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牛分支杆菌热休克蛋白65基因的分子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牛型分枝杆菌Vallee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热休克蛋白65(Hsp65)基因,PCR产物经纯化与EcoRⅠ/SaⅠ双酶切后与经同样处理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进行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中,筛选和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GEX-H65,核苷酸序列测定验证其正确性.以1 Mol/LIPTG诱导,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Hsp65基因表达的融合蛋白GST-H65裂解为两部分;即64 kD和22 kD,两个蛋白分子量相加与预测的86 kD(HsP60 kD GST26 kD)相符.牛分支杆菌热休克蛋白HSP65的成功表达为其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2.
将pET28b-Rv1400c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筛选出阳性菌株并增菌培养后IPTG诱导表达,离心后沉淀用SKL变性溶解,用亲和层吸树脂纯化Rv1400c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目的蛋白表达与纯化情况;利用Rv1400c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分析鹿结核阳性血清的反应情况。SDS-PAGE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Rv1400c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为39 ku;目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后,ELISA检测血清效价达到1∶51 200。纯化的Rv1400c重组抗原蛋白能与鹿的阳性血清发生体外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14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是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急性与亚急性病例呈现纤维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慢性病例呈现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1957年,英国人Pattison等首次发现该病,目前已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世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4.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1 050 bp的外膜蛋白H基因(omph)片段,克隆到pMD18-T上,再亚克隆到真核载体pcDNA3.1(+)上,构建重组质粒pOMPH,将该重组质粒体外转染SP2/0细胞,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OMPH,通过RT-PCR由转染了重组质粒的SP2/0细胞中扩增出了目的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OMPH转染的SP2/0细胞泳道出现38ku的特异条带,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在转染了pOMPH的SP2/0细胞中出现绿色荧光,说明omph基因在SP2/0细胞中成功表达了活性蛋白,从而为进一步研制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5.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免疫原及重要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禽霍乱、猪萎缩性鼻炎等多种动物疫病,是重要的动物病原微生物之一。其基因组编码的多种产物在该菌的致病性及诱导免疫应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作者就国内外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外膜蛋白、脂多糖等毒力因子和免疫原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6.
根据NCBI登录的序列(PMU50907)合成1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了郎德鹅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预计扩增片段大小为1544 bp(ORF 1062 bp),但是分离菌实际测序片段大小为1537 bp(ORF 1056 bp)。结果分离株与参考株外膜蛋白的ORF存在6个碱基的缺失,蛋白质序列有变化。  相似文献   
147.
为了确定齐齐哈尔市某山羊养殖场疑似患有伪结核病病羊的病原及其毒力,试验从不同病羊的皮下脓包中采集脓汁病料3份,通过细菌的分离与纯化、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确定病原,并通过致病性试验对分离株的毒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得到3株分离株,其菌落形态和生化特性菌与伪结核棒状杆菌相符,分别命名为CP045、CP073、CP969;分离株CP045、CP073、CP969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伪结核棒状杆菌参考株的相似性分别高达98.8%、100%、99.8%,进一步确定3株分离株均为伪结核棒状杆菌。注射分离株CP073的3只小鼠中有2只于注射后36~48 h陆续死亡,1只精神极度沉郁、食欲不振;注射分离株CP045、CP969的3只小鼠于注射后5 d内均未见死亡,但状态不佳。注射分离株CP045、CP073、CP969的小鼠肝脏均不同程度出血、肿大,脾脏轻微出血;注射分离株CP073的小鼠皮肤表面有黄色脓汁渗出,皮下有黄白色玉米粒大小的结核样脓肿;注射分离株CP045和CP969的小鼠皮下未见明显脓肿。说明该山羊养殖场疑似患有伪结核病的病羊感染了伪结核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148.
应用地高辛标记核酸技术将地高辛结合到空肠弯曲菌染色体DNA上,制备了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地高辛标记的空肠弯曲菌DNA探针仅与空肠弯曲菌CJ1、CJ2发生反应,而与大脾性杆菌、鼠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结核分枝杆功不发生反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其敏感性可检测出0.22ng的样品DNA,较光敏生物素(8ng)、^32P同位素(4ng)标记的核酸探针高。  相似文献   
149.
利用IBV全长S1基因特异性引物,以纯化的3个标准株M41、H52、T和6个地方分离株(QD、ZZ、GZ、GJ、DL和YC)的基因组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预期大小约1.73kbcDNA片段,经BAMHI和HindⅢ酶切插入到质粒pUC18中,并在大肠杆菌JM83中实现了克隆。对6个分离株的S1基因PCR产物进行HaeⅢRFLP分析,表明QD、TJ属于M41基因型,ZZ和GZ与T基因  相似文献   
150.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牛结核杆菌mpb64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载体pcDNA3.1(+)上,构建重组质粒pCM64,将该重组质粒转染SP2/0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转染了重组质粒pCM64的SP2/0细胞中出现绿色荧光,转染的SP2/0细胞泳道23 kDa处出现特异条带,说明mpb64基因在SP2/0细胞中成功进行了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