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7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林业   56篇
农学   564篇
基础科学   187篇
  184篇
综合类   2054篇
农作物   196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901篇
园艺   396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718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胚状体再生植株,可以获得遗传稳定性好且数量多的再生植株,这对于建立高频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以苹果新品种"鲁加5号"为试材,采用叶片再生方法,研究了其胚状体再生体系,为建立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MS+6-BA1.0mg·L~(-1)+NAA 0.20mg·L~(-1)为"鲁加5号"最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叶片的最佳放置方式为近轴面接触培养基。胚胎发育阶段最佳暗培养时间为10d。最佳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mg·L~(-1)+NAA 5.0mg·L~(-1)+TDZ 0.5mg·L~(-1)。胚胎发育阶段,通过胚状体不同时期形态学组织学观察,显示胚状体发育时期经历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子叶胚和成熟胚阶段。  相似文献   
42.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花生收获机械技术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对滞后。为此,通过对当前花生收获机械挖掘输送技术、去土技术及摘果技术、清选分离技术等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制约其技术推广的主要问题。结合其推广现状,提出借鉴发达国家农机推广成功经验,加强政策调研和产业调研的全新模式。通过强化优势、弥补弱项,以及搭建创新产业平台建设与平台高效率利用,探索"互联网+农机"的全新机制适合花生收获机械推广应用的发展对策,为整个农机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提供现实依据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3.
卵巢性生殖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卵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发生或染色体分离异常。为了更好地进行这些生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充分地了解个体发育的生物学过程中及关键时间点。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早期发生和减数分裂启动的生理过程,介绍生殖细胞的出现、迁移、性别分化和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深入了解卵母细胞发生过程将为利用体外发育来源的卵母细胞治疗卵巢性生殖疾病,克服女性不孕、卵巢早衰等重大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4.
以山东、宁夏、四川、湖北、辽宁、江苏、山西等省份的14所高校的大学二年级以上的7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大学生普遍对创业持赞同态度、自主创业兴趣还不够浓厚、创业动机认识深刻、对学校创业教育满意度不高的结论。立足调查结论,从政策宣传、师资队伍、资金投入、培养条件和创业竞赛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5.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台田间渗水池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渗水池塘的水质因子变动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池塘间水质因子差异较大,但均表现出水体盐度较高、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较低、K+离子含量相对较低、Ca2+离子和Na+离子含量相对较高及K+/Na+显著低于正常海水等特点。结果说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台田间渗水池塘的水质条件不适合直接进行水产养殖,应对水质调整后才可做养殖之用。  相似文献   
46.
采用磷酸改性木屑后用于含铬废水吸附处理,探讨废水pH值、处理时间、木屑投加量、处理温度4个因素对铬去除率的影响;并拟合25℃改性木屑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的动力学、等温线方程,估算热力学数据。结果表明:木屑对含铬废水有较强去除力,改性木屑去除力加强;改性木屑处理20ml浓度为50mg/L含铬废水的适宜条件为pH值=1~4,处理时间90min,木屑投加量1g,处理温度20~30℃;改性木屑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的动力学特性符合颗粒内扩散方程和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吸附等温线方程符合Langmuir吸附;25℃吸附过程ΔH=-20.489kJ/mol,ΔS=-78.426J/(mol.K),ΔG=2.89kJ/mol。  相似文献   
47.
实验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及退化期崂山奶山羊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亚硫酸盐测序法分析相应时期的甲基化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在青春期的崂山奶山羊乳腺中高度表达,妊娠早期表达量进一步上升,妊娠中期达到最高值,妊娠晚期表达量急剧下降,在此后的泌乳期及退化期表达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而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青春期、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泌乳早期、泌乳晚期及退化期ERα基因的甲基化比率分别为5.0%、3.8%、3.8%、0%、9.4%、10.6%、10.6%。结果显示,DNA甲基化与ERα基因的表达呈现滞后性的强负相关关系(P<0.01,γ=-0.982)。可见,崂山奶山羊乳腺组织中ERα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48.
为探讨鲁农2号配套系生长肥育猪适宜的能量和粗蛋白质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保持消化能/粗蛋白质比不变的基础上,设为高能量粗蛋白质、中能量粗蛋白质和低能量粗蛋白质3个处理组。选取健康、初始体重(49.58±1.49)kg的鲁农2号配套系生长肥育猪108头(公母各半)随机分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圈)9头猪。试验分为50~80 kg和80~100 kg两个阶段。结果表明,试验全期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对猪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但50~80 kg低营养水平组日增重和粗蛋白质日摄入量显著低于高、中营养水平组。养分表观消化率,50~80 kg以低营养水平组最高,与中营养水平组相比,其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6.97%、8.53%、10.48%和6.45%,差异显著。饲粮营养水平对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80~100 kg不同营养水平组养分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其中,高营养水平组养分表观消化率最高,其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中、低营养组提高5.49%和7.17%(P〈0.05);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4.48%和6.07%(P〈0.05);钙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2.76%和27.93%(P〈0.05);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8.77%(P〈0.05)和17.44%;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比中营养水平组提高8.56%(P〈0.05)。综合考虑,在50~80 kg阶段,鲁农2号配套系生长猪适宜的消化能为12.98 MJ/kg、粗蛋白质为14.56%;80~100 kg阶段,鲁农2号配套系肥育猪适宜的消化能为12.98 MJ/kg、粗蛋白质为12.40%。  相似文献   
49.
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是豆科黄芪属多年生有毒植物,可引起牛、羊、马、骆驼等家畜中毒,给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但是经过研究变异芪的主要有毒物质是吲哚兹定生物碱一苦马豆素,是一种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的物质,已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为了研究变异黄芪的人工种植技术,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增加牧民经济收入,开展了此项试验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旨在构建可高效表达pGH基因和IGF-Ⅰ基因的双基因共表达载体,制备转双基因(pGH+IGF-Ⅰ)猪,以期探索pGH基因和IGF-Ⅰ基因对猪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节粮型高瘦肉率新品种猪的培育奠定理论基础。从长白猪耳样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RT-PCR获得pGH基因不含终止密码子的编码序列和IGF-Ⅰ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经酶切连接克隆至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pc DNA3.1(+)-pGH-IGF-Ⅰ双基因共表达载体。将其转染PK15细胞,Q-PCR检测2个目的基因在PK15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将构建的双基因共表达载体用纳米材料包裹后转染长白猪精子,采用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双基因猪。PCR及测序鉴定转双基因阳性个体,Q-PCR检测2个目的基因在转双基因猪体内的表达情况。PCR及测序鉴定追踪检测转双基因猪体内pGH基因和IGF-Ⅰ基因的稳定情况。RT-PCR及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长白猪的pGH基因和IGF-Ⅰ基因的编码序列。酶切和测序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双基因真核共表达载体,转染PK15细胞后,Q-PCR检测表明,pGH基因和IGF-Ⅰ基因均在mRNA水平成功表达。母猪妊娠获得13头仔猪,经PCR及测序检测,其中4头仔猪为转双基因阳性,转双基因阳性率为30.76%。Q-PCR检测外源pGH基因与IGF-Ⅰ基因在转双基因猪体内成功表达。1~7月龄均可检测到外源pGH基因与IGF-Ⅰ基因,证明2个外源基因在转双基因猪体内稳定存在,并未随着生长而丢失。在转双基因公猪的精液中均能检测到2个外源基因,证明外源基因存在稳定传代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