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大连南部沿海日本Charybdis Japonica),6d括japonica抱卵量与体质量、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等形态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抱卵蟹可分为两种体色,体色暗红的“赤甲红”体质量为28.93~72.87g,头胸甲长为3.70—5.65cm,头胸甲宽为5.25~7.30cm,抱卵量为16.11~55.12万彬只;体色灰绿的“花盖”体质量为18.09—90.88g,头胸甲长为3.20—5.45cm,头胸甲宽为4.59—7.73cm,抱卵量为9.58~60.63万粒/只。抱卵“赤甲红”的体质量、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的平均值均明显大于“花盖”(P〈0.05)。“赤甲红”平均抱卵量、生殖力、单粒卵质量的平均值均高于“花盖”,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体色蟹的抱卵量与体质量、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均呈正相关,“花盖”的各相关系数均大于“赤甲红”,二者抱卵量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142.
在水温21℃~22℃下,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耳状幼体放养在6个30 L的塑料水槽中,密度为303个.L-1,投喂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üelleri)的混合液。培育至樽形幼体前,放入10 cm×10 cm的聚乙烯波纹板和聚乙烯平板;这些板表面光滑、粗糙(具沟,沟间距为500 um)和较粗糙(沟间距250 nm);或贴上绿、黑、黄、红和蓝5种颜色的聚乙烯贴纸,以无贴纸的透明附着基为对照。结果表明,附着10 d后,波纹板上附着的仿刺参幼体数量比平板上高68.76%,差异极其显著(t=7.131〉2.804,df=23);光滑附着基表面上仿刺参幼体的附着量分别比粗糙和较粗糙附着基高267.42%和32.34%,与粗糙附着基差异显著;红色和黑色附着基的幼体附着量比对照组高84.52%和37.49%,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且随培育时间的延长促附着效果越明显。不同形状、粗糙度和颜色的附着基表面仿刺参幼体的附着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附着后5~6d时最甚。仿刺参刚刚开始附着1~2d未长出管足,附着5d时,大部分只长出1个管足,10d时,大部分生长出两个管足。  相似文献   
143.
<正>鱼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蛋白、脂肪和糖类。因肉食性鱼类消化道中几乎没有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又低,加之血糖调节因子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较少,其对糖类的利用效率较低,通常认为蛋白质和脂类是主要的能源和营养源。脂类作为三  相似文献   
144.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对花(鱼骨)生长和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2±3)℃下,将体重5.90 g的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放养在网箱(60 cm×60 cm×120 cm)中,投喂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5.0%、31.0%、37.0%、43.0%、49.0%(质量分数,下同)的5种饲料,饲养100 d.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3.42%~38.79%时,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P<0.05);蛋白质的含量从25.0%升到37.0%时,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53.18%升到57.97%)达最大值;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从25.0%升到31.0%时,鱼肌肉中脂肪含量(14.36%升至17.10%)达最大值;当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9.0%时,鱼肌肉中蛋白质(54.14%)和脂肪(15.37%)含量降低.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由25.0%升到37.0%和43.0%时,肠道中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对肠道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花鱼骨由鱼种至食用鱼阶段,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8.79%~33.42%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5.
中草药添加剂对黄颡鱼繁殖性能及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6年4月至7月,在7个池塘中放养3冬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亲鱼,分别给雌、雄鱼投喂添加枸杞、女贞子等和淫羊霍、杜仲等中草药的饲料。结果表明:摄食添加中草药饲料的雌鱼性腺指数(26.00%-26.17%)、受精率(80.10%-87.50%)和每尾亲鱼的出苗率(2683—4965尾)显著高于对照组(15.30%-19.55%、63.56%~77.42%和2413—2870尾);雌亲鱼性腺和肌肉中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n-6系列显著低于对照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雌亲鱼血液中雌二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雄鱼血液中睾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文中还讨论了中草药促进性腺发育成熟,提高繁殖效率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6.
海参土池生态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含有丰富的营养,对人体生长发育、创伤愈合、成骨和预防组织细胞老化、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硬化、治疗和预防肿瘤等有特殊的功能[1~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增强,海参的医疗保健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海参需求量急剧增长,价格不断增加,引发了海参的过度捕捞和资源短缺,刺激了养殖业的蓬勃发展。苗种是大规模养殖的先决条件,工厂化育苗技术的产生、发展和成熟极大地促进了海参养殖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普及和无序发展,其技术和社会等问题日益显现:能源短缺和原材料涨价造成育…  相似文献   
147.
不同投饲率对黄颡鱼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幼鱼(体长1.621±0.1561cm,体重0.093±0.02g)放养在12个容水50L(40cm×30cm×41.6cm)水槽中,每个水槽30尾,投喂含粗蛋白40.53%、粗脂肪13.14%的配合饲料,以搅碎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黏合剂(二者的比例为4∶1),投饲率为15%(1组)、20%(2组)、25%(3组)和30%(4组),每组三个重复。60d的饲养表明,4组鱼的成活率最高(81.57%),1组最低(18.75%),2组和3组分别为54.83%和54.54%。统计分析表明,随投饲率增加,鱼的增重率不断增加,2、3、4组鱼的增重率显著高于1组(P<0.05),但这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1组鱼的呼吸代谢率高于其他组是生长缓慢的原因。本实验证明,黄颡鱼夏花培育期间,投饲率以25%~20%为宜。  相似文献   
148.
海参自净式养殖系统设计及除氨氮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制作了"双层底"、带有净化槽的循环水海参养殖系统,研究了不同换水方式下该系统除氨氮的效果,为海参自净式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加入硝化细菌后,高密度、短周期换水养殖其硝化系统建立比低密度、长期不换水时快。短周期换水养殖在硝化系统稳定后,氨氮与实验初始和峰值相比分别减少63.9%和75.3%,每个水循环平均除氨率为14.2%;长周期换水养殖在硝化系统稳定后,氨氮与初始和峰值时相比分别减少35.9%和86.8%,每个循环平均除氨率为13.6%。2种养殖方式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最终均能保持在安全范围内,海参的成活率分别为100%与95%。  相似文献   
149.
测定了贵州地区池塘养殖白斑狗鱼的含肉率及其肌肉生化成分。试验结果表明,白斑狗鱼的含肉率为59.64%;其肌肉生化成分(鲜质量百分比),水分77.5%、蛋白质18.3%、脂肪1.2%、灰分1.2%。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6.55%;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79%,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1.03%;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5.077%,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0.67%;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7.24,赖氨酸含量丰富(1.914%),占氨基酸总量的11.56%,蛋氨酸、胱氨酸和缬亮氨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0.
饲料中分别添加30(C组)、60(B组)、90(A组)mg/kg的β-胡萝卜素。A组仿刺参肠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42.67μg/g),B组次之(12.07μg/g),对照组第三(11.76μg/g),C组最低(10.45μg/g),A组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0),其他3组相差不明显(P〉0.050),可以看出高剂量β-胡萝卜素添加时仿刺参肠中可大量储存β-胡萝卜素。体壁中,B组仿刺参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1.61μg/g),A组次之(1.58μg/g),对照组第三(1.55μg/g),C组最低(1.54μg,/g),四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0),可知β-胡萝卜素对仿刺参体壁中β-胡萝卜素没有显著性影响。粪便中β-胡萝b素含量:A组〉B组〉C组,D(对照)组,且与饲料中β-胡萝卜素添加量有良好的相关性,说明仿刺参的β-胡萝卜素摄入量与排泄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