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1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1514篇
林业   327篇
农学   774篇
基础科学   1172篇
  2250篇
综合类   4224篇
农作物   590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952篇
园艺   164篇
植物保护   626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499篇
  2016年   678篇
  2015年   497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574篇
  2012年   807篇
  2011年   751篇
  2010年   521篇
  2009年   541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玉米DDGS中抗生素残留的潜在风险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谷旭 《中国饲料》2012,(14):40-41
本文就DDGS产品中抗生素残留风险及其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2.
Abstract

A potassium specific‐ion electrode equiped with a “sensing module” was compared with atomic absorption for potassium determination in plant tissue. The potentiometric readings were stable and reproducible, and were of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as those obtained by atomic absorption. The correletion coefficient obtained between the two analytical methods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but it was higher for corn leaves, sugarbeet leaf‐blades and petiol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83.
采用浸提法提取玉米酒糟中绿原酸并用HPLC法测定其中的含量,采用安捷伦色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乙腈-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表明绿原酸在0.232~2.784μg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玉米酒糟中绿原酸含量0.028%,平均回收率为95.80%,RSD=2.72%.试验证明了玉米酒糟中含有绿原酸,且其含量较高,为玉米酒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究4种不同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B1(AFB1)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体外吸附性能。采用体外吸附试验,在霉菌毒素污染的喷浆玉米皮中添加4种改性蒙脱石,检测AFB1和ZEN的浓度变化,以探究不同种类及不同添加比例改性蒙脱石对AFB1和ZEN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4种改性蒙脱石对AFB1和ZEN均有显著吸附作用,其中膨润土经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制备的复合改性蒙脱石II型对AFB1和ZEN的吸附效果最好,在添加量为1%时,对AFB1和ZEN的吸附率分别为62.60%和43.38%。在本体外试验条件下,4种改性蒙脱石对喷浆玉米皮中AFB1和ZEN均具有吸附作用,可以降低喷浆玉米皮中的霉菌毒素含量,为改性蒙脱石在饲料脱毒剂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以玉米花丝为原料提取多糖。选取花丝类型、花丝和水的比例、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两次重复。结果表明:玉米花丝多糖提取的最佳方法为:采用老花丝,花丝和水比例为1:6,60℃水浴2.5 h,提取率为3.65%。通过浓缩、离心、沉淀等过程,并去除蛋白质、色素等杂质,得到玉米花丝粗多糖。将粗多糖进行甲醇分级纯化,得到4种纯化多糖。再将4种多糖各配制成6种浓度,对活化后的8种细菌和4种真菌进行抑菌试验,测量抑菌圈直径,比较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玉米花丝多糖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11.5 mm。其中,以40%甲醇浓度,4000 r/min和45%甲醇浓度,5000 r/min进行离心分离的多糖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6.
吕平 《中国饲料》2021,1(3):45-49
为研究超声波预处理对全株青贮玉米品质的影响,设置空白对照组、超声处理组(5、10、15、20、25 min)和乳酸菌对照组进行青贮玉米品质研究。结果表明:15 min和20 min超声处理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感官评定属于优良级。与对照组相比,超声处理后饲料的pH和氨氮比分别降低7.71%和7.82%,乳酸和乙酸含量分别提高52.14%和97.22%,干物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6.31%、15.76%、19.65%和16.34%,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分别显著降低26.10%、22.44%和29.08%。综合以上指标,15 ~ 20 min超声处理能明显提高全株玉米的青贮质量。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和黄曲霉毒素B1(AFB1)在2020年底新玉米中的污染情况,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户)开展霉菌毒素防控,降低霉菌毒素对饲料质量安全及养殖动物的影响,避免经济受损的风险。2020年12月在市场上采集新玉米样本225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或上转发光免疫分析法对其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进行检测,依据安佑集团相关企业标准标和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进行判定分析。结果表明:新玉米中霉菌毒素检出率为96.0%,其中DON、ZEN和AFB1的检出率分别为85.8%、87.1%和86.7%|DON、ZEN和AFB1在新玉米中的污染状况差别较大,按《饲料卫生标准》判定的超标率分别为0.0%、0.4%和11.6%|最大检测值分别为2500、534 μg/kg和>100 μg/kg。就产地而言,山西、内蒙古、东北、安徽、山东、河南、云南、陕西等地霉菌毒素污染较重。综上,与2019年及2020年玉米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数据相比,2020年底新玉米污染程度较重。 [关键词] 玉米|霉菌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上转发光免疫分析法|污染规律  相似文献   
88.
紫云英与双季稻秸秆协同利用影响稻田土壤钾循环与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帆  杨茜 《草业学报》2021,30(1):72-80
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是维持稻田地力和化肥替代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以在湖南酸性红黄泥和碱性紫潮泥两种典型稻田土壤上进行了2年的紫云英-双季稻定位试验为对象,分析紫云英和双季稻秸秆协同利用对稻田土壤K循环的影响.两土壤试验处理一致,包括稻田冬闲(FRR)、冬种紫云英(MvRR)及冬种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MvRR+St)3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冬闲和冬种紫云英相比,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未影响红黄泥土壤各形态钾的含量,但显著提高紫潮泥土壤速效钾和非交换性钾的含量,其中紫潮泥土壤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及特殊吸附钾的含量较冬种紫云英处理分别提高了134.0%、93.0%、73.4%;两种典型稻田土壤上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显著提高下茬作物紫云英的全K含量及吸K量,且紫云英的吸K量为紫潮泥>红黄泥;两种典型稻田土壤上冬种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均未影响早、晚稻产量及籽粒K积累;在稻田各种植季和周年目前的K投入水平下,两种典型稻田土壤上冬种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处理均存在K盈余(红黄泥K盈余量为401.15 kg·hm-2、紫潮泥K盈余量为403.42 kg·hm-2),说明冬种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能减少双季稻生产中的化学钾肥投入量.综上所述,紫云英和双季稻秸秆协同利用有益于稻田土壤的K循环与平衡.  相似文献   
89.
本试验旨在研究荞麦秸秆经不同酶活纤维素酶处理对其发酵前后纤维结构、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以及滩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酶处理试验,第2部分为饲养试验。酶处理试验共设计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未经酶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I组(纤维素酶I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Ⅱ组(纤维素酶Ⅱ处理的荞麦秸秆),每组3个重复。荞麦秸秆在发酵罐中密封贮存30 d后取样,然后测定其处理前后纤维结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数量。饲养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宁夏滩羊24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8只。日粮精粗比为30∶70,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未经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I组饲喂基础日粮+纤维素酶I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纤维素酶Ⅱ处理的荞麦秸秆。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正饲期结束后,每组选择5只体重接近的羊只禁食24 h后屠宰,测定羊肉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 未经酶处理的荞麦秸秆细胞壁结构完整,经纤维素酶处理的荞麦秸秆细胞壁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2) 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中荞麦秸秆的酸性洗涤纤维分别显著降低18.71%和13.78%,中性洗涤纤维分别显著降低19.75%和17.81%(P<0.05);3) 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荞麦秸秆中的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霉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4)纤维素酶Ⅱ处理荞麦秸秆能够显著提高肌肉熟肉率(P<0.05),纤维素酶I和纤维素酶Ⅱ处理荞麦秸秆后使得羊肉剪切力分别显著降低9.31%和11.84%(P<0.05);5)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的羊肉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22%和14.2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纤维素酶处理荞麦秸秆可以有效破坏秸秆细胞壁结构,改善秸秆营养成分,提高秸秆饲料品质和肉品质。在本试验日粮条件下,纤维素酶I处理荞麦秸秆的饲喂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90.
王斌  董秀  李满有  杨雨琦  兰剑 《草地学报》2021,29(4):828-834
为探究宁夏雨养区不同播量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与青贮玉米(Zea mays)混播对草地生产性能和牧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同播量(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67.5 kg·hm-2,90.0 kg·hm-2)的拉巴豆与青贮玉米混播,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各处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单播的鲜、干草产量分别为82.09 t·hm-2和25.21 t·hm-2,显著高于青贮玉米与播量为45.0 kg·hm-2,90.0 kg·hm-2拉巴豆混播(P<0.05);不同播量拉巴豆与青贮玉米混播饲草的粗蛋白、粗灰分、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青贮玉米单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经灰色关联度分析,拉巴豆播种量为22.5 kg·hm-2与青贮玉米混播综合性状排名第一,优于其它混播处理和青贮玉米单播,可作为宁夏雨养区适宜播种量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