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9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是蛋白磷酸酶2C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C,PP2C)家族中的一员,可以靶向调控机体内多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如p53、MAPK和Chk1/Chk2等,在动物细胞周期、增殖、分化、凋亡、衰老、自噬及DNA损伤修复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Wip1基因缺失会使小鼠生殖激素水平失衡,且该基因通过ATM、Wnt、凋亡和炎症等信号通路影响精子生成过程,导致雄性动物繁殖力下降。此外,Wip1基因还可通过动态平衡调节DNA损伤反应和去磷酸化作用来影响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从而调控雌性动物的生殖。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其与炎症反应和肿瘤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Wip1基因缺失会使病原体敏感性增强,影响T细胞、B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迁移及凋亡,进而导致炎症反应。作为原癌基因,Wip1基因通过调控各种信号分子影响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进程及细胞凋亡等,参与肿瘤发生。因此,Wip1基因在动物繁殖调控和免疫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Wip1基因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其调控动物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主要综述了Wip1基因对动物繁殖及免疫的调节作用,以期为家畜育种、疾病防治及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2.
江西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江西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状况,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从产业发展基本特征、生产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稻渔综合种养以稻虾(占比70.77%)、稻鱼(占比15.16%)、稻蛙(占比6.59%)、稻鳖(占比4.79%)为主要模式,94.26%的稻渔综合种养土地规模在1~50 hm2之间,81.44%的稻渔综合种养以农场或合作社为经营主体。与传统稻作相比,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综合收益平均增加5.30万元/hm2,化肥投入平均减少50.93%。15.27%的稻渔综合种养田为低产和冷浸田,有效提高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社会效益显著。根据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存在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中农户的建议,提出了应在政策、技术和品牌推广方面给予支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83.
森林采伐对林地表层土壤主要特征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小飞  陈伏生  葛刚 《土壤通报》2007,38(6):1213-1218
森林采伐是森林经营过程中的一类常见作业,而森林重要生态过程都离不开林地表层(土壤及覆盖物),为此,理解和把握森林采伐对林地表层的影响对于合理经营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单回顾了采伐对森林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基础上;介绍了森林采伐对林地表层温度、湿度、土壤结构、pH值、养分(C、N、P、S)等理化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生物对森林采伐的反馈过程;阐述了森林采伐对林地水文、C、N转化等生态过程的作用。最后,从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三个方面提出森林采伐影响林地表层研究的发展趋势,指出森林采伐的边缘效应和空间异质性;森林采伐后土壤生物的响应;森林采伐后的水、C、N转化和循环等生态过程及其耦合作用是目前及今后研究的三大热点。  相似文献   
84.
HACCP体系在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西峡江和赣州进行了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体系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人工繁殖中的应用研究.应用HACCP的基本原理,对整个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立了亲鱼培育池的选择、亲鱼种质选择、亲鱼产卵池的选择、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水质监测、饲料供应、日常管理等8个关键控制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限值、监控措施以及超过关键限值时的纠正措施,使各关键控制点处于人为控制之下.实现了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按无公害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85.
FIACCP(Hazard Ari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是指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其原理是通过对食品加工过程的关键环节实施有效的监控,从而将食,食品安全卫生危害消除或降低至安全的水平。它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的显著危害加以识别、评估和控制,保证食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免受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危害,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峡江水利枢纽鱼道过鱼效果,采用张网法和截堵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1月、2020年4月、2020年8月对峡江水利枢纽鱼道的过鱼效果开展季度调查.鱼道内共采集鱼类4605尾,计42种,隶属于4目、9科、34属,以中小型鱼类为主,体长范围为2.3~48.5 cm,优势种为宽鳍鱲(Zacco platypus...  相似文献   
87.
江西三清山华东黄杉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江西三清山5个华东黄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居群遗传结构.用10个引物对5个居群共45个样品进行扩增,共得到76条清晰的扩增带,其中68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百分率(PP8)为89.4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2 7,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432 2.在居群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在56.58%~85.5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91 3~0.282 7,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290 5~0.432 2.物种和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都较高,居群间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Gst=0.209 0,Φst=14.05%).由UPGMA聚类分析可知,1(SGTH)和2(LQJ)两个居群优先聚类,4(LM)和5(YJF)聚为一支,居群的亲缘关系与地理距离及海拔高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8.
城乡梯度森林土壤有效氮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热带地区土壤中有效氮主要以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形式存在,是限制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以位于南昌市城乡生态界面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城区、郊区、乡村3个不同梯度土壤有效氮月份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01),土壤有效氮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城乡梯度对土壤有效氮、硝态氮占矿质氮的比例(相对硝化速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01),其中土壤铵态氮的年平均含量为城区>郊区=乡村,而硝态氮、矿质氮和相对硝化速率均为城区>郊区>乡村.可见,城市化过程不仅影响森林土壤有效氮的总量,还影响其形态组成;硝态氮是城区和郊区森林土壤中有效氮的主要形式,而铵态氮足乡村森林土壤中有效氮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城市森林管理中应加强土壤硝态氮的养分管理.  相似文献   
89.
为解释育种实践中常出现的相同类型不育系与不同恢复系杂交组合F1代育性恢复有明显差异的现象,笔者通过对同核异质的5个配子体不育系W15A、W20A、W34A、W46A和YA线粒体DNA进行RAPD扩增聚类,不育基因orf(H)79基因及基因间区序列测序,测配F1分析其恢保关系,展示同型细胞质的差异与恢保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RAPD扩增聚类,这5个配子体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线粒体基因组可聚分为3类,而W34A与其他4个不育系的细胞质亲源关系较远。不育基因及基因间区序列均存在多个差异位点,5个水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细胞质在大部分水稻材料的测恢中,恢保关系一致,而一部分材料的恢保关系差异较大。该研究为新型配子体不育系的选育、组合配制和同核多胞质混合杂交水稻亲本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刺鲃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刺鲃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鲃的可数性状比较稳定。体长与体重的回归关系式为W=0.0279L^2.919。肠长为体长的2.3倍,食性为偏肉食的杂食性,主要摄食螺、虾、水生昆虫及其幼虫。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龄,绝对怀卵量为35928-46589粒/尾,分批产卵类型,卵为弱粘性卵,产卵期为5-6月份。雄鱼的性成熟年龄为2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