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0篇
  14篇
综合类   26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我国枣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立娅  谢飞  王庭欣  王岩峰  刘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093-2095,2138
介绍了国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的概况,分析了中国枣类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探讨了枣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提出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意义,即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促使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推动枣产品的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72.
[目的]鉴定枣果皮色素物质的成分。分别提取‘鲁北冬枣’、‘辣椒枣’、‘成武冬枣’和‘大白铃’果皮中的色素物质,并利用HPLC-MS技术进行色素物质的成分鉴定。[方法]在4个枣品种中均可检测到8种黄烷醇类物质,4~5种黄酮醇类物质,未检测到花色苷类物质。各类物质在不同品种中含量有所不同,其中‘大白铃’中含量最多,黄烷醇类物质和黄酮醇类物质含量分别为11和1.78mg/g,约为其他品种含量的1倍。槲皮素3-芸香苷是枣果皮中主要的黄酮醇类物质。[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枣果皮转红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超声波辅助提取赞皇枣环磷酸腺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UAE)提取赞皇枣中环磷酸腺苷的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定量测定提取的环磷酸腺苷。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和料液比对环磷酸腺苷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75W,处理时间15min,超声温度40℃,料液比1:20,提取率为644.46μg/g,比普通水浴提取率高41.6%。  相似文献   
74.
[目的]鉴定枣果皮色素物质的成分。分别提取‘鲁北冬枣’、‘辣椒枣’、‘成武冬枣’和‘大白铃’果皮中的色素物质,并利用HPLC-MS技术进行色素物质的成分鉴定。[方法]在4个枣品种中均可检测到8种黄烷醇类物质,4~5种黄酮醇类物质,未检测到花色苷类物质。各类物质在不同品种中含量有所不同,其中‘大白铃’中含量最多,黄烷醇类物质和黄酮醇类物质含量分别为11和1.78mg/g,约为其他品种含量的1倍。槲皮素3-芸香苷是枣果皮中主要的黄酮醇类物质。[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枣果皮转红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5.
应用GHEM生物菌剂防治红枣裂果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红枣裂果问题,采用不同浓度GHEM菌液与灌根、堆肥组合进行了5个不同菌剂处理对比试验研究,并对成熟期红枣裂果进行随机抽样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菌剂处理后的红枣裂果率与对照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1次灌根+4次1 000倍GHEM菌剂喷雾处理效果最好,提高了红枣的产量和质量,有效降低了红枣裂果率。  相似文献   
76.
不同品种枣树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品种的枣树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差异,选用4个红枣品种为材料,比较了枣园自然发病和人工诱导两种条件下枣树对氟的抗性指数差异。研充结果表明,不同枣树品种抗性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在污染区、清洁对照区还是诱导区,只要大气氟含量超标,4个品种抗性从强到弱均为:赞皇大枣〉木枣〉郎枣〉壶瓶枣。对枣果果肉、果皮和叶片的氟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同一处理区同一品种枣组织氟含量为叶片〉果皮〉果肉,同一处理区内品种间氟含量为赞皇大枣〉木枣〉郎枣〉壶瓶枣,不同处理区比较则是污染区〉诱导区〉清洁区。  相似文献   
77.
红枣黑斑病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枣黑斑病是一类由真菌侵染所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果实,导致果实果肉腐烂,不堪食用。为了进一步建立新疆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合理预防红枣黑斑病并对其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新疆红枣黑斑病的研究现状为基础,结合国内研究的成果,对病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及其综合防治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展望了红枣黑斑病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8.
不同施氮量对枣棉间作棉花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枣棉间作下不同施氮水平 (0、150、450 和750 kg·hm-2)对棉花根系形态、生理指标的效应,分析氮素对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0、150、750 kg·hm-2时,主根长度增速较慢,根长密度、干物质积累量降低,根系活力、氮素代谢相关酶NR活性减弱,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远冠区N0、N10、N50与N30相比,根长密度0~20 cm土层分别下降18.18%、25.97%、29.87%,20~40 cm土层分别下降31.43%、38.29%、41.14%。根系活力变化最为显著,在棉花生育T1时,近冠区N0、N10、N50与N30相比分别下降36.01%、27.45%、9.74%,远冠区分别下降34.32%、23.53%、10.10%,说明氮素营养缺乏会加速棉花根系的衰老进程,抑制根系生长发育。因此,适当的施氮量,可延缓根系衰老。  相似文献   
79.
涌泉根灌对山地红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涌泉根灌灌水方式对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8 a生枣树,设涌泉根灌、滴灌、管灌3种方式和每株灌水20、80、160 L 3个灌水定额,测定了红枣的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质量分数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涌泉根灌和滴灌在不影响红枣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含水率的情况下,灌水定额每株80 L较20 L、160 L提高红枣维生素C质量分数。灌水定额每株80 L时,涌泉根灌和滴灌较管灌显著提高红枣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但对其他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灌水定额相同时,与管灌相比,涌泉根灌与滴灌显著提高红枣产量。在涌泉根灌和滴灌条件下,随灌水定额增加,初期产量增大,从每株80 L到160 L产量有降低趋势。表明涌泉根灌在不影响红枣品质的前提下,与滴灌的增产效果相近,是一种可行的灌水新技术。  相似文献   
80.
通过酒石酸铁法对枣果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了枣果中多酚物质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枣果中多酚类物质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对·OH、NO2-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枣产品保健功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