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0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81.
家禽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免疫增强剂是指通过非特异途径提高禽体对抗原的特性产物,并改善禽体免疫应答的物质。随着家禽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因际国内交往和贸易的日益频繁,疾病传播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加之原有的疾病还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新的疫情又接踵而至,令人防不胜防,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家禽免疫增强剂因其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抗病力,减少疾病发生等特点,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282.
海南霉素对鸡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海南霉素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用海南霉素和马杜拉霉素分别进行了抗鸡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试验。二个试验各设 7个组 ,每组 12羽 17日龄 AA肉鸡 ;在 18日龄 ,除不感染组外 ,每羽鸡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 6万 ;药物组分别在感染前 1天和感染后第 4天 ,开始投服含药饲料 ;感染后第 8天结束试验 ,以抗球虫指数、病变记分、卵囊数、粪便记分等作为试验指标。结果在预防试验中 ,海南霉素的平均抗球虫指数为 182 ,病变记分减少 96 % ,粪便和盲肠卵囊数减少 98% ,粪便记分为 0 ;在治疗试验中 ,海南霉素的平均抗球虫指数为 14 6 ,病变记分减少 33% ,粪便和盲肠卵囊数减少 5 3%。海南霉素是一种高效抗鸡球虫病药物 ,其预防效果明显优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83.
山东省鸡传染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山东省12个地市58个鸡群传染性贫血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检测了368份血清样品,蛋鸡群、肉鸡群和种鸡群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ELISA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1.7%、77.6%和84.78%,平均抗体阳性率为83.2%,结果表明近几年山东省鸡群中CAV感染相当普遍,而且蛋鸡和种鸡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肉鸡群。  相似文献   
284.
上海地区鸡球虫病情况调查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选择上海地区不同区县、不同经营体制、不同规模和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种鸡场,肉鸡场和蛋鸡场的鸡球虫病存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6种球虫,其出现率各不相同,即变位艾美耳球虫出现率83%,堆型艾美耳和巨型艾美耳球虫67%、柔嫩艾美耳球虫58%、毒害艾美耳球虫33%,和缓艾美耳球虫17%.并介绍了常用抗球虫药11种及三方面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85.
禽流感(AI)是由正粘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被列为国际生物武器公约Ⅰ类烈性传染病和进出口动物检疫的严重疾病之一。1878年在意大利最先发现该病,而1955年才证实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流感病毒(AIV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家禽和野禽,迁栖水禽,特别是鸭中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比其他禽类多。20世纪以前全球共有17次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大暴发的AIV主要属于H5、H7亚型。HPA常以突然发病、高死亡率为特征,给养禽业以毁灭性打击。近期,在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以H5N亚型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尤其在越南和泰…  相似文献   
286.
287.
禽流感(AI)是由正粘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被列为国际生物武器公约Ⅰ类烈性传染病和进出口动物检疫的严重疾病之一。1878年在意大利最先发现该病,而1955年才证实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流感病毒(AⅣ)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家禽和野禽,迁栖水  相似文献   
288.
对鸡毒支原体(MG)SJ株的生物学特性及结构蛋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易于猪血清培养基中生长,并经5次传代后生长趋于稳定。与F株比较,SJ株对鸡胚气管环纤毛的损伤更为严重。SDS-PAGE图谱显示SJ,F和PG31之间的蛋白条带略有差异,暗示了结构蛋白的这些细微变化可能是MG致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9.
旨在研究肉鸡呼肠孤病毒分离株致病与基因组变异情况。2017年从山东潍坊地区跗关节肿胀、出血严重商品肉鸡中收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检测、电镜观察对病毒进行鉴定;将分离到的病毒回归商品肉鸡;设计18对引物对分离株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并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将分离毒株与经典毒株S1133进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一株禽呼肠孤病毒(命名为WF17),回归商品肉鸡能完全复制出临床症状,并能从试验鸡中重新分离到该病毒。该分离株基因组完全符合禽呼肠孤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主要抗原σC蛋白基因与台湾918株最接近,相似性为92.7%,与S1133株的相似性只有55.9%。WF17株与S1133株的抗原相关指数(R值)只有0.19。目前以S1133株为主的商品化疫苗无法对禽呼肠孤病毒变异株产生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90.
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检测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根据肺炎克雷伯氏菌的pho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扩增片段大小为277 bp,并对反应条件进一步优化,最终建立了适宜于快速准确检测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方法。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出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最低检出细菌量为8.3×10~1 CFU/mL,灵敏度比传统PCR高100倍。本研究建立的肺炎克雷伯氏菌RP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从而为生产中的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