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古绵羊胚胎发育到17d17h第I对鳃弓动脉发生,到21日龄第Ⅱ~Ⅳ对鳃弓动脉相继发生,其中第I,Ⅱ及Ⅴ对鳃弓动脉又退化,仅第Ⅲ,Ⅳ及Ⅵ对鳃弓动脉发育成永久性动脉。从21-24日龄,动脉干内的干嵴发生并吻合,因此动脉干被分隔成主动脉及肺动脉,在此同时,动脉球内的球也吻合分隔成两个通道与上述动脉相通。胚胎的肺芽开始发生于20日龄,到22日龄肺动脉已向肺芽分出分支,到24日龄肺静脉已从肺芽伸入左心房,  相似文献   
2.
一、细菌性腹泻1.症状秋季天气忽冷忽热,造成肠道调节机能差,致病微生物大量增殖,引起腹泻。鸡群精神状态尚好,但生长缓慢,鸡冠苍白,部分鸡表现为拉白色条状或粘液状粪便,粪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粪便颜色微黄。个别鸡出现精神沉郁、缩头、头部震颤、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梅花鹿β-防御素-1(sika deer β-defensin-1,siBD-1)cDNA全序列,本试验以梅花鹿舌黏膜组织内提取的总RNA为模板,根据前期已获得的siBD-1 cDNA的已知部分序列设计引物,采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5'-和3'-末端序列,将此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PCR、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出长度约为172和299 bp的siBD-1 cDNA 5'-和3'-末端序列,从而得到418 bp的siBD-1 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HM588696.1),其中包含89 bp 5'-非翻译区(UTR)、19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终止密码子TAA、118 bp的3'-UTR和Poly(A)16。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siBD-1 cDNA与水牛的肠防御素(BEBD)同源性最高,为90.6%,与牛(EBD、LAP、TAP、BNBD-4)、山羊(GBD-1、GBD-2)、驯鹿(reBD-1)、绵羊(sBD-1、sBD-2)和骆驼(caBD-1)的防御素cDNA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3.2%、83.1%、87.3%、87.0%、87.5%、87.5%、84.4%、79.9%、77.1%和70.5%;与马(hoBD-1)和猪(pBD-1)的同源性较低,为60.3%和72.4%;而与人(hBD-2)的同源性最低,为16.0%。siBD-1成熟肽由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包含9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4.
从梅花鹿的舌黏膜上皮组织中提取RNA,根据已获得的驯鹿β-防御素reBD-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RT-PCR技术进行梅花鹿β-防御素siBD-1基因的扩增,将获得的300bp的cDNA进行双向克隆及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出的cDNA为梅花鹿β-防御素siBD-1,该cDNA包含由192个碱基组成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6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原防御素,该前原防御素含有β-防御素特征性结构即6个在特定位置上的保守半胱氨酸残基。siBD-1 cDNA的获得为以后更好地研究梅花鹿黏膜防御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驯鹿生长素Ghrelin cDNA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驯鹿皱胃组织中提取总RNA,根据已发表的驯鹿生长素Ghrelin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cDNA扩增,获得了300 bp的片段,重组到pBlueselect T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分析,确认PCR产物为Ghrelin cDNA,为进一步研究Chrelin在驯鹿体内的分布及营养因素等对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肠潘氏细胞防御素是存在于哺乳动物小肠肠腺底部的潘氏细胞颗粒内的一类抗微生物肽。本文概述了小肠潘氏细胞防御素的一般特征、基因结构和抗微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禽类防御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物有机体合成的内源性抗微生物多肽具有广谱、高效的抗微生物活性,是其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成份。近二十年来已发现120多种抗微生物多肽。防御素(defensins)是其中的一个大家族。防御素是一类富含精氨酸的抗微生物肽,其分子内含有由6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三对二硫键,根据其分子内二硫键的连接位置不同可分为α-防御素和β-防御素。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是由于乳腺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炎症变化,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并具有传染性。传染性病原菌主要分布在牛乳房表面和乳房中,多因挤奶时由挤奶员的手、擦洗乳房的毛巾、挤奶杯等在奶牛间相互传播,病原微生物经乳头管感染乳房。传染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支原体。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脾酪氨酸激酶(Syk)是否参与酿酒酵母甘露聚糖(S.c M)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ORECs)β-防御素-1(SBD-1)表达的过程,首先利用免疫组化、RT-PCR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Syk在ORECs内的表达情况;然后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c M刺激ORECs后Syk的表达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yk的磷酸化水平;接着用3条Syk特异性siRNAs(#1、#2和#3)转染ORECs 24 h后,qPCR检测Syk mRNA的表达变化,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佳的Syk siRNA;最后用效果最佳的siRNA和Syk特异性抑制剂R406分别处理ORECs后,采用qPCR和ELISA检测SBD-1的表达变化,以确定Syk在S.c M诱导SBD-1表达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Syk在ORECs内表达;且S.c M刺激ORECs后Sy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刺激组(P<0.01或P<0.05),S.c M刺激ORECs不同时间(5、15、30、45和60 min)均能使Syk发生磷酸化,且刺激15 min后磷酸化水平达到最大(P<0.01);此外,Syk的3条特异性siRNAs转染ORECs后Syk的表达均降低,且Syk siRNA#2的抑制效果最明显(P<0.01);同时Syk siRNA#2和R406均能极显著降低S.c M诱导ORECs SBD-1的表达(P<0.01)。上述结果表明,Syk参与S.c M诱导ORECs SBD-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索益生性酿酒酵母菌及其灭活菌对绵羊瘤胃外植体内β-防御素-1(sheep beta-defensin-1,SBD-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绵羊瘤胃外植体培养方法,将不同浓度(10~4、10~5、10~6、10~7、10~8、10~9 CFU·mL-1)的酿酒酵母菌及其灭活菌与外植体共培养24 h后,通过qPCR和ELISA方法检测瘤胃外植体内SB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分别确定活菌及其灭活菌诱导SBD-1表达最高的菌液浓度;然后用该浓度的活菌及其灭活菌对瘤胃外植体进行不同时间(2、4、8、12、16、20、24 h)的刺激,同样用qPCR和ELISA方法检测瘤胃外植体内SBD-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从而筛选出活菌及其灭活菌诱导SBD-1表达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益生性酿酒酵母菌及其灭活菌均能显著促进绵羊瘤胃外植体SBD-1的表达(P<0.05)。当酿酒酵母菌浓度为10~7 CFU·mL-1、灭活菌浓度为10~8 CFU·mL-1分别诱导绵羊瘤胃外植体16 h时,SBD-1表达量分别达到最大,且二者与对照相比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最佳诱导条件下对比二者的诱导效果,酿酒酵母菌活菌高于其灭活菌。因此,益生性酿酒酵母菌及其灭活菌均能促进绵羊瘤胃外植体内SBD-1的表达,且活菌浓度为10~7 CFU·mL-1、灭活菌浓度为10~8 CFU·mL-1分别诱导16 h时,绵羊瘤胃外植体内的SBD-1的表达量分别达到最大,并且益生性酿酒酵母菌的诱导效果高于其灭活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