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2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吻鮠精子保存液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安徽长江流域的无为和淮河流域的滁州进行长吻鮠的人工繁殖,使用LRH-A2、PG、混合激素B型、DOM 进行催产,从长江捕获的亲鱼立即催产,其催产率为66.67%,受精率80%-85%,经培育选择后催产率为83.33%,受精率65%- 87%。在滁州经多年培育的亲鱼催产率为100%,受精率78%-95%。精子保存液在精子保存和人工授精中使用效果良好。在冰桶内保存,20-30 h仍能保持良好的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2.
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发展情况及优势、存在的问题,并综述了目前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效果,最后指出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更科学合理的生态评价遥感信息模型,为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监测植被覆盖度作为地表植被覆盖信息的评价指标;用热惯量法反演研究区的土壤含水量作为研究区地表植被覆盖信息与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采用目视解译获得土壤质地的编码分布图并进行影像化处理,将土壤中物理性黏粒含量作为评价土壤板结情况指标;利用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模型提取研究区的裸地比率作为土地荒漠化程度的评价指标。[结果]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构建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以像元为单位的生态评价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结论]植被覆盖度因子对研究区生态评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在生态评价过程中本研究新建模型总体评价精度比传统方法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幼虫粪便的主要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价值。  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测定金银花尺蠖幼虫粪便主要营养成分质量分数,分析金银花尺蠖幼虫粪便的氨基酸分、必需氨基酸指数(IEAA)、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并与常见虫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金银花尺蠖幼虫粪便的水分、总糖、粗脂肪及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0.08%、2.40%、2.73%和11.89%;总氨基酸为 4.326 9 mg·g–1,必需氨基酸总量为 1.666 2 mg·g–1,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38.51%,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62.62%,IEAA为1.20,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64.05%,其不饱和脂肪酸(P)与饱和脂肪酸(S)的比值(P/S)为1.78,必需脂肪酸质量分数为30.49%;矿物元素钙、钾、镁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8.126 7、4.955 6和3.257 3 mg·g–1,铜质量分数最低,为0.053 8 mg·g–1;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87 5和0.158 3 mg·g– 1。  结论  金银花尺蠖幼虫粪便营养丰富,适宜作为一种新的虫茶进行开发利用。表5参22  相似文献   
5.
以安徽滁州产地的成熟桑葚为原料,对桑葚果酒发酵工艺进行研究。以发酵速率为主要考察指标,并结合主发酵时间,产品酒精度,残糖量及pH指标,进行了桑葚酒酿造的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出主要影响因子进行进一步酿造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和初始糖含量对桑葚酒的发酵速率有显著的影响,而酵母接种量影响不显著;选用F15酵母菌种,发酵温度为22°C,酵母接种量为0.01%,初始糖含量调整为21%,主发酵时间为4 d,此条件下酿造的桑葚果酒酒体澄清,呈深红色,有光泽,具有典型的桑葚果香及酒香,口感柔和,酒体丰满。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安徽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的组成及生态分布特征,对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海拔高度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大型真菌共有153种,隶属于39科70属,其中优势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33种,21.57%)、小皮伞科(Marasmiaceae,13种,8.50%)。根据生态习性分土生菌48种(31.37%),木生菌105种(68.63%)。依经济价值分为食用菌53种(34.64%),药用菌58种(37.91%),毒菌9种(5.88%),经济价值不明40种(26.14%)。不同植被类型中大型真菌发生的种类存在差异,其中发生于混交林中的大型真菌种类最多,共106种,占69.28%,其次为阔叶林中的大型真菌68种,占44.44%,针叶林中的大型真菌31种,占20.26%,竹林中的大型真菌23种,占15.03%,发生在灌丛或草丛中的大型真菌36种,占23.53%。随着海拔垂直高度的变化,大型真菌的种类及数量亦存在明显差异,低山林带型分布的大型真菌96种,占62.75%,中山林带型分布的大型真菌54种,占35.29%,高山林带型分布的大型真菌14种,占9.15%。不同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该林区大型真菌具有不同的生态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陶侠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88-2688
根据多年油菜制种经验和皖油27号父母本生育特点,科学总结了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舒城县近5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安徽省舒城县近5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近50年间,舒城县林地急剧减少,耕地和水体面积变化不大,居民用地和园地逐渐增加并有加速上升的趋势;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主要受舒城县人口、经济发展和行政政策等驱动力因素影响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技术在自然保护区监测、规划和保护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中对自然保护区冰川遥感解译、湿地信息提取、植被信息提取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技术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各技术应用的优缺点,并讨论了遥感技术在自然保护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山浮溪河流域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慧忠  汪美英  刘恒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05-9006,9044
[目的]调查研究黄山浮溪河流域的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分布、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情况。[方法]通过对安徽黄山浮溪河流域的蕨类植物资源的初步调查研究,结合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医药中有关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与少数民族医药中蕨类资源利用情况,对该流域药用蕨类资源中鳞毛蕨科植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同时讨论了黄山蕨类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前景。[结果]黄山浮溪河流域具有药用价值的鳞毛蕨科植物有12种,隶属于3个属。[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保证其药源供应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