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3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12.
近二十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禽病危害越来越突显。尤其是发生禽流感以后,广大养鸡户承受着心理上和经济上双重压力,养鸡业前途未卜。所以能否有效控制如禽流感、新城疫等烈性传染病是关系到我国养鸡生产能否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国部分省(区)猪圆环病毒3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美国报道了一种可引起猪皮炎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呼吸道及高热等多系统炎症的新型病毒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为了解我国PCV-3的感染情况,针对PCV-3保守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10个省106份样品进行PCR检测并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0个省(区)中6个省(区)为阳性,地区阳性率60%;66个猪场中感染PCV-3的猪场为12个,猪场阳性率为18.2%;106个样品中检测PCV-3阳性的样品为19例,样品阳性率为18.0%。研究结果为更多了解PCV-3在我国感染情况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鹅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7年10月—2019年5月,本实验室从广东、四川、河北、山东、安徽、辽宁等广大养鹅地区采集了67份典型雏鹅痛风样品进行了实验室检测以及病原的分离鉴定,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到了鹅星状病毒,并且约有94.03%的样品为两个不同种的鹅星状病毒混合感染。病原分离结果表明:鹅星状病毒FLX株的变异株病毒(命名为SCCD)可以在鹅胚上稳定增殖,并且能稳定致死10日龄鹅胚,致病力较鹅星状病毒FLX增强;新型鹅星状病毒株(命名为SDPD)不能在鹅胚和SPF鸡胚上稳定增殖。病毒的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鹅星状病毒FLX株与鹅星状病毒FLX的变异株病毒SCCD株、新型鹅星状病毒SDPD株全基因组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89.7%、58.1%,ORF1b基因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8.4%、61.0%,ORF2基因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81.0%、42.5%。将新分离的鹅星状病毒株接种1日龄健康雏鹅,结果表明,鹅星状病毒SCCD株和鹅星状病毒SDPD株虽然能使雏鹅发生死亡,引起肝炎、肾肿胀和增重减少等变化,但雏鹅均无典型痛风(脏器尿酸盐沉积)表现,而两种鹅星状病毒株混合攻毒能使44%的雏鹅发生典型痛风,并与临床发病症状一致。因此,临床上引起雏鹅痛风的病原可能是两种鹅星状病毒,即新型鹅星状病毒和鹅星状病毒FLX的变异株病毒。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鼻气管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鸡的传染性鼻气管炎(AvianRhinotracheitis,ART)是由火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TurkeyRhinotracheitisVirus,TRTV)引起的肉鸡、肉种鸡、产蛋鸡的一种传染病。以打喷嚏,头部肿胀,眼鼻有分泌物等上呼吸道症状为特征。易感染大肠杆菌、新城疫、流感等,给养鸡业造成很大损失。早在70年代初,南非就发现此病,最初被人们认为是腺病毒、尤凯巴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衣原体等引起的,后来被认为是火鸡鼻气管炎病毒。荷兰、美国、法国、阿根廷等国也相继爆发了此病,我国…  相似文献   
16.
鸡病毒性关节炎又名病毒性腱鞘炎,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肉用型、肉蛋兼用型鸡的一种传染病。肉用型鸡临床发病一般在6-7周龄,也有的在14-16同龄出现。本病主要侵害关节滑膜、腱鞘以及心肌。临床上主要症状是胫和跗关节上方腱索肿大,趾屈腱鞘和伸腱鞘肿胀。病鸡跛行、蹲坐、不愿走动。严重者腓肠肌腱破裂。由于病鸡运动障碍、生长停滞、消瘦、饲料利用效率低,屠宰率下降,淘汰率增高,给肉鸡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957年Olson首先报道该病发生于美国以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有本病的报道。我国早在1984年就有本病的报道。近几年…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某些大型鸡场近年连续暴发一种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肾脏病变,从死亡率较高的几批雏鸡分离到两株病毒19401,H9402.接种鸡雏可使其发病、死亡。通过鸡胚接种、血凝试验、电镜形态观察,分离物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经血清中和试验鉴定这两株病毒为肾型IBV株。  相似文献   
18.
为在SPF鸡和商品蛋鸡上评价一株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基因的重组HVT(r HVT-H9)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试验将1日龄SPF鸡分为r HVT-H9疫苗组、灭活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共3组(n=60,每组20只);1日龄商品蛋鸡除上述三组外另增加r HVT-H9疫苗与禽流感灭活疫苗(H9亚型,F株)联合免疫组,共4组(n=80,每组20只)。免疫后,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中针对H9亚型AIV的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28 d,将全部试验组及空白对照组以H9亚型AIV F株进行静脉注射攻毒。攻毒后第3、5天分别采集喉头、泄殖腔棉拭子检测排毒情况;并于攻毒后第10天将全部试验鸡进行剖检。结果显示:SPF鸡r HVT-H9疫苗组能达到100%免疫保护,而灭活疫苗组仅能达到80%保护;商品蛋鸡r HVT-H9疫苗组保护率为40%,灭活疫苗组保护率为70%,但联合免疫组能达到100%的免疫保护。因此,该重组病毒r HVT-H9疫苗可作为H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疫苗候选株,与现有商品化禽流感H9亚型灭活疫苗联合使用,效果更佳,为其防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随着肉鸡集约化饲养的强劲发展,肉鸡的疫病也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肉鸡效益的重要因素。笔者今年对山东省各地的肉鸡场进行了调查,涉及安丘、高密、诸城、青州、胶南、平度、莱西、蓬莱、龙口、莱州、日照等地区,发现目前流行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危害较为严重,主要是肠炎呼吸综合征 (暂定名 )、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这几种病即可单独发病,也可两种或三种并发,死亡率较高。其中,肠炎呼吸综合征和新城疫最多,现报道如下。 1流行状况及可能原因 气候多变,干燥少雨和风沙暴是引起本次肠炎呼吸综合征发病的重要诱因,该…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腺胃炎流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以来在山东省青岛地区一些鸡场30~60日龄的鸡发生了一种以消瘦死亡、腺胃肿大、出血,胸腺、法氏囊萎缩为特征的疾病,该病的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10%~80%不等,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国内未见有该病的详细报道,国外虽然在8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