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7篇
  25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氮肥不同用量及基追肥比例对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肥不同用量和基追比例对芹菜的产量效应和品质效应。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50mg/kg土时(约相当于337.5 kg/hm2)芹菜产量最高,继续增施氮肥,产量显著降低。施氮量为100 mg/kg土时(约相当于225 kg/hm2),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施氮量增加,芹菜品质显著降低。芹菜叶绿素、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硝酸盐含量与氮肥用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不同氮肥用量处理的芹菜在不同生育期的硝酸盐积累量均呈明显的“S”曲线。基肥N占100%时,芹菜的生长情况最好,基肥N占50%时,芹菜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V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大。追施一次肥处理的芹菜叶片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追两次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72.
以30个芹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芹菜单株质量与株高、第1节叶柄长、第2节叶柄长、叶柄宽、叶柄厚、小叶长、单株叶片数和蘖芽数都存在正向相关,单株叶片数对单株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367 7,其它性状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小叶长(0.233 1)、叶柄宽(0.231 8)、第1节叶柄长(0.129 0)、第2节叶柄长(0.104 9)、蘖芽数(-0.056 7)、株高(0.056 3)、叶柄厚(0.049 0)。  相似文献   
73.
以干旱区绿洲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外源Ni污染对芹菜生长的影响及在芹菜中的富集迁移。结果表明:外源Ni的添加在低质量分数下能够促进芹菜的生长,达到一定临界值后,则出现明显的毒害作用;随着土壤中Ni的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芹菜体内的Ni含量也随之增加。统计分析表明对芹菜根部和地上部吸收累积Ni贡献最大的均为铁锰氧...  相似文献   
74.
芹菜形态发育和BR,GA3对其栽培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89年,以本芹“实梗”与“空梗”两种类型的4个品种和西芹2个品种为试材,对营养生长期的形态发育,叶柄结构剖析的结果表明:匠菜的形态发育与栽培技术关系密切;用BR,GA3处理作比较,研究BR,GA3对芹菜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试验证明,BR对匠菜品质及产量有促进作用,能提高芹菜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75.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irrigation water quality, plants were irrigated with normal potable water [0.25 dS m?1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25 mg L?1 sodium (Na), 55 mg L?1 chloride (Cl)], treated effluent (0.94 dS m?1 EC, 122 mg L?1 Na, 143 mg L?1 Cl) and saline water with low salinity (1.24 dS m?1 EC, 144 mg L?1 Na and 358 mg L?1 Cl) and high salinity (2.19 dS m?1 EC, 264 mg L ?1Na and 662 mg L?1 Cl) for snow peas, and high salinity (3.07 dS m?1 EC, 383 mg L?1 Na and 965 mg L?1 Cl) and very high salinity (5.83 dS m?1 EC, 741 mg L?1 Na and 1876 mg L?1 Cl) for celery. The greater salts build up in the soil and ion toxicity (Cl and Na) with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contributed to significantly greater reduction in root and shoot biomass, water use, yield and water productivity (yield kg kL?1 of water used) of snow peas and celery compared with treated effluent and potable water irrigation. There was 8%, 56% and 74% reduction in celery yield respectively with treated effluent, high salinity and very high salinity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compared with potable water irrigation. The Na concentration in snow peas shoots increased by 54%, 234% and 501% with treated effluent, low and high salinity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Similarly, the increases in Na concentration in celery shoots were 19%, 35% and 82%. The treated effluent irrigation also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oil EC,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content compared with potable water irrigation. The heavy metals besides salts build up appears to have contributed to yield reductions with treated effluent irrigation. The study reveals strong implications for the use of saline water and treated effluent for irrigation of snow peas and celery. The salt build up within the root zone and soil environment would be critical in the long-run with the use of saline water and treated effluent for irrigation of crops. To minimize the salinity level in rhizosphere, an alternate irrigation of potable water with treated effluent or low salinity level water may be better option.  相似文献   
76.
为了寻找安全高效防治芹菜、苦瓜、西葫芦蚜虫的生物农药,我们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苦参碱对芹菜、苦瓜、西葫芦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苦参碱1.5%可溶液剂防治芹菜、苦瓜、西葫芦蚜虫,用量45、6.75、9.0g a.i./hm2,药后1、7、14d调查,芹菜蚜虫防效20.4%~24.1%、90.8%~96.8%、66.5%~86.7%;苦瓜蚜虫防效18.0%~23.7%、91.9%~95.6%、73.0%~87.7%;西葫芦蚜虫防效22.0%~25.6%、75.6%~79.6%、80.3%~84.5%.苦参碱1.5%可溶液剂对芹菜、苦瓜、西葫芦蚜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比例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均可以提高芹菜产量、改善芹菜品质,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有机氮配施比例为50%时芹菜产量最高,为121327 kg/hm2,与单施无机氮肥(100%N处理)相比,增产幅度达9.01%;Vc含量最高,为108.6 mg/kg,增幅达53.82%;硝酸盐含量最低,为1644.4 mg/kg,降幅为36.48%;随着有机氮配施比例的增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升高,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8.
山西省芹菜农残检测结果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西省2009—2013年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超市芹菜中40种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山西省芹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相对其他类别的蔬菜,超标率仍然较高。批发市场最高,超市次之,生产基地则相对较低。通过对比分析,外省芹菜样品农药残留超标率比本省样品高出0.8个百分点。在超标的农药品种中,禁用农药甲拌磷和非禁用农药毒死蜱相对较多。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严管剧高毒农药、提高农民素质、实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9.
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01-3AB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从芹菜自交系01-3中发现的雄性不育变异材料,采用自交、测交与兄妹交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01-3AB。该两用系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其不育性由细胞核内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败育彻底,能够按照1:1育性分离比例稳定遗传。以01-3AB为母本,配制出了“津奇1号”和“津奇2号”两个一代杂交新品种,并向6份不同类型芹菜材料进行了不育性转育。  相似文献   
80.
潍坊市设施栽培面积大,为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提出了马家沟芹菜-紫色马铃薯-半结球白菜一年三茬的设施栽培模式,包含作物茬口安排、田间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上市等技术要点,为适宜地区设施轮作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