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6篇
  免费   1143篇
  国内免费   1735篇
林业   1402篇
农学   1166篇
基础科学   1037篇
  2050篇
综合类   7826篇
农作物   1080篇
水产渔业   745篇
畜牧兽医   2707篇
园艺   1164篇
植物保护   1047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908篇
  2021年   807篇
  2020年   797篇
  2019年   758篇
  2018年   567篇
  2017年   920篇
  2016年   688篇
  2015年   922篇
  2014年   933篇
  2013年   1132篇
  2012年   1588篇
  2011年   1542篇
  2010年   1463篇
  2009年   1244篇
  2008年   1177篇
  2007年   1076篇
  2006年   854篇
  2005年   643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3 毫秒
21.
东方杉系杉科属间杂交新树种,半常绿高大乔木,具有耐水湿、耐盐碱、生长速度快、景观效果好、抗风等优良特性;东方杉不结实,且无性繁殖困难。该文介绍了东方杉温室大棚扦插设施准备,采穗圃营建,扦插育苗方法等育苗技术。应用于大规模苗木生产,平均成活率达到76.3%。  相似文献   
22.
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防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牦牛群中陆续发现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血清阳性率在30%~42.4%之间,病死率在30%左右,本研究先后从四川、西藏等地牦牛中分离出病毒,并对其进行各种生物学特征鉴定后,表明该病毒与标准毒属同一种,所不同的是四川牦牛病毒株属非致细胞病变型,即属NCP型。但回归本动物能复制出典型病例。目前尚无国产牛粘膜病疫苗用于生产。本研究依据猪瘟病毒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具有交叉免疫性的原理,用猪瘟弱毒苗对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进行预防,试验证明用猪瘟弱毒苗可以预防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且安全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分散松香施胶剂性能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逆转法制备分散松香施胶剂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如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马来松香加合物含量、搅拌转速、加料速度和乳化温度等系统地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条件,并对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4.
从感染驴白细胞的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前病毒DNA中克隆了编码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TMIR)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有一部分是可溶的,其氨基端带有6个组氨酸的标签,因此可以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法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纯化。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中,重组的TMIR蛋白可与马传贫阳性血清样品发生反应,而与健康马血清无任何反应。这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马传贫弱毒疫苗株在体内外复制、接种马体内免疫应答及马传贫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25.
龙园洋红梨是梨三倍体新品种,亲本为56-520×乔玛,抗寒性强,短枝型.果实不规则长椭圆形,果形指数1.13,平均单果重185.5 g,每个果实平均2.5粒种子,种子小、不饱满,多畸形.果皮浅黄色,阳面有红晕,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软多汁,风味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16.05%.果实在哈尔滨地区9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26.
分析了核对、打孔、光照透明、光电机器阅读和扫描等几种快速手工和自动阅卷评分方法。采用我校目前广泛使用的“成绩记载”中的浮动“阅卷面板”鼠标点击,以及自动阅读机与“成绩记载”间的“数据转换”程序,可大大提高成绩录入、成绩分析和试题分析速度。  相似文献   
27.
DENG Hong  ZOU Fei  GUO Hong-bo 《园艺学报》2005,21(10):1999-2003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on neural stem cell (NSCs)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from new born Sprague-Dawley rat striatum. METHODS: NSC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brains of new born Sprague-Dawley rat striatum, and the features of cel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ure medium on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NSCs were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FCM). The effects of atRA on differentiation of NSCs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classified count of differentiated cells. RESULTS: FCM assay indicated that atRA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NSCs. The percentage of cells in G0/G1 phase in atRA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and the proliferation index (PI) was significantly low. The percentage of neurons differentiated from NSCs in atRA group was 2.5 time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duced by adding 10% FCS in culture medium. CONCLUSION: atRA counteracts the effects of bFGF on the promotion of mitosis and inhibit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NSCs. atRA also promotes NSCs to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s in vitro.  相似文献   
28.
大别山-桐柏山地区杀虫性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别山、桐柏山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气候 ,是植物区系的交接过渡地带 ,既有亚热带典型的代表型 ,又体现着过渡性的特征。能产生具有杀虫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的植物即杀虫性植物。通过广泛调查、采集与鉴定 ,大别山—桐柏山地区分布有杀虫性植物 72科 138种  相似文献   
29.
应用蚀斑方法将SY-45毒株经过3次蚀斑纯化直到蚀斑大小相对稳定。从不同大小的蚀斑中挑选出三种蚀斑,大斑直径约3mm(简称LP)、中斑约2mm(简称MP)、小斑约1mm(简称SP)。分别在MDCK细胞上增殖并进行了三种不同大小斑毒对犬的毒力、免疫原性和在MDCK细胞上产毒量比较,以筛选最佳的疫苗株,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大小蚀斑病毒大剂量人工感染易感犬后,所有的试验犬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表现均正常;对挑选的4窝CAV HI抗体效价小于等于1:2的健康幼犬进行免疫试验,测定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和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大斑毒的免疫原性要稍高于中斑毒,而明显高于小斑毒;不同大小蚀斑毒在MDKC细胞上产毒量差异很大,大斑毒可达10^7TCID50/mL、小斑毒达10^6TCID50/ml、小斑毒达10^4.5TCID^50/mL。综合所有试验结果表明:大斑毒株具有产毒量高、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疫苗株。  相似文献   
30.
沈单13号(原沈9708)是沈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沈137为母本,沈280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1999-2000年在各级各类区域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耐旱,适应性强,一般产量9000kg/hm2以上,适在辽宁大部及河北,山东省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