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虾夷马粪海胆溶菌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RT-PCR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溶菌酶(LYZ)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 虾夷马粪海胆LYZ基因全长为912 bp, 含有148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 编码159个氨基酸, 其中第1−20个氨基酸为信号肽, 蛋白计算分子量为17.69 kD, 等电点为7.75。氨基酸比对分析表明, 虾夷马粪海胆LYZ基因与紫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purpuratus)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iLYZ基因相似百分比分别为91.4%59.3%, 并且含有iLYZ基因的保守序列DVGSLSCGP (Y)Y(F)QIK, 所以推断本实验克隆的溶菌酶为i型。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β-actin为内标, 对其在虾夷马粪海胆各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 发现LYZ基因在围口膜中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齿间肌、管足、肠、体腔液、雄性性腺和雌性性腺。利用脂多糖(LPS)刺激虾夷马粪海胆, 取刺激后不同时间的海胆体腔液, 对该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虾夷马粪海胆的LYZ基因在LPS刺激后8 h时表达量最高, 12 h时开始逐步回落, 36 h时回落至对照组相近水平。本结果可为虾夷马粪海胆免疫学研究及抗病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试验用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幼鱼捕自汕头大学南澳临海试验站附近海域, 在海上网箱中暂养半个月后将其转入室内水族缸(容积200 L)中驯养2, 饵料为自制配合饲料。新鲜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从汕头市南澳县盐田采得, 用水清洗后晒干, 经小型粉碎机粉碎, 60目筛, 制成海藻干粉。选取体质量约23 g黄斑蓝子鱼进行试验。蛋白水平32%、脂肪水平8%的情况下, 配制6配合饲料, 其中3种饲料分别添加5%10%15%的浒苔干粉, 2种添加10%15% 浒苔的饲料中还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NSP), 对照组饲料不添加浒苔。养殖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5%浒苔组鱼的生长性能不受影响(P>0.05), 10%15%浒苔组鱼的生长性能显著降低(P<0.05); 然而, 在添加0.2% NSP酶的情况下, 10%和15%浒苔组鱼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饲料组鱼的成活率及全鱼的水分、蛋白、脂肪、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鱼相比, 浒苔饲料组鱼肝和肌肉中的过氧化氢酶及谷胱甘肽过氧物酶的活性增高, 丙二醛含量降低。结果表明, 黄斑蓝子鱼配合饲料中浒苔的添加比例可达5%; 在加入一定量NSP酶的情况下, 其添加比例可达10%15%。饲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浒苔可提高鱼体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浒苔作为黄斑蓝子鱼配合饲料原料加以利用的可行性, 为浒苔资源开辟一条有效的利用途径, 并为研发高效、低成本蓝子鱼配合饲料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钝齿短浆蟹(Thalamita crenata)淋巴液可以中和麻痹性贝毒(PSP)的毒性, 这个信息为PSP的降毒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但是淋巴液处理方法是否对其毒性中和效果有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小鼠腹腔注射法, 以淋巴液的PSP毒性中和效果为指标, 探讨抗凝剂、提取方法和冻存条件等淋巴液处理方法对其PSP毒性中和效果的影响, 为蟹淋巴液的制备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抗凝剂对淋巴液的PSP毒性中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EDTA抗凝剂对淋巴液的PSP毒性中和效果最好, 相对于对照组(小鼠致死时间在5 min左右), PSP-EDTA-淋巴液组的小鼠均存活低浓度EDTA (5 mmol/L)即可起到抗凝作用并保持淋巴液较好的PSP毒性中和效果, EDTA浓度过高反而对PSP毒性中和效果产生抑制作用。在低浓度EDTA条件下, 针头抽取淋巴液的PSP毒性中和效果明显优于组织破碎法。EDTA浓度为5 mmol/L, 针头抽取淋巴液组中, 67%的小鼠致死时间超过30 min。相比之下, 组织破碎提取的淋巴液组的小鼠致死时间均分布在8.1~24 min。另外, 蔗糖对淋巴液的冻存起到较好的抗冷冻保护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淋巴液处理方法对其麻痹性贝毒毒性中和效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南极大西洋扇区南极磷虾渔获率序列的振荡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释南极大西洋扇区的48区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资源的多尺度振荡模态特征及其与环境振荡之间的响应关系, 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1982-2011年间的南极磷虾月均渔获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其振荡表现出了0.5 a1 a1.5 a2.5 a7 a11 a等多个周期, 其中高频振荡对南极磷虾资源变动影响较大, 低频振荡影响较小; 3个亚区渔获率都为冬高夏低季节性振荡, 48.1~48.3亚区最高值依次出现在5月、 6月和9, 渔获率的最低值出现在1; 所有振荡周期中以1 a为最主要振荡周期(方差解释率为46.7%), 南极磷虾年补充规模对其渔获率最为重要; 2.5 a振荡和海冰面积3.0 a;振荡有关; 渔获率低频振荡周期与气候-海流系统振荡周期有关。海冰面积和渔获率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4, 位相差10个月)海冰面积异常振荡会在8~11个月之后对渔获率和渔获率异常产生的正相关影响。磷虾资源的振荡是环境振荡和磷虾生物周期综合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 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优良品系申福2的丝状体和叶状体分别进行了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 结果发现: 9#引物(序列为F: TCACAATGGGTGATATGGC; R: CCACAT TTAAGTCCGACTCTG) 申福2丝状体的DNA进行扩增, 出现了能区别于其他14个品系(6个优良品系, 3个杂交品系, 5个野生品系)的特异性条带。用该引物对室内培养的申福2叶状体的DNA进行扩增, 也均获得了与丝状体相同的特异性条带。此外, 用该引物分别对栽培在不同海区和不同时期采收的申福2叶状体进行验证, 结果均出现了与丝状体相同的特异性条带。该特异性条带的DNA测序结果证实, 9#引物产生的SSR标记反映了微卫星DNA重复序列的变化。通过SSR Hunter软件搜索到了设计引物时的核心序列, 所得产物大小在预期长度范围内, 是特异性扩增。通过BLAST比对得知, 该序列在核酸数据库中没有同源序列, 是一个新序列。通过DNAMAN软件分析得知, 申福2申福1之间序列差异较小, 与坛紫菜霞浦野生种差异较大。这证实该标记反映的是种内品系间的差异, 可以用于种内品系鉴定。上述结果表明, 9#引物扩增出的这一特异性条带可以认为是申福2丝状体和叶状体的特异性标记, 可用于该品系的种质鉴定。

  相似文献   

6.
牙鲆连续三代抗鳗弧菌病家系的筛选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培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病的品系或品种, 20092012年利用中国牙鲆抗病群体、从日本和韩国引进的牙鲆群体以及2007年和2009年从大量牙鲆家系中选留的优良家系为亲本, 通过巢式杂交、三元杂交及雌核发育等方法, 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建成牙鲆家系43个和65, 选取2009年的33个家系和2012年的43个家系进行鳗弧菌感染实验, 共筛选出13个抗病家系, 其中3个家系的存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另外10个家系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3个家系包含F3家系、雌核发育一代和二代家系各1, F2家系3, 在以上6个家系中,除了1F2家系, 其他家系的亲本均来自于抗病家系且鳗弧菌感染存活率的变异系数都低于10%。对连续三代抗病家系进行分析, 发现在上述13个抗病家系和2007年筛选出的3个抗病家系共16个抗病家系中有13个家系来自于中国牙鲆抗病群体相关, 结果表明, 部分F1F2F3和雌核发育家系较好地遗传了其亲本的抗病性能, 抗病性能稳定, 为培育抗鳗弧菌病的牙鲆品系或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三角帆蚌内脏团不同部位插核育珠对珍珠囊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omingii)内脏团不同部位进行插核, 研究各组珍珠囊形成、结构以及珍珠质沉积的差异, 从而确定出有利于珍珠形成的插核核位。实验选取内脏团5个部位(I: 斧足内脏团前端; II: 斧足内脏团中部; III: 近生殖腺部; IV: 近胃部; V: 近肾部)进行插核, 并分别在插核后第205090150 (thd)采集内脏团插核部位进行组织固定, 利用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不同插核部位珍珠囊结构及珍珠质沉积情况。结果表明: (1) 插核施术后20 d, II组插核位点最早形成单层低柱状上皮细胞, 为次生珍珠囊; (2) 插核施术后50 d, IIIIII组均形成了珍珠囊上皮细胞, IVV组插核位点未出现类似的柱状细胞。其中IIIII组珍珠囊上皮细胞前端含有大量体积较大的颗粒物; (3) 插核施术后90 d, IIII组珍珠囊细胞间出现大量细胞间隙, III组珍珠囊表皮细胞具有多核现象的细胞数量增多, IIIII组上皮细胞中颗粒物数量增多, IVV组插核位点形成了复层扁平上皮细胞; (4) 插核施术后150 d, IIII组珍珠囊内表皮细胞间隙变少。II组珍珠囊上皮细胞游离端存在大量的微绒毛, 其与III组相似, 珍珠囊上皮细胞细胞核明显增多, 颗粒物减少。该时期, IV组在插核位点上形成了不连续的低柱细胞、V组插核位点仍未出现珍珠囊细胞。(5) 三角帆蚌在插核术后养殖150 d, IIIIII组珠核表面出现明显的珍珠质沉积, IIIII组珍珠质沉积均匀, I组不均匀, 并且II组沉积的珍珠层厚度(0.85 mm±0.06 mm)显著大于IIII(P<0.05; 0.62 mm±0.07 mm, 0.56 mm±0.03 mm), IVV组珠核表面没有珍珠质沉积。研究结果表明, 三角帆蚌内脏团不同插核部位珍珠囊上皮细胞的形成存在明显差异, 斧足内脏团前端、斧足内脏团中部以及近生殖腺部插核能形成完整的珍珠囊结构并沉积珍珠质, 其中斧足内脏团中部插核更有利于珍珠的生长。本研究旨为淡水珍珠贝的内脏团育珠研究工作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眼鳜与翘嘴鳜正反交及其正交子代自交的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眼鳜(Siniperca kneri)(♀)×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正交F1(DQ)、翘嘴鳜(♀)×大眼鳜(♂)反交F1(QD)、大眼鳜(♀)×翘嘴鳜(♂)正交F1的自交F2(F2)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 详细记录了受精卵、分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胚体形成期、破膜期6个胚胎发育时期的卵径、孵化破膜时间、初孵仔鱼大小以及胚胎发育特征。大眼鳜受精卵卵径为(1.231±0.057) mm, 翘嘴鳜卵径为(1.197±0.052) mm, 显著大于正交F1雌鱼的卵径(1.723±0.0519) mm(P<0.05)DQ受精卵在水温25.5~27.7经过37 h孵化破膜, QD受精卵在水温27.5~28.7经过30 h孵化破膜, F2受精卵在21.6~24.1经过40 h 57 min孵化破膜。DQQDF2初孵仔鱼大小分别为(4.1±0.4) mm(4.0±0.2) mm(3.5±0.2) mm。鳜属鱼类中翘嘴鳜与大眼鳜胚胎发育各时期特征基本一致, 3种杂交鳜胚胎发育特征与其父母本也基本一致。经过比较发现, 其色素的形成与运动有鳜属的特异性: 在胚孔封闭后, 黑色素开始形成并逐渐扩散覆盖整个卵黄囊, 中期黑色素呈现星芒状, 并在油球处有集中现象, 后期色素则逐渐出现在眼和头部。水温21.6~28.73种杂交鳜的胚胎发育时间都偏向与翘嘴鳜的胚胎发育时间一致, 在水温23~26.5DQF2与大眼鳜的胚胎发育时间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9.
象山港黄姑鱼的食物组成与摄食习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1110月至20129月在象山港水域采集的365尾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样本, 结合其生物环境的同步调查数据, 采用胃含物中饵料生物质量百分比(W%)、个数百分比(N%)和出现频率(F%)分析其饵料生物组成, 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和百分比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衡量各饵料生物的重要性; 采用空胃率和胃饱满指数分析黄姑鱼的摄食强度; 采用选择性指数Va检验黄姑鱼对某种饵料生物是否具有选择性。研究表明, 黄姑鱼的饵料生物共34, 主要摄食虾类, 其中巨指长臂虾(Palaemon macrodactylu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刺螯鼓虾(Alpheus hoplocheles)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等是黄姑鱼主要的摄食对象。黄姑鱼的摄食强度受季节和体长变化影响, 冬季的摄食强度最低; 体长大于190 mm个体的摄食强度较低。此外, 性腺发育对摄食强度也存在一定影响。春、秋和冬季黄姑鱼主要以摄食巨指长臂虾、葛氏长臂虾、口虾蛄和日本鼓虾等为食; 夏季以巨指长臂虾、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和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等为食。体长80 ~ 220 mm的黄姑鱼主要以小型虾类为食, 而体长大于220 mm的黄姑鱼主要摄食鱼类、口虾蛄等较大个体的饵料生物。选择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 巨指长臂虾(选择性指数为0.145, χ2=4.192, P<0.05)、刺螯鼓虾(选择性指数为0.141, χ2=3.957, P<0.05)是其偏好食物,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选择性指数为–0.174, χ2=6.030, P<0.05)则属不易获得食物。结论认为, 黄姑鱼在象山港水域有着广泛的食物来源, 摄食种类多样, 不同季节和体长组的食物组成和摄食强度有所变化, 具有独特的食物选择性和摄食习性。建议在今后的黄姑鱼增殖养护工作中, 实时监测象山港水域黄姑鱼的种群变化动态, 结合港内黄姑鱼饵料生物的分布状况, 确定黄姑鱼合理的增殖放流规模和放流地点, 以争取最优的生态功效。

  相似文献   

10.
日本沼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方法获得了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Prx)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878 bp, 包括72 bp5′末端非翻译区, 59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 212 bp3′末端非翻译区, 开放阅读框编码198个氨基酸。氨基酸相似度比对显示, 所分离的青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包括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的区域FYPLDFTFVCPTEI”GEVCPA”。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青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与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过氧化物还原酶聚在一起, 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 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在青虾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表达量由低到高依次为肠道、心脏、卵巢、肌肉、鳃、肝胰腺。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青虾在低氧胁迫和复氧条件下肝胰腺中的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mRNA的时空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青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在低氧胁迫12~24 h 和复氧6 h出现了3次明显上调, 由此推测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参与低氧应激分子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青虾低氧应激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酵母硒和茶多酚都是优质的天然抗氧化剂。酵母硒作为有机硒源,兼有抗氧化和免疫增强的双重功效。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菌消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为探讨酵母硒和茶多酚及其配伍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组织硒沉积量,肝中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设计,在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酵母硒(按硒计)3个水平(分别为0,0.25 mg/kg,0.50 mg/kg),茶多酚3个水平(分别为0,50 mg/kg,100 mg/kg),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到9组日粮。选用体重为(1.75±0.01)g团头鲂1 350尾,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和茶多酚均能显著提高团头鲂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当日粮中硒缺乏时,两者互作效应显著(P0.05);而当硒适量或过量时,两者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2)日粮中单独添加酵母硒能显著提高团头鲂肌肉和肝中硒含量(P0.01),而茶多酚对组织硒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两者对硒在肝中沉积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3)酵母硒和茶多酚均能够通过诱导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来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性能,不同的是酵母硒主要上调Ma GPx1和Ma Cu/Zn-SOD基因m RNA表达,茶多酚主要上调Ma CAT基因。4)酵母硒和茶多酚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两者配伍上调了Ma GPx1基因m RNA表达量(P0.05),对Ma Cu/Zn-SOD和Ma CAT基因表达有促进作用,结果两者配伍显著提高了肝总抗氧化能力(T-AOC)而显著降低肝丙二醛(MDA)含量(P0.05)。综合分析,建议当基础日粮中添加0.50 mg/kg酵母硒和50 mg/kg茶多酚时,即在提高生长指标的同时较好的提高各抗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肝中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2010年5-9月期间,对上海市奉贤区两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场22个养殖池塘水体叶绿素a(Chl.a)、水温(T)、pH、溶解氧(DO)、透明度、溶解性总固体(TDS)、化学需氧量(CODMn)、氮磷营养元素等15项水质因子进行测定。取107组测定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利用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模拟水质因子与凡纳滨对虾养殖塘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根据主成分分析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获得4个累计贡献率达到77.56%的潜变量,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潜变量F1对于叶绿素具有最大的相关性,建立了描述水质因子潜变量与Chl.a含量间相关性的模型:C Chl.a=0.140+0.121·F1。研究表明,在各水质因子中,总磷(TP)与化学需氧量与Chl.a有极大的正相关:CChl.a=-0.052+0.005CODMn+0.188TP;且磷为塘内初级生产力的限制性因子。因此,有机物和磷含量是控制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3.
南极磷虾脂肪酸组成及多不饱和脂肪酸质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10%浓硫酸-甲醇溶液为甲酯化试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南极磷虾(Euphausua superba)的脂肪酸组成.根据GC/MS标准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有机质谱学规律,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裂解规律和质谱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建立了特征离子确定其碳数和双键数,α离子和ω)离子分别确定脂肪链羰基端和甲基端双键位置的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从南极磷虾中鉴定出27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13种,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0.64%,高于一般海洋鱼虾类,表明南极磷虾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脂质开发潜力.本研究旨在为南极磷虾营养评价和南极磷虾油等产品的研制开发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鉴定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施氏鲟的性腺分化及养殖水温对其性腺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养殖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起源、迁移和原始生殖腺的形成及分化。结果表明,施氏鲟PGC最早出现于1.5 dph(days post-hatching)的仔鱼中肾管(又称吴尔夫氏管)原基一侧的中胚层中。3~7 dph,PGCs数目增多,并聚集成细胞索,17~31 dph,PGCs沿肠系膜向肾管区下方迁移,并与生殖嵴细胞一起形成原始性腺;40~60 dph时成群的小细胞团由肾区向原始性腺迁移,原始性腺上皮细胞柱状;90~120 dph,原始性腺中出现生殖上皮和性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增多。180 dph以后,施氏鲟幼鱼性腺在组织学水平上出现光滑型(精巢)和褶皱型(卵巢)2种性腺组织结构,标志施氏鲟幼鱼性腺在解剖学水平上已经分化。本实验结果表明,孵化后31~180 d为其性腺分化的关键期。将孵化后56 d的仔鱼分别在不同的水温(27℃±0.5℃、24℃±0.5℃、21℃±0.5℃、18℃±0.5℃和15℃±0.5℃)中培育至210 d,组织学观察其性腺的发育和分化,结果发现,温度可影响施氏鲟幼鱼性腺分化的时间,但不影响其性腺分化的方向。高温(24℃和27℃)可使施氏鲟幼鱼提前性腺分化,其中27℃组较对照组(21℃)提前50 d,24℃组提前30 d;低温(15℃组)则延长幼鱼性腺分化的时间。施氏鲟幼鱼的性别分化不属于温度依赖型。  相似文献   

15.
应用SSU rDNA和线粒体cox 1序列研究甲藻(Dinoflagellate)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关系。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取4株甲藻SSU rDNA及其线粒体cox 1部分片段,结合GenBank中24株甲藻的相关序列,以Plasmodium falciparum为外群,构建ML树和NJ树,并采用自展支持度评估进化树分支结构,通过计算后验概率评估进化树整体结构,应用1sKH、SH、ELW和2sKH等方法评估两株ML树间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在由上述两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上,底栖原甲藻均未与浮游原甲藻聚类,且前沟藻具有独特演化地位。表明联合选择SSU rDNA和线粒体cox 1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甲藻的演化规律。这为从基因层面深入探索甲藻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关系初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于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胚后发育阶段矢耳石的形态发育,采用椭圆傅立叶分析法,基于矢耳石形态,比较了以孵化后日龄、耳石形态、发育期以及不同体长组为基础的判别方式上,对这3种家鱼苗的种类判别成功率。结果表明,总判别成功率均表现出了逐渐增加的趋势。孵化后4 d时,总判别率为79.79%;10 d时,总判别率始达90%以上,18 d时,总判别成功率稳定在100%。在尾椎上翘期以前的各发育期,总判别率均低于90%,而鳔二室期之后,总判别成功率达95%以上。据矢耳石形态,圆形和近圆形阶段总判别成功率较低,分别为61%和81%,在长椭圆形阶段后,总判别成功率达90%以上。而以体长为基础的判别成功率,初始总判别成功率便在90%以上。因此,若以判别率的高低为标准,则以不同体长组来鉴别鱼苗种类为最佳,而据耳石形态和发育期来鉴别鱼苗种类,则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沿海日本蟳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以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分别采自中国大连(DL)、莱州湾(LZ)、海州湾(HZ)和象山湾(XS)海区的4个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地理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蟳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雌、雄间的差异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小,象山群体(XS)与莱州湾群体(LZ)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前5个主成分差异贡献主要集中在大螯相关指标和甲长,累积贡献率为74.021%,群体间的差异受大螯和甲长的相关参数影响最大,而雄蟹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3.212%,群体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侧齿和第一步足方面,主成分散点图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综合判别率为84%,其中以大连群体(DL)最低(64%),象山湾群体(XS)最高(100%);4个群体雄蟹的综合判别率为70%,其中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的判别率最低(56%),象山湾群体(XS)的最高(10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日本蟳群体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这些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本研究旨在为日本蟳不同地理种群的识别、亲缘关系的比较、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大豆油为脂肪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5%、40%、45%和脂肪水平分别为7%、9%、11%的二因子三水平的实验饲料,并以鲜杂鱼饲料为对照,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体质量36.5~42.9 g)进行为期20周的养殖实验,研究三疣梭子蟹对蛋白质、脂肪的需要量,以及对卵巢色素沉积的影响.养殖实验采用海区串笼吊养方式,每个吊笼放养1只雌蟹.实验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18个蟹,3个重复.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脂肪水平饲料对三疣梭子蟹增重率(269.2%~404.90%)、饲料系数(2.01~2.55)、蛋白质效率(1.02%~1.29%)和肥满度(16.26%~23.97%)均有显著影响(P<0.05);增加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可显著提高三疣梭子蟹生长,降低饲料系数(P<0.05).对照饲料组的三疣梭子蟹获得了最高的增重率(461.69%),但饲料系数也是最高(6.35),而且肥满度(21.15%)低于P40Lll组(蛋白质40%、脂肪11%组).三疣梭子蟹水分、肌肉蛋白、脂肪、灰份和卵巢灰份不受饲料蛋白质、脂肪水平变化的影响(P>0.05),但卵巢蛋白质、脂肪影响显著(P<0.05),而且高蛋白饲料组的卵巢脂肪含量总是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在同一饲料蛋白质水平下,9%脂肪饲料组的三疣梭子蟹卵巢类胡萝卜素总量、虾青素含量和成色比色值都显著高于其他各饲料组(P<0.05).与对照饲料组比较,实验饲料组的三疣梭子蟹卵巢类胡萝卜素总量和虾青素含量呈显著优势.综合考虑生长、饲料系数和色素沉积,三疣梭子蟹饲料的适宜蛋白质水平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0%~45%和9%.本研究旨在为制定三疣梭子蟹饲料配方和改善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捕捞压力和气候因素对黄渤海带鱼渔获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渔获量的变化不仅受捕捞作用的影响,还与气候变动有关。本研究采用1956 2006年黄渤海带鱼渔获量数据,分析带鱼渔获量变动对捕捞压力和气候因素的响应。带鱼渔获量可分解成变化趋势和年间变动。变化趋势主要由捕捞压力的增加而引起,Fox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带鱼渔获量与捕捞努力量的回归关系显著(P<0.01)。移除渔获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后,渔获量变动与黄海冬季季风、东海夏季季风、黄河流域和黄渤海沿岸降水呈显著的正偏相关(P<0.02),与黄海海表温度、黄海夏季季风、渤海夏季及冬季季风呈显著的负偏相关(P<0.05)。这种相关关系表明,气候因素影响到黄渤海带鱼渔获量的年间变动。陆地降水和径流给黄渤海海域输入了丰富的营养盐;而季风则控制着营养盐的流动及分布,从而影响海域的初级生产力;水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摄食、产卵及洄游等,影响鱼类种群的变化。黄渤海带鱼渔获量可以用捕捞努力量和气候因素加以拟合(P<0.01),说明气候因素对黄渤海带鱼渔获量有显著的影响。另外,作者认为在全球增暖的背景下,未来黄渤海带鱼渔获量可能会减少,且渔获量的年间波动幅度可能增大。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条件下,人工诱导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产卵并在显微镜下对其胚胎和浮游期幼虫的形态进行连续观察和拍照,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温度对其浮游期幼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偏顶蛤亲贝人工催产时,以流水刺激4 h,阴干12 h为宜。偏顶蛤卵呈圆形或卵圆形,沉性卵,卵径为(82.6±3.2)μm,精子鞭毛型,全长约50μm。在水温19~21℃下,偏顶蛤受精卵发育至D形幼虫(壳长104.0μm±4.3μm)、匍匐幼虫(壳长255.8μm±15.0μm)和早期稚贝(壳长329.1μm±5.8μm)分别历时20.5 h、20 d和36 d。水温是影响偏顶蛤幼虫生长和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幼虫适宜水温为15~20℃,15℃组幼虫畸形率显著低于20℃组,生长率20℃组最高达5.4μm/d;水温25℃和30℃下,幼虫畸形率均显著高于15℃组和20℃组,并分别在第6天和第4天全部死亡。相对于高温而言,偏顶蛤幼虫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更强。本文旨在为偏顶蛤繁殖生物学和苗种繁育技术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