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大五星"枇杷果为试材,分别采用20%柠檬汁+1%食盐溶液浸泡、蒸汽加热和85℃水浴加热处理枇杷果肉,测定在室内自然光条件下放置过程中样品的水分、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色值、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维生素C含量及对ABTS自由基(ABTS+·)的清除率,研究不同护色工艺对枇杷果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蒸汽和水浴处理的最佳护色时间分别为10min、40s、20s。在放置过程中,浸泡护色的枇杷果肉水分和维生素C含量、PPO活性均处于最高水平,而总色差值低于其它2种护色方式处理的枇杷果肉。0h时浸泡护色的枇杷果肉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以及对ABTS+·的清除率均处于最大值。放置6h时,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3种护色方式的护色效果以护色剂浸泡最优。  相似文献   
2.
果树的园林观赏性灰色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花椒干制方法是集中晾晒或在阴凉干燥处阴干,所需时间比较长,一般需6~10天,且在此期间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就容易出现霉变等问题造成损失、现在多采用人工烘烤方法,可用土烘房或烘干机进行干制人工烘烤的花椒色泽好、能够很好的保存花椒的各种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4.
魔芋精粉的加工方法有干法、湿法和干湿结合法三种,这里主要介绍目前我国魔芋产区普遍采用的干法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板栗是陕南秦巴山区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本文针对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在多年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主要从接穗采集处理、林地清理与砧木准备、嫁接时期与方法,特别是嫁接后影响成活率的主要病害虫害防治以及除萌蘖、防风折措施等方面总结提出适于陕南地区板栗良种嫁接改造的综合技术。采用该项综合技术,可使板栗嫁接改造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6.
我国板栗贮藏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板栗原产我国,且栽培历史悠久,春秋时的《诗经》及以后的《战国策》、《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板栗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是有名的“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分布在北起辽宁、南至海南的十几个省市。据统计[1],至1994年我国栽培面积已达50.5万hm2,...  相似文献   
7.
提高仁用杏座果率的几项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仁用杏是近几年培植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结果早、寿命长、综合利用潜力大等特点而深受广大高寒丘陵区、干旱山区群众所喜爱。但是由于杏树本身不利性状及外界条件的限制,如:杏花的雌蕊败育现象、开花早易受春季寒潮袭击或遭晚霜危害、早春低温、旱风影响昆虫传粉、授粉树配置不合理、管理粗放、病虫危害等均可造成座果率低下,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设法减轻或消除以上不利因素的困扰是获得仁用杏优质丰产的关键所在。且选好主栽品种,合理配置授粉村优良品种的确定,是提高座果率,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基础。各地在建…  相似文献   
8.
火棘饮料综合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碳酸型火棘饮料和果汁型火棘饮料的加工技术,给出了加工工艺及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水分条件对陕西安康地区枇杷幼果期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对幼果期枇杷生理代谢的影响,以冬春季干旱的陕西安康地区(枇杷自然分布的北缘地区)14年生‘长崎早生’枇杷为材料,从2013年8月底(现蕾期)开始,分别每株树灌水0、10、20、30、40 kg,每月1次,共灌水5次,于2014年1月底采集叶片和幼果进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幼果期枇杷叶片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PAL活性在叶片和幼果中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差异不明显。试验表明,当灌水量30 kg时,可使土壤水分保持在22.2%左右,有利于幼果期枇杷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酶解条件对红枣汁主要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延川团枣为材料,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案,对温度、 提取时间和酶用量等提取红枣汁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红枣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的因素大小顺序为温度、提取时间、酶用量。温度的影响达到显著,而提取时间和酶用量未达到显著。在温度40℃、提取时间4 h和酶用量2400 mg/L时,红枣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9%、维生素C含量0.32 mg/(100 mL)、总糖含量9.37%,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