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0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广东部分地区H1和H3亚型猪流感抗体监测和病毒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东省17个未免疫猪流感病毒(SIV)疫苗的规模化猪场和3个肉联厂的待屠宰猪群中采集2 155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猪流感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发现,种猪和肉猪H1亚型猪流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6%(329/830)和37.6%(498/1325),H3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8%(90/830)和4.6%(61/1325),H1+H3阳性率分别为5.2%(43/830)和1.8%(25/1325)。从281份猪鼻拭样品和肺样品中分离并鉴定出5株猪流感病毒,其中H1N1亚型3株,H3N2亚型和H1N2亚型各1株。  相似文献   
82.
2012年从广东省某猪场的疑似流感猪群采集鼻拭子样品,接种鸡胚并收集尿囊液,通过血凝、血凝抑制和RT-PCR,鉴定出1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命名为A/Swine/GD/2/12。RT-PCR扩增得到全基因8个片段,与GenBank收录的参考毒株比对并构建进化树,发现本毒株可能是H1N1亚型重组株,其8个片段与我国猪源和北美地区1985—1992年间的猪源、禽源(A/turkey/IA/1992)和人源(A/Maryland/12/1991)流感毒株在同一个大分支上,其中与我国猪源参考株同源性在95.8%以上,与北美地区的H1N1参考株同源性在94%以上。HA受体位点分析表明,本毒株既具备结合Saα2,6Gal型人类流感病毒SA受体的特点,也有结合Saα2,3Gal型禽类流感病毒SA受体的可能。提示本毒株可能是由北美地区猪源、禽源和人源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重排形成的。HA蛋白裂解位点分析、NS和PB2蛋白位点分析表明,本毒株具备低致病性毒株的特点。小鼠致病性试验进一步证实本毒株能够引起小鼠运动减少、食欲欠佳、体重减轻等表现,但不会引起咳嗽和死亡等严重反应。  相似文献   
83.
自由基在鸭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不同毒力的鸭肝炎病毒株人工感染雏鸭,建立了鸭病毒性肝炎病理模型.于感染后1、3、5、7 d剖杀雏鸭,采集血液和肝脏样品,测定血浆和肝组织中的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研究了自由基在鸭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雏鸭感染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后1 d,血浆NO含量开始上升,3 d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持续至试验结束;肝组织NO含量在感染后1 d便显著升高.不同毒力株感染组雏鸭血浆和肝组织中SOD活性在感染后1 d便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不同毒力株感染组雏鸭血浆和肝组织中的MDA却高于或显著高于时照组.提示,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产生的自由基在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宫康素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安全性试验@叶润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牧分院!广东南海528321 @刘德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牧分院!广东南海528321 @洪泽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牧分院!广东南海528321 @顾万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牧分院!广东南海528321  相似文献   
85.
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血液中GSH—Px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测定雏鸭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雏鸭感染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后,血浆中GSH-Px的活性下降,其中弱毒株组在感染后5d的GSH-Px活性(53.44±2.30)显著低于对照组(60.70±2.00)(P<0.05)。  相似文献   
86.
鸭肝炎病毒诱导雏鸭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鸭肝炎病毒(DHV)病毒株背部皮下接种7日龄健康雏鸭,研究其不同时期诱导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表明,DHV能引起试验鸭淋巴细胞明显凋亡,维持时间较短,在36h达到高峰。揭示该病毒致病机理与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引起的免疫抑制相关。除淋巴细胞外,肝、肾、脑等器官的细胞凋亡不明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7.
自由基在鸭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毒力的鸭肝炎病毒株人工感染雏鸭,建立了鸭病毒性肝炎病理模型。于感染后1、3、5、7d剖杀雏鸭,采集血液和肝脏样品,测定血浆和肝组织中的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研究了自由基在鸭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雏鸭感染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后1d,血浆NO含量开始上升,3d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持续至试验结束;肝组织NO含量在感染后1d便显著升高。不同毒力株感染组雏鸭血浆和肝组织中SOD活性在感染后1d便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不同毒力株感染组雏鸭血浆和肝组织中的MDA却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雏鸭感染鸭肝灸病毒后产生的自由基在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温氏附红细胞体部分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确诊为附红细胞体感染的黄牛无菌采集血样,抽提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用实验设计的能扩增多种动物血营养菌部分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出大小约为370bp的DNA片段。PCR产物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实验获得的核苷酸序列为温氏附红细胞体的16SrRNA基因,与国外报道的温氏附红细胞体的同源性为97%。反映出不同地理株的温氏附红细胞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为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支气管炎型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广东省某鸡场发生一起以严重呼吸困难、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病例,5000只鸡在1周内连续死亡400多只。通过病理剖检,几乎所有病死鸡支气管都充满干酪样物质,导致支气管严重阻塞,气管及支气管黏膜严重出血。采集病死鸡的肝脏、脾、肺和气管干酪样物质,病料经处理后通过SPF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获得一株病毒。通过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P)试验,该病毒能与禽流感标准阳性血清形成明显沉淀线,初步确定该病毒为禽流感病毒;通过血凝HA试验,该病毒能够凝集鸡红细胞,但此血凝现象不能被抗NDV血清、抗EDSV-76血清、抗H 5亚型流感单因子血清、抗H 7亚型流感单因子血清所抑制,而能被抗H 9亚型禽流感单因子血清所抑制,以及通过H 9亚型流感病毒的RT-PCR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最终确诊该病毒为H 9亚型禽流感病毒。动物回归试验,攻毒鸡表现与临床发病鸡一致的症状及典型病理变化,患鸡支气管被干酷样物严重阻塞,气管、支气管黏膜较严重出血,通过病料的病毒分离与鉴定,能再次分离到该病毒。  相似文献   
90.
血清6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某猪场出现呼吸困难、肺脏有出血性纤维渗出性病变的病死猪中分离出1株有多形性趋向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卫星现象观察、CAMP试验及V因子依赖性试验均为阳性,用PCR方法能扩增出各血清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有的apxⅣA基因长约422 bp的特异片段,小白鼠攻毒试验显示其有致病性,血清学检测表明该分离菌为血清6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