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活性污泥降解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液质联用测定了活性污泥对7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降解能力。结果显示,PAEs的降解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随着分子量和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其降解速率常数减小,活性污泥对混合体系PAEs的降解能力优于降解单一种类PAEs,温度和pH能直接影响降解性能,其最优水平组合为温度36,7℃,pH7.6。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棉花转产地区农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风险,在新疆传统棉花种植区域(阿克苏市、沙雅县、新和县和库车县),采集94对农产品-土壤样品,40个农田地膜残留样品,进行17种PAEs含量水平分析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土壤样品中17种PAEs累积含量范围为0~1 622μg·kg~(-1),平均含量180.2μg·kg~(-1),检出率95.7%,阿克苏地区农产品样品中17种PAEs累积含量范围为0~2430.1μg·kg~(-1),平均含量190.6μg·kg~(-1),检出率93.6%。阿克苏地区残膜量0.1~42.1 kg·hm~(-2),残膜膜厚5.6~6.85μm,破碎度6.4~30.3 mg·块~(-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产品ΣPAEs与土壤ΣPAEs呈正相关(R=0.529,P0.01),土壤、蔬果中的ΣPAEs和棉花种植时间上未发现相关性(P0.05),土壤ΣPAEs和农膜残留量呈正相关(R=0.767,P=0.044),和破碎度(R=0.778,P0.01)及农膜厚度(R=0.786,P=0.021)呈负相关,提示南疆棉花转产区PAEs污染关键控制点是降低农田残膜量。  相似文献   
13.
选择珠三角地区(东莞、惠州、广州、番禺)4个水稻种植区,采集土壤(30个)和水稻谷粒(37个)样品,通过超声提取进行样品前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分析9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的含量,研究PAEs的污染特征和人体健康暴露风险。结果表明,4个地区稻田土壤中PAEs总含量(∑PAEs)为3.25~8.05 mg·kg-1(平均为5.25 mg·kg-1),水稻谷粒的∑PAEs为1.77~4.13 mg·kg-1(平均为2.93 mg·kg-1),两者均以东莞的平均值最高,分别为(6.26±1.45)mg·kg-1和(3.13±0.71)mg·kg-1。土壤和水稻谷粒中PAEs均以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为主,三者的累计含量占∑PAEs的85%以上。水稻谷粒对PAEs化合物的生物富集系数在0.37~1.27之间,部分DBP、DIBP、DEHP的大于1。大米和谷壳中∑PAEs分别为1.33~3.22 mg·kg-1(平均为2.17 mg·kg-1)和0.81~2.61 mg·kg-1(平均为1.43 mg·kg-1)。若人体食用这些大米,成人和儿童对DBP和DEHP的日均摄入量均小于10μg·kg-1bw·d-1,低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日允许摄入量(DBP:100μg·kg-1bw·d-1,DEHP:20μg·kg-1bw·d-1),健康暴露风险较小。但人体通过食用大米的长期低剂量暴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和灌溉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残留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和灌溉水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残留状况,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合肥、滁州和马鞍山地区12个代表性蔬菜基地的土壤和灌溉水进行调查采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GC-MS),分析了土壤和灌溉水中18种PAEs化合物的含量。[结果]土壤样品中检出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其总含量为0.204 3~0.483 8 mg/kg,以滁州基地最高;灌溉水样品中18种PAES均未检出。土壤中PAEs以DBP和DEHP为主,DBP含量已超过美国土壤控制标准。[结论]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PAEs污染。  相似文献   
15.
选择了经济相对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典型中小城市的菜地和果园土壤进行调查取样,对16种PAEs(邻 苯二甲酸酯)化合物进行了检测,以研究其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本区域的PAEs的污染控制问题。结果表明,在珠三角城市中,东莞土壤的PAEs含量最高,各地土壤中的PAEs平均含量依次为东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从珠三角城市菜地和果园的平均PAEs分布来看,东莞和深圳的菜地PAEs明显高于果园;珠海、中山和惠州菜地的平均PAEs与果园基本持平。16种PAEs类化合物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分布各异,东莞市果园和菜地土壤中有11种PAEs含量是采样的5个城市中最高的,表明东莞市土壤受到PAEs污染相对严重,并且值得关注的是东莞土壤中的HEP含量要远远高于其他PAEs化合物。虽然与国内外其他城市土壤相比,所取样调查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土壤中的PAEs含量相对不高,但与美国土壤PAEs控制标准相比,珠三角城市果园和菜地土壤的PAEs主要表现为DEP和DnBP超标,这两类PAEs化合物应该成为重点的污染控制对象。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乳与乳制品中20种邻苯二甲酸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提取后,采用DB-5MS(30m×0.25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在进样口温度280℃,传输线温度280℃,离子源温度230℃条件下20种邻苯二甲酸酯完全分离.该方法各组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线性范围0~10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0%~109%.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化合物检出限分别为1.0、0.5mg/kg,其他化合物均为0.05mg/kg.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土壤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及其生态毒理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波  倪静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155-157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令球性的环境激素类污染物,普遍存在土壤中.针对近年来动物试验及人群研究的新进展,综述了邻苯二甲酸酯的急性毒性、生殖发育毒性、"三致"效应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土壤-蔬菜系统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毒性有机污染物和环境激素类污染物。随着人们对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和担忧,土壤-蔬菜系统的有机污染越来越受重视。国内外对土壤-蔬菜系统的PAEs进行了较多的调查和研究。综述了土壤、蔬菜中PAEs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PAEs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包括迁移分布、吸收累积规律和降解作用等。文献资料显示,土壤和蔬菜中频繁检测到PAEs化合物,以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nBP)的检出频率和含量水平较高。来源于不同基地的土壤和(不同品种)蔬菜中单个PAEs化合物浓度及其总浓度差异较大。国内外主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PAEs在土壤-蔬菜系统的环境行为。结果显示,土壤中的PAEs会被蔬菜根系吸收、向蔬菜的地上部运移并在地上部累积,但蔬菜体内累积的PAEs量占土壤初始含量的1%以下。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土壤中23种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的新方法.以V(二氯甲烷)∶V(丙酮)=1∶1混合溶液作提取剂分两次超声提取,每次提取10 min,使用硅胶(SI)及N-丙基乙二胺(PSA)两种固相萃取小柱串联净化,使用HP-5MS色谱柱,在26 min内23种PAEs分离良好,且23种PAEs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小于0.990,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1%~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3.6%~11.9%,检出限为0.90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测定方法。土壤样品经过超声提取,Al2O3小柱净化,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三种邻苯二甲酸酯在0.05—5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检测限低至0.02μg/l。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适合土壤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通过消解动态试验,得到了DNOP和DBP在土壤中的消解规律,其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Ci=C0e^-kt,实验获得了DNOP和DBP的消解动态方程和半衰期,DBP消解半衰期为1.5d,DNOP消解半衰期为5.9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