果皮石油醚萃取部位、氯仿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对HeLa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氯仿萃取部位对HeLa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初步认定氯仿萃取部位为核桃外果皮的抗肿瘤活性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80.
澳洲坚果果皮中主要功能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个澳洲坚果品种果皮中的粗蛋白、可溶性总糖和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可溶性总糖和单宁含量在自选品种‘南亚2号’的果皮内均最高,分别为9.21%、3.70%和2.16%;其次为引进品种‘O.C.’,果皮内的粗蛋白、单宁含量分别为6.42%、2.00%,自选品种‘南亚3号’果皮内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