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林业   71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97篇
  203篇
综合类   758篇
农作物   168篇
水产渔业   102篇
畜牧兽医   290篇
园艺   128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性状及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均匀灌溉、固定隔沟灌溉、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溉方式,分别在大豆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进行灌溉,每次单沟灌水量分为60、45和30 mm 3个水平,以不灌溉为对照,研究了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可极显著提高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大豆产量,交替隔沟灌45 mm的R4期光合速率、产量与交替隔沟灌60 mm差异不显著,而且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从节水增产增效角度分析,交替隔沟灌溉45 mm的灌溉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究死亡受体Fas在镉致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对线粒体通路的调控机制,用10 μmol·L-1镉处理Fas基因沉默的PC12细胞株12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H3相互作用域死亡激动剂(BID)、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的活化情况,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凋亡诱导因子(AIF)、核酸内切酶G(Endo G)的表达情况,以及细胞色素C(Cyt C)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IF核转位。结果显示,镉极显著上调tBID/BID比值和Bax/Bcl-2比值,诱导Cyt 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激活caspase-9、caspase-3和PARP,增加AIF和Endo G蛋白表达水平(P<0.01),并诱导AIF核转位;沉默Fas极显著抑制镉引起的tBID/BID比值和Bax/Bcl-2比值升高,Cyt 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caspase-3、PARP蛋白活化和AIF、Endo G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显著抑制镉激活的caspase-9(P<0.05),并抑制AIF核转位。综上表明,Fas通过调控线粒体通路参与镉致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旨在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菌株,并对其脱毒活性组分的脱毒效果进行研究,本研究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对目标细菌进行初筛,以对AFB1的降解率为指标进行复筛,并从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测定该菌株不同发酵组分对AFB1的降解率,来定位其脱毒活性组分,同时采用CCK-8法测定活性组分降解AFB1后对LMH细胞毒性,并研究了热处理、紫外线照射、强酸、强碱及蛋白酶K处理对活性组分脱毒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样品中初筛分离到24株能够在初筛培养基生长良好的菌株,经复筛从中筛选到一株能高效降解AFB1的菌株Y1-B1,其AFB1降解率达到73.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菌株Y1-B1培养物的不同组分进行的脱毒活性研究表明,不同组分对AFB1的降解率不同,上清液的脱毒能力最强,细菌细胞裂解物的脱毒能力下降明显,菌体悬液和菌体裂解物上清的脱毒能力最差,由此确定解淀粉芽胞杆菌Y1-B1的脱毒能力主要来源于上清液中的某种活性物质;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与AFB1对LMH细胞的毒性作用相比,AFB1被上清液降解后其产物的毒性显著降低。该脱毒活性组分对不同理化因素处理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对高温、紫外照射抵抗力较强,对强酸、强碱抵抗力较差,蛋白酶K仅造成脱毒能力部分减弱。本研究将为解决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提供新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同时为后续微生物脱毒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探讨单宁酸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及其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在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10、100 μg/mL)单宁酸培养42 h后,检测COCs的扩散程度和卵丘细胞扩散指数,统计COCs的体外成熟率,检测成熟卵母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的水平,并统计孤雌激活及体外受精胚胎48和168 h的卵裂率、囊胚率及囊胚总细胞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 μg/mL单宁酸组卵丘细胞扩散指数显著提高(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显著降低(P<0.05);1和10 μg/mL单宁酸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差异不显著(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降低(P<0.05);1和10 μg/mL单宁酸组GSH和GDF9水平显著提高(P<0.05),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孤雌胚胎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单宁酸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10 μg/mL单宁酸组孤雌胚胎囊胚率及体外受精胚胎囊胚率显著提高(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孤雌胚胎囊胚细胞数及体外受精胚胎囊胚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10 μg/mL单宁酸可通过提高卵丘细胞扩散能力及GSH和GDF9水平、降低卵母细胞内ROS水平,改善猪卵母细胞成熟质量,提高孤雌胚胎及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5.
观赏狼尾草新品系‘LS-1’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观赏狼尾草新品系‘LS-1’为试材,原始无性繁殖群体为对照,研究比较了新品系与对照的物候期、绿色期、越冬(夏)率、形态特征、观赏性和抗逆性等指标因子。结果表明;新品系‘LS-1’移栽第1年株高、冠幅和花序数比原始亲本无性繁殖群体低;第2年和第3年,株高、冠幅和花序数趋于稳定,总体表现优于原始亲本群体;叶长、叶宽和花序长度变化不明显。‘LS-1’田间表现绿色期长、萌芽期早、抽穗前叶片下垂、株型紧凑、单株花序多、越冬(夏)率100%、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总体评价为"优",移栽2~3年后,新品系‘LS-1’观赏性优于原始亲本无性繁殖群体。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草坪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综述了植物生长延缓剂的分类以及对草坪草生长发育、抗逆性及草坪杂草的影响.总结得出,植物生长延缓剂可有效降低草坪草的植株高度,促进分蘖,增加绿度,提高草坪草的抗逆性,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和杂草的控制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7.
18.
本试验研究谷氨酰胺对免疫应激仔猪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采用2×2析因设计,选用28 d±2 d断奶的大白×长白断奶仔猪96头,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免疫应激组,第3组为谷氨酰胺组,第4组为谷氨酰胺+免疫应激组。试验期14 d。结果显示,免疫应激降低了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1);谷氨酰胺的添加提高了免疫器官指数(P0.01)。表明日粮谷氨酰胺可显著缓解仔猪脂多糖应激引起的免疫器官的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19.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高校开展戏曲文化的普及和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它能推进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建构,更可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创新,助益高校校园文化精神的积淀和建构。安徽农业大学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刺五加多糖对断奶仔猪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polysaccharide,ASPS)对断奶仔猪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96头(28±3)日龄的"长白×约克夏"二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50、300、500、800和1 000 mg/kg ASPS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ASPS对仔猪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数量(P<0.05),且随ASPS添加水平增加,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数量呈二次曲线变化(P<0.01)。添加ASPS能显著提高仔猪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P<0.05),对白细胞介素-4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且随ASPS添加水平增加,IL-2(P<0.05)和IFN-γ含量(P<0.01)呈二次曲线变化。ASPS对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抗体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ASPS对仔猪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数量及血清IL-2和IFN-γ含量的影响存在剂量依赖关系,500~1 000 mg/kg的ASPS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仔猪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促进IFN-γ分泌,800 mg/kg的ASPS能显著促进IL-2分泌(P<0.05),而当剂量低于500 mg/kg时,这种影响效果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ASPS可剂量依赖性地提高断奶仔猪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数量,增加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的分泌,提高仔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