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探究如何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保留当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本实验将润州凤头白鸭为母本、樱桃谷鸭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称为大体型凤头鸭(暂定名)。为了探讨大体型凤头鸭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营养成分,本实验随机选取49日龄的大体型凤头鸭80只(公母各40只)进行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公鸭的体斜长、半潜水长、胫长显著高于母鸭;公鸭屠前活重、胴体重、全净膛重、全净膛率、屠宰率都显著高于母鸭;公鸭胸肌的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母鸭,公鸭腿肌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母鸭;公鸭胸肌中的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母鸭,而腿肌中三者含量均显著高于母鸭;公鸭胸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母鸭,腿肌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母鸭;公鸭胸肌、腿肌中的铁含量显著高于母鸭。本研究结果表明,大体型凤头鸭体型介于润州凤头白鸭和樱桃谷鸭之间,公母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结果为大体型凤头鸭的选育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乌嘴白羽小体型优质肉鸭屠宰性能、肉品质与营养成分及其相关性,本实验随机挑选63日龄的小体型优质肉鸭(公母各15只)进行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63日龄公鸭宰前活重、屠体重和头重极显著高于母鸭,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脚重显著高于母鸭,而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鸭。公母鸭胸腿肌肉色、pH、剪切力、失水率等常规肉品质无显著差异。肌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公鸭胸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鸭,而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鸭;母鸭腿肌蛋白质含量、胶原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鸭,而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公鸭。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体型优质肉鸭胸肌pH1值和pH24值极显著正相关,水分含量与头重显著正相关;肉色L值(亮度值)和头重,蛋白含量与脚重,脂肪含量与头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肉色b值(黄度值)和剪切力,蛋白含量与头重,脂肪含量与活重均呈显著负相关;腿肌蛋白含量和头重极显著正相关,pH1值和pH24值,pH24值和剪切力显著正相关;pH1值和腿肌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头重和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响应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素营养的综合响应差异及其生理机制。【方法】以产量和物质生产对CO2浓度升高响应有明显差异的水稻品种两优培九(LY)和南粳9108(NJ)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水培试验。分别设置对照CO2浓度(A-CO2,400μmol·mol-1)和CO2浓度升高(E-CO2,600μmol·mol-1)两个CO2处理,高氮(HN,1.25 mmol·L-1 NH4NO3)和低氮(LN,0.25 mmol·L-1 NH4NO3)两个氮水平。分析CO2浓度升高对不同水稻品种根系形态与生理活性、叶片和根系中细胞分裂素(CTKs)含量、氮素同化酶活性、叶片生理特性、光合参数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4.
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的农艺与生理性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片早衰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研究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的农艺及生理性状,有助于了解水稻叶片衰老进程和机理。本文简述了叶片衰老特征和衰老机制,重点综述了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的类型、农艺与生理性状研究进展及延缓水稻叶片衰老的栽培调控途径。可为水稻抗衰老品种选育及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品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兽药残留问题尤为突出,为保障畜产品的高品质,需对食品卫生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畜牧养殖业是畜产品的主要供给部门,尤其需要加强对其兽药的使用和残留监控。其中青霉素类药物常被用于防治动物性疾病,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使用较多,滥用现象普遍,所以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现象也日趋严重[1]。  相似文献   
6.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GC/TOF-MS)检测抗纹枯病品种(YSBR1) YS和感纹枯病品种(Lemont) LE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后的代谢组差异,以探究水稻抗纹枯病机制。结果表明:R.solani侵染后,YS和LE分别有82和75个差异代谢物(DAM)的含量升高;相对于LE, YS中存在更多的氨基酸类差异代谢物,其中合成抗病因子(水杨酸、乙烯、木质素、叶绿素和γ-氨基丁酸)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受诱导水平明显高于LE。结果提示YS对纹枯病的较强抗性可能与其自身特有的代谢产物尤其是抗病因子相关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编码数量众多的分泌蛋白,储存在微线体、棒状体和致密颗粒等虫体特有的细胞器中,于虫体入侵宿主细胞前后分泌到不同部位,并在虫体的感染、寄生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这些分泌蛋白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是弓形虫致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传统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弓形虫亚细胞器的分离和组分鉴定上存在样品纯化困难和蛋白质组学信息覆盖率低等不足,且该技术在检测瞬时的或较弱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时灵敏性较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邻近标记技术(PL)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性。PL是将具有特定催化活性的工具酶与诱饵蛋白进行融合,进而添加生物素或生物素苯酚对诱饵蛋白邻近的靶蛋白进行生物素酰化标记的一门技术。该技术整合了酶促反应效率高的优点,可将特定空间内的蛋白进行高效标记,并可检测较弱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近年来在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本文对基于生物素连接酶(BirA)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EX)催化的PL在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介绍2种标记方法在弓形虫分泌蛋白的挖掘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贡献,为弓形虫致病机制的研究和弓形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述了常见不同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根系特性、光合效应、品质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未来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加强对耕作方式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出今后农业生产中应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注重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土壤属性、作物种类及茬口类型选择适宜的耕作方式,试图为中国农业生产中耕作方式更加合理的选择与运用及作物产量的提高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了解家禽肉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本实验测定金茅黑鸡胸肌的肉品质,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转录组基因表达量与肉品质性状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与金茅黑鸡14周龄肉色显著相关的基因5个,pH57个,剪切力33个,系水力17个;PLEKHS1、MUC等基因为影响肉色的候选基因,LHX9、SPDEF、GRXCR1等基因为系水力的候选基因,NPY、POMC、FGF20、MGAT4C和GUK1基因为影响肌肉pH的候选基因,EDAR基因和HS6ST3基因为肌肉剪切力的主要候选基因;功能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在调节肌肉纤维、肌间脂肪沉积、脂类代谢、糖代谢过程和磷酸二酯酶水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影响胸肌肌肉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棕榈酸诱导BRL 3A细胞脂肪变性的机制,以不同浓度的PA(0、0.2、0.4、0.6 mmol·L-1)处理BRL 3A细胞24 h,用CCK-8法、RTCA技术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脂滴生成情况;DAPI/F-actin双染,观察细胞核及骨架形态;采用比色法测定TG含量;采用RT-PCR检测脂肪合成相关基因AcacaFasnDgat2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脂肪合成关键蛋白ACC、FAS、SCD1、GPAM、DGAT2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2、0.4 mmol·L-1 PA对细胞增殖无影响,0.6 mmol·L-1 PA抑制细胞增殖;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0.4 mmol·L-1 PA处理细胞24 h,脂滴大量蓄积,发生明显脂肪变性;随PA浓度升高,细胞核发生皱缩、变形、碎裂,细胞骨架被破坏,微丝断裂;TG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不同浓度PA(0.2、0.4、0.6 mmol·L-1)处理组脂肪合成关键基因AcacaFasnDgat2 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ACC、FAS、SCD1、GPAM、DGAT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6 mmol·L-1 PA组与0.4 mmol·L-1 PA组相比,SC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浓度棕榈酸抑制BRL 3A细胞增殖,对细胞核及骨架产生损伤;棕榈酸诱导细胞发生脂滴蓄积,TG增加,通过上调脂肪合成关键基因AcacaFasnDgat2 mRNA转录水平及ACC/FAS/DGAT2通路蛋白表达水平诱导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