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验用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幼鱼捕自汕头大学南澳临海试验站附近海域, 在海上网箱中暂养半个月后将其转入室内水族缸(容积200 L)中驯养2, 饵料为自制配合饲料。新鲜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从汕头市南澳县盐田采得, 用水清洗后晒干, 经小型粉碎机粉碎, 60目筛, 制成海藻干粉。选取体质量约23 g黄斑蓝子鱼进行试验。蛋白水平32%、脂肪水平8%的情况下, 配制6配合饲料, 其中3种饲料分别添加5%10%15%的浒苔干粉, 2种添加10%15% 浒苔的饲料中还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NSP), 对照组饲料不添加浒苔。养殖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5%浒苔组鱼的生长性能不受影响(P>0.05), 10%15%浒苔组鱼的生长性能显著降低(P<0.05); 然而, 在添加0.2% NSP酶的情况下, 10%和15%浒苔组鱼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饲料组鱼的成活率及全鱼的水分、蛋白、脂肪、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鱼相比, 浒苔饲料组鱼肝和肌肉中的过氧化氢酶及谷胱甘肽过氧物酶的活性增高, 丙二醛含量降低。结果表明, 黄斑蓝子鱼配合饲料中浒苔的添加比例可达5%; 在加入一定量NSP酶的情况下, 其添加比例可达10%15%。饲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浒苔可提高鱼体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浒苔作为黄斑蓝子鱼配合饲料原料加以利用的可行性, 为浒苔资源开辟一条有效的利用途径, 并为研发高效、低成本蓝子鱼配合饲料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虾夷马粪海胆溶菌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RT-PCR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溶菌酶(LYZ)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 虾夷马粪海胆LYZ基因全长为912 bp, 含有148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 编码159个氨基酸, 其中第1−20个氨基酸为信号肽, 蛋白计算分子量为17.69 kD, 等电点为7.75。氨基酸比对分析表明, 虾夷马粪海胆LYZ基因与紫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purpuratus)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iLYZ基因相似百分比分别为91.4%59.3%, 并且含有iLYZ基因的保守序列DVGSLSCGP (Y)Y(F)QIK, 所以推断本实验克隆的溶菌酶为i型。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β-actin为内标, 对其在虾夷马粪海胆各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 发现LYZ基因在围口膜中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齿间肌、管足、肠、体腔液、雄性性腺和雌性性腺。利用脂多糖(LPS)刺激虾夷马粪海胆, 取刺激后不同时间的海胆体腔液, 对该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虾夷马粪海胆的LYZ基因在LPS刺激后8 h时表达量最高, 12 h时开始逐步回落, 36 h时回落至对照组相近水平。本结果可为虾夷马粪海胆免疫学研究及抗病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纳米技术发展迅速, 人工纳米材料(MNMs)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和建筑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然而, 随着大量MNMs不断进入水环境, 人工纳米粒子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已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调研人工纳米粒子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重点对人工纳米粒子在5个方面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进行综述: 1) 对水生生物个体生长的毒性效应; 2) 对肝组织、鳃组织和脑组织等在组织细胞水平的毒性效应; 3) 分子和基因水平上对DNA结构、mRNA和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4) 对水生生物的生殖毒性效应和机制; 5) 对其他生理作用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毒性影响。同时还分析了MNMs对食物链的影响, 进一步MNMs在水体环境中的毒理学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 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优良品系申福2的丝状体和叶状体分别进行了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 结果发现: 9#引物(序列为F: TCACAATGGGTGATATGGC; R: CCACAT TTAAGTCCGACTCTG) 申福2丝状体的DNA进行扩增, 出现了能区别于其他14个品系(6个优良品系, 3个杂交品系, 5个野生品系)的特异性条带。用该引物对室内培养的申福2叶状体的DNA进行扩增, 也均获得了与丝状体相同的特异性条带。此外, 用该引物分别对栽培在不同海区和不同时期采收的申福2叶状体进行验证, 结果均出现了与丝状体相同的特异性条带。该特异性条带的DNA测序结果证实, 9#引物产生的SSR标记反映了微卫星DNA重复序列的变化。通过SSR Hunter软件搜索到了设计引物时的核心序列, 所得产物大小在预期长度范围内, 是特异性扩增。通过BLAST比对得知, 该序列在核酸数据库中没有同源序列, 是一个新序列。通过DNAMAN软件分析得知, 申福2申福1之间序列差异较小, 与坛紫菜霞浦野生种差异较大。这证实该标记反映的是种内品系间的差异, 可以用于种内品系鉴定。上述结果表明, 9#引物扩增出的这一特异性条带可以认为是申福2丝状体和叶状体的特异性标记, 可用于该品系的种质鉴定。

  相似文献   

5.
南极大西洋扇区南极磷虾渔获率序列的振荡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释南极大西洋扇区的48区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资源的多尺度振荡模态特征及其与环境振荡之间的响应关系, 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1982-2011年间的南极磷虾月均渔获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其振荡表现出了0.5 a1 a1.5 a2.5 a7 a11 a等多个周期, 其中高频振荡对南极磷虾资源变动影响较大, 低频振荡影响较小; 3个亚区渔获率都为冬高夏低季节性振荡, 48.1~48.3亚区最高值依次出现在5月、 6月和9, 渔获率的最低值出现在1; 所有振荡周期中以1 a为最主要振荡周期(方差解释率为46.7%), 南极磷虾年补充规模对其渔获率最为重要; 2.5 a振荡和海冰面积3.0 a;振荡有关; 渔获率低频振荡周期与气候-海流系统振荡周期有关。海冰面积和渔获率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4, 位相差10个月)海冰面积异常振荡会在8~11个月之后对渔获率和渔获率异常产生的正相关影响。磷虾资源的振荡是环境振荡和磷虾生物周期综合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大眼鳜与翘嘴鳜正反交及其正交子代自交的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眼鳜(Siniperca kneri)(♀)×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正交F1(DQ)、翘嘴鳜(♀)×大眼鳜(♂)反交F1(QD)、大眼鳜(♀)×翘嘴鳜(♂)正交F1的自交F2(F2)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 详细记录了受精卵、分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胚体形成期、破膜期6个胚胎发育时期的卵径、孵化破膜时间、初孵仔鱼大小以及胚胎发育特征。大眼鳜受精卵卵径为(1.231±0.057) mm, 翘嘴鳜卵径为(1.197±0.052) mm, 显著大于正交F1雌鱼的卵径(1.723±0.0519) mm(P<0.05)DQ受精卵在水温25.5~27.7经过37 h孵化破膜, QD受精卵在水温27.5~28.7经过30 h孵化破膜, F2受精卵在21.6~24.1经过40 h 57 min孵化破膜。DQQDF2初孵仔鱼大小分别为(4.1±0.4) mm(4.0±0.2) mm(3.5±0.2) mm。鳜属鱼类中翘嘴鳜与大眼鳜胚胎发育各时期特征基本一致, 3种杂交鳜胚胎发育特征与其父母本也基本一致。经过比较发现, 其色素的形成与运动有鳜属的特异性: 在胚孔封闭后, 黑色素开始形成并逐渐扩散覆盖整个卵黄囊, 中期黑色素呈现星芒状, 并在油球处有集中现象, 后期色素则逐渐出现在眼和头部。水温21.6~28.73种杂交鳜的胚胎发育时间都偏向与翘嘴鳜的胚胎发育时间一致, 在水温23~26.5DQF2与大眼鳜的胚胎发育时间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7.
牙鲆连续三代抗鳗弧菌病家系的筛选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培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病的品系或品种, 20092012年利用中国牙鲆抗病群体、从日本和韩国引进的牙鲆群体以及2007年和2009年从大量牙鲆家系中选留的优良家系为亲本, 通过巢式杂交、三元杂交及雌核发育等方法, 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建成牙鲆家系43个和65, 选取2009年的33个家系和2012年的43个家系进行鳗弧菌感染实验, 共筛选出13个抗病家系, 其中3个家系的存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另外10个家系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3个家系包含F3家系、雌核发育一代和二代家系各1, F2家系3, 在以上6个家系中,除了1F2家系, 其他家系的亲本均来自于抗病家系且鳗弧菌感染存活率的变异系数都低于10%。对连续三代抗病家系进行分析, 发现在上述13个抗病家系和2007年筛选出的3个抗病家系共16个抗病家系中有13个家系来自于中国牙鲆抗病群体相关, 结果表明, 部分F1F2F3和雌核发育家系较好地遗传了其亲本的抗病性能, 抗病性能稳定, 为培育抗鳗弧菌病的牙鲆品系或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象山港黄姑鱼的食物组成与摄食习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1110月至20129月在象山港水域采集的365尾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样本, 结合其生物环境的同步调查数据, 采用胃含物中饵料生物质量百分比(W%)、个数百分比(N%)和出现频率(F%)分析其饵料生物组成, 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和百分比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衡量各饵料生物的重要性; 采用空胃率和胃饱满指数分析黄姑鱼的摄食强度; 采用选择性指数Va检验黄姑鱼对某种饵料生物是否具有选择性。研究表明, 黄姑鱼的饵料生物共34, 主要摄食虾类, 其中巨指长臂虾(Palaemon macrodactylu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刺螯鼓虾(Alpheus hoplocheles)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等是黄姑鱼主要的摄食对象。黄姑鱼的摄食强度受季节和体长变化影响, 冬季的摄食强度最低; 体长大于190 mm个体的摄食强度较低。此外, 性腺发育对摄食强度也存在一定影响。春、秋和冬季黄姑鱼主要以摄食巨指长臂虾、葛氏长臂虾、口虾蛄和日本鼓虾等为食; 夏季以巨指长臂虾、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和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等为食。体长80 ~ 220 mm的黄姑鱼主要以小型虾类为食, 而体长大于220 mm的黄姑鱼主要摄食鱼类、口虾蛄等较大个体的饵料生物。选择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 巨指长臂虾(选择性指数为0.145, χ2=4.192, P<0.05)、刺螯鼓虾(选择性指数为0.141, χ2=3.957, P<0.05)是其偏好食物,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选择性指数为–0.174, χ2=6.030, P<0.05)则属不易获得食物。结论认为, 黄姑鱼在象山港水域有着广泛的食物来源, 摄食种类多样, 不同季节和体长组的食物组成和摄食强度有所变化, 具有独特的食物选择性和摄食习性。建议在今后的黄姑鱼增殖养护工作中, 实时监测象山港水域黄姑鱼的种群变化动态, 结合港内黄姑鱼饵料生物的分布状况, 确定黄姑鱼合理的增殖放流规模和放流地点, 以争取最优的生态功效。

  相似文献   

9.
三角帆蚌内脏团不同部位插核育珠对珍珠囊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omingii)内脏团不同部位进行插核, 研究各组珍珠囊形成、结构以及珍珠质沉积的差异, 从而确定出有利于珍珠形成的插核核位。实验选取内脏团5个部位(I: 斧足内脏团前端; II: 斧足内脏团中部; III: 近生殖腺部; IV: 近胃部; V: 近肾部)进行插核, 并分别在插核后第205090150 (thd)采集内脏团插核部位进行组织固定, 利用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不同插核部位珍珠囊结构及珍珠质沉积情况。结果表明: (1) 插核施术后20 d, II组插核位点最早形成单层低柱状上皮细胞, 为次生珍珠囊; (2) 插核施术后50 d, IIIIII组均形成了珍珠囊上皮细胞, IVV组插核位点未出现类似的柱状细胞。其中IIIII组珍珠囊上皮细胞前端含有大量体积较大的颗粒物; (3) 插核施术后90 d, IIII组珍珠囊细胞间出现大量细胞间隙, III组珍珠囊表皮细胞具有多核现象的细胞数量增多, IIIII组上皮细胞中颗粒物数量增多, IVV组插核位点形成了复层扁平上皮细胞; (4) 插核施术后150 d, IIII组珍珠囊内表皮细胞间隙变少。II组珍珠囊上皮细胞游离端存在大量的微绒毛, 其与III组相似, 珍珠囊上皮细胞细胞核明显增多, 颗粒物减少。该时期, IV组在插核位点上形成了不连续的低柱细胞、V组插核位点仍未出现珍珠囊细胞。(5) 三角帆蚌在插核术后养殖150 d, IIIIII组珠核表面出现明显的珍珠质沉积, IIIII组珍珠质沉积均匀, I组不均匀, 并且II组沉积的珍珠层厚度(0.85 mm±0.06 mm)显著大于IIII(P<0.05; 0.62 mm±0.07 mm, 0.56 mm±0.03 mm), IVV组珠核表面没有珍珠质沉积。研究结果表明, 三角帆蚌内脏团不同插核部位珍珠囊上皮细胞的形成存在明显差异, 斧足内脏团前端、斧足内脏团中部以及近生殖腺部插核能形成完整的珍珠囊结构并沉积珍珠质, 其中斧足内脏团中部插核更有利于珍珠的生长。本研究旨为淡水珍珠贝的内脏团育珠研究工作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飞  王吉  骆剑  张本  陈国华 《中国水产科学》2014,21(6):1109-1115

裸胸鳝(Gymnothorax)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鱼类。本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技术对匀斑裸胸鳝(G. reevesii)消化道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匀斑裸胸鳝口咽腔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 内含杯状细胞和味蕾, 表层细胞表面具有微脊; 食道上皮形成黏膜皱褶, 黏膜上皮部分区域衬着有单层柱状上皮, 且含有丰富的杯状黏液细胞; 胃呈“”形, 可分为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 贲门部与盲囊部含有丰富的胃腺, 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胃表面具有丰富的胃小凹; 肠道较短, 肠道系数为0.33, 黏液细胞数量从前肠往后肠逐渐增多, 肠道微绒毛和纤毛的数量从前肠往后肠逐渐减少。匀斑裸胸鳝的齿、食道、肠道系数、胃肠结构等特征均表明匀斑裸胸鳝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11.
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9种天津市售主要经济贝类中13种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含量,分析PSP的污染现状和成分特征。结果显示,共计6个品种(紫贻贝、虾夷扇贝、牡蛎、毛蚶、脉红螺、菲律宾蛤仔)检出PSP。其中虾夷扇贝、紫贻贝、毛蚶3个品种的检出率较高且含量较高,检出率分别为66.7%、58.3%、58.3%。PSP中检出率较高的毒素包括N-磺酰胺甲酰基类毒素C1、C2和膝沟藻毒素GTX1、GTX2、GTX3,毒力占比主要以膝沟藻毒素GTX1-4为主,毛蚶蓄积STX毒素的能力强于其他贝类。全年的PSP含量季节变化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PSP主要存在于贝类的消化腺内,全年不同月份的PSP含量均在安全食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产毒赤潮藻与其共生菌的互作关系是揭示麻痹性贝毒(PSP)产生机制的关键,而其共培养菌群的分离及其多样性解析是开展此研究的必要前提。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是典型产PSP赤潮原因甲藻,为揭示其共培养菌群的物种多样性信息,本文通过免培养海洋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东海塔玛亚历山大藻(at3#)共培养菌群的种类、丰度及多样性信息。结果表明,其共培养菌群共有87个种与已有数据库匹配,此外尚有5%的未知种。其包含57个属,其中优势菌属5个,分别为Rhodobacteraceae、Marinobacter、Methylophaga、Nitratireductor及Phycisphaera。研究表明东海产PSP塔玛亚历山大藻(at3#)含有物种丰富的共培养菌群,且具有发掘海洋特殊生境微生物新种属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13.
福建沿海部分地区织纹螺毒性消长及毒素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福建沿海织纹螺毒性的动态变化,于2006年3月至9月,对福建省涵江、同安和霞浦三地的织纹螺毒性消长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进行了分析.期间每周采样一次,采集的织纹螺经鉴定后,通过小鼠生物测试法分析其毒性,并选择毒性较高的织纹螺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LC-MS)技术分别对样品中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和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个采样点的织纹螺主要为半褶织纹螺,且均有阳性样品检出,涵江、同安和霞浦的织纹螺样品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43%和20%.采自福建三地的织纹螺样品总体毒性较低,毒性最高的样品为7月12日采自霞浦的半褶织纹螺,毒性为16.2 MU·g-1组织(湿重).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的毒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不含麻痹性贝毒毒素,但是在样品中检测到了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三脱氧河豚毒素(trideoxy TTX).样品中河豚毒素含量为4.38μg·g-1组织(湿重),依据样品中河豚毒素含量计算得到的毒性与小鼠法测试结果基本相当,说明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是导致织纹螺毒性的主要毒素成分.涵江的阳性样品集中出现在3月份,而同安和霞浦的阳性样品则出现了3月份和6,7月份两个高峰时段,说明织纹螺的毒性变化具有一定的季节和地域特征.因此,建议福建地区在这两个时段加强对织纹螺毒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及邻近海域贝类麻痹性毒素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0-1999年对珠江口、大鹏湾和大亚湾3个海域14种主要经济贝类进行麻痹性毒素(PSP)的毒性水平检测并比较其季节性变化和种间差异,采用麻痹性毒素小白鼠生物测定法测定PSP毒性水平,并以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域的僧牡蛎轻微染毒(PSP),大鹏湾海域的华贵栉孔扇贝和翡翠贻贝不同程度染毒,大亚湾海域的华贵栉孔扇贝,翡翠贻贝,马氏珠母贝棕带仙女蛤具潜在染毒危险。  相似文献   

15.
环境因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链状亚历山大藻是一种能产生麻痹性贝毒的有害赤潮藻类,研究环境因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特性的综合影响,找到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的适宜条件,对有效预报赤潮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盐度、营养盐、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链状亚历山大藻...  相似文献   

16.
扇贝中麻痹性毒素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麻痹性毒素标准品,以毒化扇贝为试验材料,对扇贝中的麻痹性毒素(PSP毒素)进行了提取和分离纯化。以酸性80%乙醇溶液反复提取麻痹性毒素,得到了总毒性为6170MU的毒素粗提液。毒素粗提液经过超滤、Bio-GelP-2凝胶柱层析和Bio-Rex70离子交换柱层析等二次层析柱分离纯化后得到以膝沟藻毒素群(GTXs)为主的纯化PSP毒素。HPLC分析结果显示,扇贝中主要含有膝沟藻毒素GTX3,GTX1、GTX2、GTX3、和GTX4的组成比例约为2∶4∶14∶1(以HPLC上的峰面积比例计)。纯化后的毒素可以作为标准物质用于GTX1-4的HPLC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环境因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9生长与产毒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微小亚历山大藻是产生麻痹性贝毒的主要生物之一。产毒藻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所产生的毒素总量有差异,因此研究环境因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与产毒的综合影响,找到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毒的适宜条件,对麻痹性贝毒在赤潮中是否造成贝类蓄毒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一个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温度、盐度、营养盐、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9生长与产毒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9生长最佳条件为温度25℃,盐度30,培养基中氮含量为基础f/2培养液配方中氮磷含量的2倍,光照强度10000 lx。最佳产毒条件除了氮磷含量为基础f/2培养液配方中氮磷含量的3倍外,其它条件与生长的最佳条件相同。盐度、营养盐、光照这三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9指数生长期细胞比增长率、指数生长末期单位细胞含毒量均有极显著影响(F>F0.01)。温度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9的生长和产毒则无显著影响(F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cysts of toxic dinoflagellate Alexandrium tamarense are the seed population for the bloom responsible for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However, it is impossible to identify the Alexandrium spp. cyst on the basis of morphological features. In this study, we prepared A. tamarense cysts by sexual conjugation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 and developed an efficient DNA extraction method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Using the A. tamarense cysts, we established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method showing the species specificity and the high sensistivity for A. tamarense cysts using real-time PCR. This assay was also able to detect and quantify the A. tamarense cysts accurately when mixed with excess cysts of A. catenella (Whedon and Kofoid) Balech prepared by conjugation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9.
为获知牡蛎对有毒微小亚历山大藻(A. minutum)的滤食以及蓄积PSP毒素的规律性,本实验采用细胞毒性为93.42±2.55×10-6 MU/cell的A. minutum藻投喂牡蛎,以无毒扁藻投喂作对照,首先研究了0.5-3.0×103 cells/mL6个不同浓度的毒藻对牡蛎滤食的影响,然后投喂浓度为1.5×103 cells/mL的毒藻,分别研究15 h短期蓄积和5天长期蓄积对牡蛎体内毒素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在0.5~1.5×103 cells/mL毒藻浓度范围内牡蛎清滤率较高,超过1.5×103 cells/mL时牡蛎清滤率显著下降(P<0.01),由此确定后期投喂毒藻的浓度“阀值”为1.5×103 cells/mL;短期蓄积实验牡蛎在0~6 h内将有毒藻滤食尽,其体内PSP毒素在6~12 h间达到最大值149.6±10.5 MU/100 g,随后开始下降。长期蓄积实验过程中,牡蛎的清滤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1),在蓄积实验的第2天牡蛎体内PSP毒素水平超过国家限量标准(400 MU/100g),在5天实验结束时,牡蛎体内PSP毒素水平高达3069.2±178.2 MU/100 g,高于国家限量标准的7.7倍。实验结果作为PSP在牡蛎中蓄积及代谢的重要基础数据,为研究PSP的脱除及净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difference in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toxin accumulation in the crabs Telmessus acutidens and Charybdis japonica was investigated at Onahama, Fukushima Prefecture, from 2002 to 2005. The level of toxin accumulation in the hepatopancreas of T. acutidens corresponded to that of mussels when examined on a yearly basis. In 2003, some crabs had a high toxicity of approximately 1000 MU, which compares to one-third of the human minimum lethal dose. Therefore T. acutidens should be monitored as a vector species of PSP toxin. The toxin profile of T. acutidens was also investigated. Because an increase in highly toxic species of PSP toxins with a decrease in low toxic species, such as N -sulfocarbamoyl-11-hydroxysulfate toxins, was not clearly observed between consecutive samples, toxin transformation in T. acutidens was considered to have a minimal impact on toxicity. PSP toxins were also detected in several specimens of C. japonica , but the highest toxicity was only 7.4 MU/g in the hepatopancreas. Because C. japonica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Japan, investigation of toxin accumulation in the crab should be continued, including its investigation in different areas of water from Onahama, where the causative dinoflagellates of PSP occur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