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是生长激素发挥促生长作用的重要调节因子.本研究为了阐明营养限制和补偿生长对蒙古绵羊IGF-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选择健康的蒙古绵羊36只,分为0.20MJME/kgw^0.75/d(限制组)、0.33MJME/kgw^0.75/d(阈值组)、以及自由采食组(对照组)3个营养水平处理组,采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了蒙古绵羊在限制营养后及补偿生长后肝脏和背最长肌中IGF-1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限制结束时,限制组母羊肝脏和背最长肌IGF-1mRNA表达量都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阈值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补偿生长后,限制组和阈值组的IGF-1mRNA的表达量都有所提高,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限制组和阈值组IGF-1mRNA的表达又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42.
驯鹿β-防御素reBD-1 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驯鹿舌黏膜上皮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reBD-1的cDNA,并重组到pBlueselect T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所克隆的reBD-1的cDNA为β-防御素,因为该cDNA包含由192个碱基组成的开放读码框(ORF),该ORF编码6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原防御素,该前原防御素含有伊防御素特征性结构即6个在特定位置上的保守半胱氨酸残基。驯鹿β-防御素属首次发现,为更好地了解驯鹿黏膜防御机制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3.
为检测生长素(Ghrelin)在驯鹿体内可能表达的器官,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驯鹿的下丘脑、垂体、舌、食管、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心、肺、肝、脾、肾、膀胱、输尿管、睾丸、附睾、输精管、淋巴结、甲状腺、胰、肾上腺、胸腺、精囊腺和骨骼肌中Ghrelin的表达情况。Ghrelin在上述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皱胃内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器官(P0.05),其次是胰、十二指肠、睾丸和食管,与下丘脑、垂体和舌等其余器官内的表达量相比差异也显著(P0.05),这些器官内的表达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4.
金鑫  张曼  范燕茹  王佩  杨银凤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9):3910-3918
【目的】探索益生性酿酒酵母菌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sheep beta-defensin-1,SBD-1)表达的调节作用,为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益生菌对防御素的调控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依据。【方法】首先将新鲜的绵羊瘤胃组织用PBS和抗生素处理后进行瘤胃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当原代细胞数量长到细胞培养瓶的85%以上时,将细胞传于12孔板用于细胞刺激试验。同时将活化并纯化后的酿酒酵母菌25℃、180 r/min有氧培养48 h后,进行5次平行平板计数试验,根据平板计数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到浓度为5.2×108CFU·m L-1的酿酒酵母菌液,再通过倍比稀释把所得菌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2×107、5.2×106、5.2×105、5.2×104CFU·m L-1的菌液,用以上不同浓度(5.2×104—5.2×108CFU·m L-1)的酿酒酵母菌对体外培养的绵羊瘤胃上皮细胞分别进行不同时间(2、4、8、12、24 h)的刺激,并设置对照组用DMEM/F12培养基代替酿酒酵母菌。然后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 DNA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瘤胃上皮细胞中SBD-1表达差异。最后用SAS 9.2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差异性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各时间组内SBD-1 m RNA的表达量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菌液浓度为5.2×107CFU·m L-1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并与对照组和其他浓度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当菌液浓度一定时,SBD-1 m RNA的表达量先是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刺激时间为12 h时SBD-1 m RNA表达量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因此,当浓度为5.2×107CFU·m L-1的菌液刺激瘤胃上皮细胞12 h后,SBD-1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高,且与此浓度下其他时间组的表达量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SBD-1蛋白表达趋势与SBD-1 m RNA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刺激绵羊瘤胃上皮细胞2、4、8、12、24 h后均能提高共培养上清中SBD-1蛋白的表达,且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菌液浓度为5.2×107CFU·m L-1刺激瘤胃上皮细胞12 h后SBD-1蛋白分泌水平达到最高,与此浓度下各时间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酿酒酵母菌能够提高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的表达,且菌液浓度为5.2×107CFU·m L-1刺激瘤胃上皮细胞12 h后,SBD-1的表达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4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支原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红皮病。1972年在我省南部报道猪红皮病,后来被证实为猪附红细胞体病。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疾病的复杂程度加大,猪附红细胞体病也成为养猪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最近几年来,该病在我市常有发生,给我市的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发病和继发病。  相似文献   
46.
为获得马鹿(Cervus elaphus)Ghrelin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序列比较和分析,本试验以马鹿皱胃黏膜组织内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RACE和基因克隆等技术进行克隆。结果表明:获得长度为539bp的马鹿cDNA全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KX857494),其中包括46bp的5′非编码区(5′UTR),351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16个氨基酸残基的前原Ghrelin(preproghrelin),128bp的3′非编码区(3′UTR)和poly(A)14;Ghrelin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马鹿Ghrelin cDNA全序列与驯鹿、梅花鹿、山羊、绵羊、牛等物种间的同源性较高,进化树分析与其亲缘关系远近一致。  相似文献   
47.
骆驼β-防御素-1(caBD-1)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定位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御素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抗微生物肽,具有广泛的抗微生物活性。哺乳动物防御素分子内含有由6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3对二硫键,根据其分子内二硫键的连接位置不同可分为α-防御素和β-防御素。防御素分子既可亲水又可亲脂,使其能与靶细胞膜相互作用并折断靶细胞膜,使靶细胞膜上形成通道,最终使靶细胞破裂死亡。  相似文献   
48.
β-防御素caBD-1 mRNA在骆驼组织器官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知的骆驼β-防御素caBD-1 cDNA序列设计了1对预计扩增产物为203bp的引物,通过RT—PCR检测骆驼的整个消化道黏膜、肝、胰腺、气管黏膜、肺、肾、膀胱黏膜、卵巢、子宫内膜、脾、淋巴结、心等器官内caBD-1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caBD-1 mRNA在整个消化道、气管、膀胱、子宫等管状器官内的黏膜层有表达,而在实质性器官如心、肝、胰腺、肺、脾、淋巴结、卵巢、肾中无表达。提示,骆驼体内的这种内生性抗微生物肽有助于骆驼的黏膜宿主防御。  相似文献   
49.
为获得骆驼β-防御素基因(caBD-1cDNA)的全长序列,采用锚定PCRRACE技术,根据已获得的骆驼伊防御素基因的部分已知序列,设计了1条特异性引物作为上游引物,将反转录引物中的部分序列即3’接合器引物作为下游引物,成功地克隆了caBD-1cDNA的3’末端序列;采用反向嵌套PCRRACE技术,根据已获得的骆驼β-防御素cDNA的部分序列,设计了1条5’末端磷酸化的特异性反转录引物和2对特异性反向嵌套PCR引物,首先进行反转录(RT),然后将mRNA反转录的cDNA进行环化,最后进行反向嵌套巢式PCR,成功地克隆了骆驼伊防御素caBD-1cDNA的5’末端序列。结果显示,获得了骆驼伊防御素caBD-1cDNA基因的全序列。证实,RACE技术用于防御素基因的扩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
为了检测reBD-1 mRNA在驯鹿体内可能的表达器官,研究根据已知的reBD-1 cDNA序列设计了一对预计扩增产物为121 bp的引物,以驯鹿舌、食管、瘤胃、网胃、皱胃、十二指肠、回肠、结肠、肝、肺、气管、肾、膀胱、睾丸、附睾、心脏、脾脏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驯鹿的上述器官内reBD-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reBD-1 mRNA在上述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舌、瘤胃、睾丸中表达最强;在食管、十二指肠、结肠、气管、脾脏中有中等量的表达;在网胃、皱胃、回肠、肝、肺、肾、膀胱、附睾、心脏内的表达较弱.β-防御素reBD-1在驯鹿体内的广泛表达提示reBD-1有助于驯鹿的先天性宿主防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