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9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林业   83篇
农学   242篇
基础科学   11篇
  149篇
综合类   1279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385篇
畜牧兽医   1130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断奶日龄对五指山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日龄对五指山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1 d)、体重[(0.56±0.07)kg]相近的五指山仔猪96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4组仔猪分别在21、28、35和42日龄断奶。试验从8日龄开始,至56日龄结束,试验期间定期测定体重、采食量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组仔猪断奶后平均日增重(ADG)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断奶日龄越早,ADG下降幅度越大;35日龄断奶组和42日龄断奶组21~28日龄、28~35日龄、35~42日龄、49~56日龄阶段的ADG显著高于21日龄断奶组(P0.05)。各组仔猪断奶后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增加(P0.05),42日龄以后,各组ADFI无显著差异(P0.05)。21日龄断奶组、28日龄断奶组、35日龄断奶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断奶后7 d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并以21日龄断奶组波动最大;与35日龄断奶组和42日龄断奶组相比,21日龄断奶组28、35日龄时血清TP、ALB、IgG、IgM含量显著降低(P0.05),ALT、AST、LDH活性显著提高(P0.05),到56日龄时,血清TP、IgG、IgM含量仍显著低于35日龄断奶组和42日龄断奶组(P0.05)。21日龄断奶组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含量在28~56日龄间存在显著变化(P0.05),35日龄断奶组和42日龄断奶组血清TG、CHOL含量在整个试验期内均无显著变化(P0.05)。35日龄断奶组血清TP、ALB、IgG、IgM含量以及ALT、AST、LDH活性除在42日龄时与42日龄断奶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时间点与42日龄断奶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35或42日龄断奶的五指山仔猪在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方面优于21日龄断奶的五指山仔猪。  相似文献   
22.
为了更好的聚类植物种质资源耐贮藏和培育免晒植物新品种,研究植物种子脱水耐性的获得、基因表达、调控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笔者归纳了植物种子脱水耐性的形成假说、生理基础、脱水耐性差异等,重点分析了种子脱水耐性在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方面的分子机理研究,指出运用全基因组学方法系统定位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品种脱水耐性的遗传多样性和相关基因,挖掘种子脱水敏感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精料对广丰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且体重相近的3月龄左右广丰山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3组山羊分别饲喂高(22.87%,H组)、中(19.07%,M组)和低(15.23%,L组)蛋白质水平的精料,粗料均为野生芒草鲜草,精粗比50∶50。试验期为84 d,其中预试期为14 d,正试期为70 d。结果显示:1)正试期第35天,L组的体高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而料重比则相反,其他生长性能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正试期第14天,H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其中M组最低;正试期第35天,L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M组(P<0.05);正试期第70天,H组和L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M组(P<0.01)。3)H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M组(P<0.05),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M组的瓣胃重量和指数以及皱胃重量均显著低于L组(P<0.05),而肺脏指数则显著高于L组(P<0.05);H组的心脏重量和指数均显著低于L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蛋白质水平为19.07%的精料可以满足广丰山羊的育肥需求。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稻鸭共作模式下成都麻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体况健康的15日龄成都麻鸭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4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3组在基础饲粮中按照质量比分别添加0.5%(低剂量组)、1%(中剂量组)、2%(高剂量组)的复方中草药,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1)试验1、2、3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19%、4.34%、4.98%(P<0.05);试验2、3组的料重比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37%、3.63%(P<0.05);(2)试验2组和3组的总蛋白(TP)分别较对照组提高4.20%、6.08%(P<0.05);试验2组和3组的尿素氮(BUN)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2.72%、16.36%(P<0.05);试验2组和3组的谷草转氨酶(ALT)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5.84%、19.22%(P<0.05);试验3组的谷丙转氨酶(AST)较对照组降低19.34%(P<0.05);(3)试验2组和3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5.80%、20.00%(P<0.05);试验3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较对照组提高22.37%(P<0.05);(4)三个试验组的IgA、IgM、IgG、IFN-γ、IL-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对照组提高10.06%(P<0.05),试验2组和3的组溶菌酶(LZM)分别较对照组提高6.79%、5.66%(P<0.05)。综上,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提高稻鸭共作模式下成都麻鸭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本试验条件下,最佳饲喂剂量为1%。  相似文献   
25.
以三年生狐臭柴为实验材料,设置自然光和遮光两种光照条件,用三种叶面肥进行喷施,分析不同肥料对狐臭柴叶片生物量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氮肥能显著提高狐臭柴叶片生物量,自然光及遮光下分别增加37.30%和15.02%,但果胶的积累减少,分别降低19.78%和17.35%;磷肥能显著提升叶片果胶的含量,分别增加158.08%和239.96%,但叶片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分别降低55.83%和47.40%;复合肥对叶片生物量无明显影响,果胶含量轻微降低。各肥料均使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且在遮光条件下使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自然光下使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6.
本试验旨在研究硬脂酰乳酸钠(SSL)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25日龄的断奶仔猪336头,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各组仔猪饲粮中SSL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250、500、750、1 000和2 000 mg/kg,试验分2个阶段,每阶段21 d。试验测定仔猪生长性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等血清生化指标及能量、干物质、氮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500、750和1 000 mg/kg SSL能显著降低仔猪第2阶段料重比(P0.05),添加1000 mg/kg SSL显著降低全期料重比(P0.05);2)饲粮中添加SSL有降低试验第42天仔猪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增加血清高密度蛋白胆固醇含量及高密度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值的趋势,且当添加水平为2 000 mg/kg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3)饲粮中添加SSL能显著提高粗脂肪表观消化率(P0.05),并且有提高氮及能量表观消化率的趋势,当添加水平为2 000 mg/kg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提示,饲粮添加SSL能降低仔猪料重比,提高饲料养分尤其是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27.
试验旨在鉴定吉林省某雏鸡孵育基地病死雏鸡组织中分离出的1株致病性菌CCGGD201101株并测定其致病性。对疑似致病菌进行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测序鉴定,并人工接种昆明鼠,测定其半数致死量,验证细菌毒力。经鉴定该菌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以鲍曼不动杆菌CCGGD201101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并以鲍曼不动杆菌标准株(ATCC 19606)为对照,测得半数致死量,进一步证明鲍曼不动杆菌病死鸡分离株CCGGD201101具有较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28.
芝麻黄化突变体YL1的叶片解剖学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艳  周芳  李俊  杨敏敏  周婷  郝国存  赵应忠 《作物学报》2017,43(12):1856-1863
表型性状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芝麻地方种质"庙前芝麻"中发现了能够稳定遗传的黄化突变体YL1,对该突变体的叶片解剖特征、光合特性及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表明,突变体YL1黄化心叶和平展叶在各个发育时期的叶绿体结构均与同时期野生型存在明显差异,下表皮气孔保卫细胞数是正常叶的2倍左右。YL1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只有同时期正常含量的30%~40%,叶绿素b含量只有正常叶的20%;光合速率在初花期及以前均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叶,但到终花期与正常叶相当;YL1的生育期和初花期显著推迟,株高和单株蒴果数明显降低,每蒴粒数和千粒重略微降低。显微观察表明,YL1的叶绿体形态结构发育不规则,基粒和基粒片层数目明显少于野生型,使得叶绿素含量过低,属于叶绿体发育异常导致的叶绿素缺少型突变体。  相似文献   
29.
NaCl胁迫对羽衣甘蓝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水培种植的方法研究不同NaCl浓度对羽衣甘蓝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和POD活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NaCl浓度为600mmol/L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活性达到最高值,而POD活性则是在NaCl浓度为800mmol/L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30.
试验通过分析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云岭红肉鸡生长性能、氮沉积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云岭红肉鸡饲粮赖氨酸的适宜需要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80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日龄云岭红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5组试验鸡饲喂的饲粮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5%、0.95%、1.05%、1.15%、1.25%。结果表明:赖氨酸水平对试验鸡的期末体重、全期增重、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当赖氨酸水平为1.15%时期末体重最大739.21 g,全期增重最大701.66 g,平均日增重最大24.19 g,料重比最低1.68。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丝氨酸、甘氨酸和组氨酸的表观代谢率影响显著(P<0.05)。对血清总氨基酸和血清尿素氮影响显著(P<0.05)。研究表明,0~4周龄云岭红肉鸡适宜赖氨酸水平最适量为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