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40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用乙酸乙酯/水和丙酮/水作溶剂,从圣诞树皮中得到提取物,用化学预示法对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类别进行鉴定,主要成分是多酚类物质,按提取方法设计为OPC’S类物质.比较按相同方法提取的圣诞树皮乙酸乙酯/水提取物与黑荆树皮乙酸乙酯/水提取物的IR光谱表明:二者属同类别的物质,因此从圣诞树皮中可提取出OPC’S类物质,其树皮可作为提取OPC’S类天然抗氧化剂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2.
自中古时代“神农尝百草,得‘荼’而解之”时,茶叶已经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茶叶具有抗癌、抗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乃至抗艾滋病等多种奇特功效。茶叶中具有生理作用的功能性成分有很多种,如茶中的多酚类、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等。最近美国科学家又发现茶叶中韵另一类重要成分一茶氨酸,  相似文献   
103.
多酚类物质对烟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烟草体内多酚类物质的种类、含量、分布、存在形态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在烟叶抽吸和调制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反应机理,并综述了多酚类物质与烟叶等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4.
红茶及普洱茶主要成份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了红茶、普洱茶及其二者的加工原料─-蒸青叶及青毛茶的水溶性多酚类物及其氧化产物。色谱图中所示的多酚类物据标准样: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Q)、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于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酷(ECG)及会香昔而确危其氧化产物据光谱特性及保留时间判定,结果表明:蒸青叶及青毛茶的色谱图非常相似,多酚类中的主要成份为ECG、EGCG及C.而红茶与普洱茶的色谱图却截然不同。红茶保留较多的未氧化多酚类,并含有一定量的黄酮糖苷(FG)、茶黄酸(TFA)、茶黄素(Tn)及茶红素(TR)。而普洱茶只含有少量的未氧化多酚类物、FG及一定量的TR,且不含TFA及TF。  相似文献   
105.
采摘乌牛早、南山白毛及紫娟等3个茶树品种的紫色芽叶为原料,分别直接烘干及加工成绿茶、红茶和白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分析茶叶中的多酚类与咖啡碱含量差异.结果显示,不同茶树品种的紫色芽叶及其加工的茶类产品中多酚类与咖啡碱含量不同.南山白毛绿茶(NL)儿茶素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  相似文献   
106.
药用大麦及其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全面了解药用大麦研究现状,从药用大麦的本草考证、药用大麦活性成分的种类、作用及检测方法以及积累规律和遗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从药用植物品质育种的角度,分析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种的背景、研究方法,揭示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为大麦资源开发和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以及药用大麦的基础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提取条件对荸荠皮中多酚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荸荠皮为原料,采用微波提取其中的多酚类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索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微波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多酚类物质提取的影响,确定多酚类物质提取最佳工艺。[结果]微波提取荸荠皮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提取功率400 W,乙醇浓度70%,微波提取时间6min,料液比1∶40 g/ml,在此条件下,荸荠皮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率为3.15%。[结论]该研究为荸荠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葡萄枝条中多酚类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动态相结合的方法,以葡萄多酚类物质吸附率、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确定最佳树脂型号和主要参数。结果表明,ME 1型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洗脱参数,其最佳参数:在葡萄多酚含量为17.335 mg/g,吸附流速为2 mL/min条件下,树脂静态吸附平衡时间为10 h,动态吸附最大上样量为400 mL,动态洗脱多糖和蛋白杂质蒸馏水用量分别为150 mL和1 300 mL,乙醇洗脱剂体积分数为75%,用量为100 mL时洗脱效果最好,葡萄多酚类物质的回收率可达84.8%。可见,ME 1能够较好的分离纯化葡萄枝条中的多酚类物质,且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09.
大豆黄酮(daidzein)是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之一,又因含有葛根的有效成分,故又名为葛根黄豆甙元。大豆黄酮属多酚类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7,4-二羟基异黄酮,分子式为C15H10O4,其化学结构与雌二醇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110.
绿原酸是一种广泛存在植物中的多酚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等作用,在畜禽养殖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从绿原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