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0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302篇
林业   899篇
农学   256篇
基础科学   214篇
  1079篇
综合类   3382篇
农作物   182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1015篇
园艺   268篇
植物保护   287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1 毫秒
981.
为了缓解草炭资源短缺的压力,实现菌渣废弃物的资源化,提高农民增收和企业效益,以不同含量的未腐熟菌渣做育苗基质,对比市场常规配方(蛭石∶珍珠岩∶草炭=1∶1∶3)和园土,分析了不同含量菌渣对基质理化性质和三叶草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腐菌渣可以提高基质的通气性,可以部分甚至全部取代市场常规配方中的草炭;添加未腐菌渣能提高基质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同时也会使EC值增高,但菌渣含量在60%以下时EC值均在适宜范围内;未腐菌渣含量在25%时,与市场常规配方相比效果无明显差异,且以配比T5(菌渣∶蛭石∶珍珠岩∶草炭=1∶1∶1∶1)出苗率最高(55.56%),即菌渣部分替代草炭的复合有机基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2.
以龙井43号[Camellia sinensis(L.)O.Ktze.cv.Longjing 43]鲜叶为材料,经分离纯化获得多酚氧化酶-同工酶(PPOⅡ),对其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POⅡ最适反应pH为6.0;抑制剂抗坏血酸、亚硫酸钠和L-半胱氨酸对PPOⅡ的抑制作用随抑制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强;Cu~(2+)浓度在0.25×10-7mol/L时,PPOⅡ活性最高;PPOⅡ的Km为13.05 mmol/L,v_(max)为0.019 OD_(460)/min。  相似文献   
983.
选取9个生物炭施加比例进行盆栽试验,测定生物炭的施加对吉林西部地区沙化土壤理化性质及绿豆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施加比例的增加,土壤的电导率、p H显著升高,土壤吸湿水含量、土壤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均有所增加。生物炭的施加对绿豆种子出苗的影响不显著,一定量的生物炭对绿豆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是生物炭施加比例过高会对绿豆幼苗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4.
[目的]以杏鲍菇多糖的理化性质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提取杏鲍菇多糖,并研究其对RAW264.7细胞吞噬活性的作用及对NO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水煎煮提取、超声提取、90℃热水浸提、70℃热水浸提、50℃热水浸提提取杏鲍菇多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间羟基联苯法以及Lowry法测定其总糖、酸性糖和蛋白质含量;采用PMP柱前衍生化法和HPGPC法测定其组成糖和分子量分布;采用吞噬中性红法和Griess试剂盒法测定其吞噬能力及NO的释放量。[结果]试验得出,50℃热水浸提提取的多糖总糖含量最高,超声提取的多糖蛋白质含量最高,各组提取酸性糖含量相当且均较低,水煎煮提取多糖中的单糖种类最少、分子量最低。综合比较,90℃热水浸提为杏鲍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在质量浓度为25~100μg/m L,能够极显著地促进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和NO的释放。[结论]90℃热水浸提水煎煮为杏鲍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一定浓度的杏鲍菇多糖能够提高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并能促进NO的释放,提示杏鲍菇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985.
【目的】探明覆盖地布对花椒园土壤理化性质与杂草生长的影响,为花椒轻简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六月椒树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清耕无覆盖(CK)、不可降解地布覆盖(T1)和可降解地布覆盖(T2)对花椒园土壤理化特性和抑草效果的影响。【结果】覆盖不同地布对花椒园土壤养分含量、物理特性及杂草防效影响不同。覆盖地布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提高,各指标整体均表现为地布覆盖处理>清耕不覆盖。土壤容重降低,0~20 cm和40~60 cm土层均依次为可降解地布覆盖<不可降解地布覆盖<清耕不覆盖,20~40 cm土层为不可降解地布覆盖<可降解地布覆盖<清耕不覆盖。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含水率和田间持水量均显著提高,最大持水量增大,各指标整体均表现为地布覆盖处理>清耕不覆盖。不可降解地布覆盖和可降解地布覆盖处理对看麦娘和野豌豆的防效均达100.00%,对艾草的防效分别为95.59%和92.65%。【结论】覆盖地布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特性,抑制杂草生长,从而促进花椒植株...  相似文献   
986.
根据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密码子使用偏爱性,对米黑根毛霉脂肪酶(RML)成熟肽基因进行全面密码子优化,以提高RML基因在酵母细胞中表达的水平,并对重组脂肪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运用重叠延伸PCR合成优化后的RML成熟肽基因,并进一步构建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 PIC9K-RML,通过电击法转化毕赤酵母GS115菌株,经G418抗性和PCR筛选获得高拷贝转化重组子。重组酵母菌用0.5%甲醇诱导异源基因表达,在28℃摇瓶培养168 h后酶活力达到122 U/m L,较未优化的原始菌株的表达酶活提高了10倍。重组脂肪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 H值为7,甲醇体积分数为40%以下时重组RML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7.
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优化了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工艺。利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姜黄素纳米混悬剂进行了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均质压力100 MPa,循环次数30次时,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平均粒径为(171.00±8.56)nm,一致性系数为(0.69±0.05);IR、UV、XRD、TEM和HPLC分析表明,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冻干粉的化学结构未见明显改变,姜黄素纳米粒子为不规则的球状晶体,结晶度显著降低。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冻干粉在水中的溶解度达62.85 mg/L,比姜黄素原粉提高了90.48倍;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冻干粉体外溶出速率也明显提高,120 min时溶出度已达80%。研究表明高压均质法适用于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988.
文中介绍了常见的竹材密度测定方法及其特点, 阐述了竹材密度变异规律及产生密度变异的主要机理, 并简要探讨了密度变异对竹材及竹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这些成果对竹材密度的深入研究及其加工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9.
周田  戴林建  陈武  杨苏  邓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4):133-137
采集了城关、松柏、桃川、允山、夏层铺5个植烟乡镇的104个土壤样品,研究了江永植烟土壤有效锰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良江永植烟土壤和烟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江永县植烟土壤有效锰含量适中,均值为19.56 mg/kg,变幅为3.80~93.80 mg/kg,变异系数达到93.30%,有效锰含量处于适宜范围的样本比例为49.04%。土壤有效态锰含量会随pH、有机质、全磷、全氮含量升高而降低。4个影响因素pH、有机质、全磷、全氮中,尤以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有效锰含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90.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或沤肥是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优质有机肥,也是生物质能源转化及混合饲料利用的重要资源。目前,在这几方面的应用中均需进行粉碎、揉丝、切段等加工,针对加工参数的优化需要研究其力学性质。为此,试验研究了越冬后自然干燥的玉米秸秆的弯曲强度、皮质层和内芯的剪切强度、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及穿刺强度等力学性质指标,以及应力应变规律、抗弯折特性、茎秆不同节间的力学性质变化等材料力学特性,为相关加工设备及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理性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