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1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416篇
林业   751篇
农学   329篇
基础科学   1019篇
  546篇
综合类   3467篇
农作物   225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1027篇
园艺   162篇
植物保护   249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553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在B3LYP/6-311++(d,p)水平上对26个咪唑并嘧啶类抗菌剂进行全优化和振动分析计算,得到各分子的量子参数、拓扑指数和热力学参数。应用遗传算法(GA)-主成分分析法(PCA)-神经网络(PNN)筛选出与抗菌活性密切相关的6个参数作为分子描述符;采用主成分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咪唑类抗菌剂与大肠杆菌抑制活性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同时采用内外部双重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模型的统计学参量如下:相关系数的平方(R~2)、留一法(LOO)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_(LOO)~2)、外部样本验证相关系数(Q_(F1)~2)、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991、0.9989、0.9996和0.155。结果表明:最低空轨道能(E_(lumo))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是影响咪唑并嘧啶类杀菌剂的抗菌活性的主要因素,模拟外部验证和交叉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可用于同系列化合物抗菌活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992.
王兴胜  李斌  陈勇  夏黎  夏诗书  程平  李宏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2):2476-2485
[目的]综合评价引种的白杨派、黑杨派和青杨派杨树品种(系)的光合能力和生长优势,为优良杨树品种(系)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相同生境条件下伊犁地区引种白杨派、黑杨派和青杨派杨树品种(系)的光合参数,使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系)的光合能力和生长情况.[结果]不同派系杨树品种(系)的光合速率(Pn)呈单峰或双峰曲线,部分品种(系)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各派系内不同品种的光合生理参数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大气CO2浓度(Ca)和气孔导度(Gs)对3个派系Pn的直接作用较大,蒸腾速率(Tr)为白杨派树种的主要决策变量,叶温(Tl)为黑杨派和青杨派树种的主要决策变量,影响白杨派和青杨派树种Pn的主要限制变量为Ca,黑杨派则为胞间CO2浓度(Ci).沙兰杨(辽宁)、银×新12#、171、174、银×新中东杨、银×新192的综合指数较高.[结论]银×新中东杨、沙兰杨(辽宁)、银×新12#、林场银×新、171和银×新192的光合能力较强且生长优势明显,各项指标的综合指数较高,适应高光强环境能力较强,可在新疆伊犁平原地区及其他适宜种植白杨派、黑杨派和青杨派树种的平原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3.
沙冬青是濒危的第三纪孑遗植物,也是中国北方干旱半荒漠地区惟一的常绿阔叶灌木,具有很好的抗逆基因资源。为了探索在不影响沙冬青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开展其组织培养技术研究,首先将消毒的沙冬青种子在含有1/2MS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发芽和培育无菌苗;然后将无菌苗部分侧根附着在培养基表面,发现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侧根能被诱导形成大量带有根毛的短侧根;相比传统的外植体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利用毛状侧根作为幼嫩外植体,结果在CDB1(MS 1.0 mg/L 2,4-D 0.1 mg/L 6-BA,pH 5.8)培养基上能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并在CDB6(MS 0.2 mg/L IBA 0.1 mg/L KT 0.5 mg/L GA3,pH 5.8)培养基上能对愈伤组织进行继代与扩繁。与此同时,研究发现沙冬青具有腋芽生长特性,以及沙冬青幼苗在RA(1/2MS 0.5 mg/L IBA,pH 5.8)培养基可以诱导大量不定根的形成。以上研究发现将有利于在保护沙冬青有限种质资源的前提下,开展沙冬青的无性繁殖和组织培养研究,以及沙冬青种质保护与生态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模糊定权的模糊可信性约束二次规划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最大化黑河中游作物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模糊定权的方法将多目标效益转化为作物的综合效益权重,并将该权重应用于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中,对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的作物(小麦和玉米)进行水量优化配置.该模型为模糊可信性约束二次规划模型,模糊可信性约束中采用三角模糊数,可信性置信水平分别取0.5,0.6,0.7,0.8,0.9和1.0.以2011年的水量优化为例,优化后较优化前作物的配水量减少了3 701.25万m3,产量增加了1 291.28万kg,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提升了0.28亿元和0.18万人.另外,规划年2020年作物水量配置较现状年(2011年)的小麦和玉米的配水量分别减少了4.98%~5.24%和11.01%~12.07%,缺水情况得到改善.不同条件下的配水结果能够给决策者提供不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95.
采用两因素不同水平裂区设计试验,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探明了不同种植密度、施氮量对通粳98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本苗为113.8万/hm~2、施氮量为327.4 kg/hm~2时,通粳981具有最大的产量潜力12160.74 kg/hm~2。产量大于11250 kg/hm~2的密、肥合理区间为:基本苗82.5万~135.0万/hm~2、施氮量300.00~356.25 kg/hm~2。  相似文献   
996.
北京地区不同品种甜瓜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营养丰富、口感优质的甜瓜品种。【方法】测定25种甜瓜果肉部分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和可溶性蛋白5个营养指标的含量,运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甜瓜营养指标的差异性。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计算不同品种甜瓜每个营养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甜瓜同一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京蜜11’其在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含量方面均占明显优势。【结论】‘京蜜11’营养品质为最优,其口感较好,符合主流审美,可在北京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997.
物理气调法片烟养护及醇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加深对物理气调法的了解,研究了物理气调法片烟养护效果及片烟醇化品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物理气调法能使堆垛内氧气浓度稳定保持在适宜片烟醇化范围内。使用物理气调法时,堆垛内相对湿度对外界湿度条件的敏感性较低,有利于在高湿条件下防止烟叶受潮霉变。在12个月的醇化周期内,片烟绿原酸、芸香苷、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等香气前体物含量呈氧化分解下降趋势,片烟的醇化过程朝着改善品质的方向进行。物理气调法经低氧处理再将氧气浓度回调至15%~21%的处理片烟感官品质最佳;与化学气调法相比,物理气调法更有利于提升片烟醇化质量。  相似文献   
998.
低比转数离心泵叶轮内流场重构与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离心泵水力性能优化设计的复杂性,提出采用本征正交分解-径向基函数(POD-RBF)混合代理模型方法对离心泵叶轮内流场进行重构分析。由三次Bezier曲线对低比转数离心泵二维叶片型线进行参数化控制,通过对叶片包角、进出口安放角等控制参数进行适量的扰动得到叶片型线的样本集。由叶片型线参数及叶轮CFD内流场数据构成样本的快照矢量集,根据几何相似及网格变形方法插值得到各相似节点的流场参数,依据本征正交分解法(POD)将快照集分解为一系列正交基的线性组合。由径向基函数(RBF)拟合目标叶型所对应的正交基系数,实现了对目标叶轮内流场的重构。采用POD-RBF方法对MH48-12.5型低比转数离心泵叶轮内流场进行了重构,其压力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84%,速度预测误差基本在0.5m/s以内,流场预测所需时间约为CFD计算的1/240。对样本集进行POD基模态分析,得到了各阶基模态流场特征及能量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999.
利用湘中地区1961-2010年气象站逐日观测数据资料,选取与农作物密切相关的气候极值和农业气候指标,采用统计检验、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的方法,分析了湘中地区农业水热气候条件和气候极值,进而研究主要农业气候指标的变化倾向。研究发现:湘中地区近50年来,水热资源总体呈增加趋势;年强降水量呈增大趋势,尤其以夏季强降水量增加最为明显,表明夏季洪涝灾害的威胁加大;最高(低)气温阈值的变化表明极端高(低)温均呈缓解趋势,及其出现的天数在减少,说明由极端气候引起高温热害、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减小;≥0℃和≥10℃积温分别在1997年和2000年开始突变,上升趋势明显,表明湘中地区有效热量资源在增加;霜冻日数呈减小趋势,说明霜冻危害发生的风险在减小。这对确定合适的农业气候指标值和促进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温台渔场龙头鱼的生长、死亡及最适开捕规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传统渔业资源衰退的情况下,龙头鱼等次要的经济种类逐渐成为东海海区的优势种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地位。根据2015年11月—2016年8月在温州台州外海(120.93°~122.95°E,27.21°~28.97°N)调查采集的2 611尾龙头鱼的生物学数据,用ELEFANⅠ方法对其生长、死亡参数进行估算,并通过不完全β函数渔获量方程动态综合模型确定最适开捕规格,评估种群资源的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温台渔场龙头鱼体长—体质量关系为W=0.000 5L3.87(R2=0.906 7),雌、雄个体间的体长—体质量关系无显著性差异;龙头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L∞、K、t0分别为32.13 cm、0.39和–0.69龄,体质量生长拐点年龄为2.78龄;根据体长组成资料的线性渔获量曲线估算出龙头鱼的总死亡系数2.55,用Pauly经验公式估算出自然死亡系数0.66,捕捞死亡系数1.89和开发率0.74;动态综合模型评估表明,应适当提高开捕年龄,增大开捕体长,最适开捕年龄tc为1.15龄,相应开捕体长为16.5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