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4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1篇
  23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T-2毒素微胶囊是制备虾毒饵料研究该毒素在对虾食品链中传递规律的前提技术,从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的性状、包埋率及对虾利用率3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采用微胶囊技术,以复合蛋白制剂为壁材,20 ng T-2毒素和对虾饲料为混合芯材,采用均质和物理加热法使复合蛋白制剂包裹混合心材,再用恒温干燥法使其硬化,形成颗粒状对虾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建立了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的制备工艺.采用LC-MS/MS技术检测T-2毒素,普通毒饵料、微胶囊毒饵料抽提水样中T-2的毒素含量分别为2.661、0.654 ng/mL,微胶囊毒饵料的包埋率达96.73%,其利用率是普通毒饵料的1.7倍.研究表明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可以解决对虾口服难溶于水的T-2毒素的问题,并提高了T-2毒素的利用率,为研究T-2毒素对对虾的作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2.
[目的]从湛江海藻中分离筛选产油脂酵母菌。[方法]通过稀释凃布法及苏丹黑染色法,从海藻中分离产油脂酵母菌,对目标菌进行菌落及显微形态观察,同时做碳源同化试验、氮源同化试验、产类淀粉化合物试验、产酯试验、产酸试验、脲酶试验等生理生化试验进行进一步分析,再通过26S rDNA D1/D2区域的系统发育树分析进行分子生物学水平鉴定。[结果]共筛选到2株油脂产生菌,经多相分类鉴定,菌株HY12属于Rhodotorula mucilaginosa;菌株HY16属于Pseudozyma antarctica。[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海藻中产油脂酵母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3.
综述了超高压杀菌机理、影响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因素(技术参数、化学因素、微生物种类和特性)及杀菌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4.
“食品分析”课程是一门技能性、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团队对该课程的实验课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探索。经过2年的实践证明,“食品分析”课程改革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合理,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5.
为了确定凡纳滨对虾在冷藏条件下内源优势腐败菌的种类,实验采用了细菌分离纯化法,将分离得到的内源腐败菌菌株进行分解蛋白质对比实验,筛选出分解蛋白质能力较强的菌株,进一步采用细菌自动生化系统鉴定法以及16S rRNA序列测定法进行鉴定,实验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在冷藏条件下的内源优势腐败菌是短杆菌属细菌,可以通过控制短杆菌属细菌的方法进行研究对虾内源保鲜技术。细菌自动生化系统鉴定结果的相似度为98.8%,16S rRNA序列鉴定结果的相似度为99.065%。  相似文献   
116.
为研究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规律,采用不同初始密度对微小亚历山大藻进行培养,综合采用显微镜计数、小鼠生物检测(MBA)、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HPLC-FLD)等方法分析微小亚历山大藻在不同接种密度条件下的生长和产毒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密度增加微小亚历山大藻通过静止期的时间缩短,到达最大生长密度的时间提前,但是生长的最大细胞密度和平均比生长率却呈下降趋势,增值模型反应的情况与观测结果相一致,随着初始密度的增加,依赖于初始种群密度的参数(a)减少,环境容量(K)减少,种群瞬时增殖速度(r)下降.4种不同初始密度(0.05×104、0.10×104、0.15×104、0.30×104cells/mL)条件下,微小亚历山大藻细胞的毒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初始密度为0.1×104 cells/mL条件下,同一生长期内细胞毒性比其他3个密度条件下高.HPLC检测微小亚历山大藻含有的毒素为GTX1-4,含量分别为2.14、2.08、4.97、5.04 fmol/cell.综合考虑微小亚历山大藻在生长过程中的细胞最大密度、达到最大密度所用时间以及细胞毒性大小等因数,采用(0.10~0.15)×104 cells/mL接种密度培养微小亚历山大藻,能够达到较好的产毒效果.  相似文献   
117.

钝齿短浆蟹(Thalamita crenata)淋巴液可以中和麻痹性贝毒(PSP)的毒性, 这个信息为PSP的降毒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但是淋巴液处理方法是否对其毒性中和效果有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小鼠腹腔注射法, 以淋巴液的PSP毒性中和效果为指标, 探讨抗凝剂、提取方法和冻存条件等淋巴液处理方法对其PSP毒性中和效果的影响, 为蟹淋巴液的制备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抗凝剂对淋巴液的PSP毒性中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EDTA抗凝剂对淋巴液的PSP毒性中和效果最好, 相对于对照组(小鼠致死时间在5 min左右), PSP-EDTA-淋巴液组的小鼠均存活低浓度EDTA (5 mmol/L)即可起到抗凝作用并保持淋巴液较好的PSP毒性中和效果, EDTA浓度过高反而对PSP毒性中和效果产生抑制作用。在低浓度EDTA条件下, 针头抽取淋巴液的PSP毒性中和效果明显优于组织破碎法。EDTA浓度为5 mmol/L, 针头抽取淋巴液组中, 67%的小鼠致死时间超过30 min。相比之下, 组织破碎提取的淋巴液组的小鼠致死时间均分布在8.1~24 min。另外, 蔗糖对淋巴液的冻存起到较好的抗冷冻保护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淋巴液处理方法对其麻痹性贝毒毒性中和效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8.
脱钙罗非鱼鱼鳞明胶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a)鱼鳞为原料,经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脱钙处理后采用酸法提取明胶。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enter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design,CCD)原理展开试验,考察提取时间(h,X,)、提取温度(℃,X2)、浸酸时问(h,X1)和柠檬酸质量浓度(g·L-1,X)对明胶得率(%,y)的影响,并对所得明胶的理化性质与牛骨明胶进行比较。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浸酸时问与明胶得率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优化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3.6h、柠檬酸质量浓度200g·L-1、浸酸时间11.3h。在此条件下的明胶得率为28.4%,与预测值30.1%相近。制得的鱼鳞明胶粗蛋白含量为89.9%,氨基酸组成中每1000总氨基酸残基中甘氨酸为352个,亚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173个;凝胶强度高达245Bloom(g),熔点为27.0℃,而比浓对数粘度及成胶质量浓度分别为0.030L·g-1。和8.0g·L-1。  相似文献   
119.
水产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氯霉素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畜禽、水产养殖中的抗生素,它在水产品中的残留将会影响水产品出口和人体健康。作者综述了氯霉素类药物在水产品中的前处理技术和残留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其他方法,并分别对其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氯霉素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0.
杨萍  柯虹乔  章超桦  洪鹏志 《水产学报》2012,36(8):1297-1303
研究大眼金枪鱼头蛋白酶解物1 ku超滤组分体外的还原力、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对衰老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析1 ku超滤组分的一般成分、氨基酸组成及分子量分布,为进一步分离纯化金枪鱼头抗氧化肽提供基础。体外结果显示,1 ku超滤组分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IC50分别为1.38、0.73与0.93mg/mL,还原力也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浓度为12.5 mg/mL时为0.763;体内结果显示,灌胃30 mg/kg的1 ku超滤组分连续42 d,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组织和血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理化分析结果显示,1 ku超滤组分(干基计)蛋白质含量为96.40%,脂肪0.11%,灰分4.86%,疏水性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5.8%,活性组分分子量在1 802~2 519 u和422~922 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