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温11.0~20.0℃、盐度35‰和pH值7.5的条件下,将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46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iaponicusSelenka)幼参放养在容水300L的塑料水槽中,A组投喂含90mg·kg-。β-胡萝卜素+60mg·kg-1维生素E(VE)的饲料,B组投喂含60mg·kg-1虾青素和60mg·kg-1VE的饲料,以不添加上述3种物质的基础饲料作对照(C组)。饲养80d后,将A、B,及C组幼参直接放人盐度(用淡水和海水或加入海水晶,配制成盐度为0、5、10、15、20、25、30、35、40、45,及50)、氨(用NH4Cl配制成氨浓度(Nn3-N)0、0.5、1.0、2.0、4.0、8.0,及10mg·L-1)、温度(0、4、10、15、20、25、30、35,及40℃)急剧变化的1500mL的白色聚乙烧杯中,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存活率和体腔液中SOD活力等指标。应激处理期间,不投喂,24h换水一次并吸出排泄物。96h后,盐度、氨处理组的仿刺参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存活仿刺参体腔液中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A、B组仿刺参在低温应激时,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90mg·kg-1β-胡萝卜素+60mg·kg-1VE或60mg·kg-1虾青素+60mg·kg-1VE均能显著提高仿刺参对盐度和氨应激的抵抗能力(P〈0.05),但抗低温应激的效果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将体重为(65.26±4.37)g的刺参分成3组(A组为室内低温养殖,B组为夏眠30d后室内低温养殖,C组为夏眠60d后室内低温养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养殖120d,期间多次取样分析和比较刺参生长状况和体壁成分的变化。刺参夏眠期体质量显著下降,夏眠后体重增加明显。A、B、c三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03%、0.27%、0.32%/d,存活率分别为91.67%、71.43%、53.57%,说明低温度夏虽然不能促进生长,但成活率高。刺参体壁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分、粗蛋白、灰分、总糖和粗脂肪。养殖30d后,夏眠组与室内低温组相比,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增加,水分、灰分和总糖含量减少。实验结束时,A、C两组刺参体壁各营养成分与实验开始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除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实验开始时(P〈0.05)外,其他体壁营养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O.05)。研究表明,高温季节低温饲育并不能解除所有刺参夏眠;刺参经历夏眠蛰伏后有一个体重快速增长期;刺参在体重快速增长的同时,体壁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01,(10):16
β-胡萝卜素具有抗癌、增强免疫调节机能等作用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试验探讨了在饲料中加胡萝卜叶对卵黄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试验设加胡萝卜叶15%、加β-胡萝卜素0.01%和不加胡萝卜叶、β-胡萝卜素的饲料3种.试验区饲料含β-胡萝卜素12mg/kg,对照区饲料含β-胡萝卜素4mg/kg.结果表明:用加胡萝卜叶饲料区的鸡,开始卵黄中β-胡萝卜素含量直线上升,到10日后趋于稳定,平均每100g卵黄中含β-胡萝卜素,胡萝卜叶区77.8μg,添加合成剂区19.1μg,对照区4.0μg,不同用量区间差异显著.分析添加β-胡萝卜素与转化到卵黄中的β-胡萝卜素量看,胡萝卜叶区比合成剂区高5倍.产蛋量、饲料用量对试区间无差异.同时还看出,在产蛋鸡饲料中加胡萝卜叶,不仅卵黄β-胡萝卜素含量高,而且卵黄色泽鲜,转化储蓄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水温13.8~20.0℃下,在容积50L的塑料水槽中,放养体质量为(1.4±0.6)g的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11个,过量投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再分别混养体质量为(3.4±0.6)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0(A组)、3(B组)、5(C组)和10个(D组),体质量为(12.4±1.7)g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6个,排出水培养底栖硅藻和石纯(Ulva lactuca),用底栖硅藻饲喂仿刺参。77d的饲养表明,仿刺参和海胆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混养组海胆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单养组(P〈0.05),B、C和D组海胆的SGR分别比单养高9.12%、7.24%和10.06%,各混养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混养海胆的饲料系数(7.28~7.70)分别显著低于单养(9.12)(P〈0.05)组20.29/6、15.5%和18.0%。将刺参的产量计算在内,B、C和D组海胆的饲料系数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1.5%、26.8%和16.0%,但混养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海胆和仿刺参的适宜混养比例为11:3。蛤仔和石纯生长慢,死亡率高。养殖排水培养的底栖硅藻以菱形藻(Nitzschia sp.)和卵形藻(Cocconeis sp.)为主,少量舟形藻(Navicula sp.)。混养海胆性腺中亚麻酸、EPA+DHA含量和n-3/n~6比值显著大于单养组(P〈0.05),混养池水中氨氮含量低而稳,溶氧量高。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9.0-16.0℃下,将体质量0.5g±0.2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放养在放置了混凝土制的中空型(A类)、楼层型(B类)和井字型(C类)附着基的塑料水槽(45cm×31cm×30cm)中,投喂配合饲料,采用每周清洗一次附着基(A’组、B组’和C’组)和不清洗附着基(A组、B组和C组)的方法饲养80d,研究了3种形状附着基对仿刺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洗对仿刺参特殊增长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清洗与附着基形状的交互作用对仿刺参特殊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清洗的楼层型附着基组(B’组)特殊增长率最高,不清洗的楼层型(B组)最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饲养的前60d,放置不同形状附着基的水槽水中亚硝酸、氨氮和COD等的含量低而稳,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后期各组上述水化学指标急剧上升;定期清洗的水中均低于不清洗组。放置附着基而不清洗的水槽中的仿刺参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YS)的活性分别比冲洗的水槽中高32.28%、9.17%和5.71%。A组仿刺参体腔液中SOD的活性与A’组差异极显著(P〈0.01),B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5),C组与C’差异极显著(P〈0.01)。文中从生态作用和空间面积比例等讨论了附着基结构与功能对仿刺参生长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7.0~19.5℃和盐度28.7~30.9的养殖环境下,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混养在1 m3水体中,研究在一定养殖空间内刺参-海黍子适宜的养殖容量和密度及其对水质的影响。仿刺参平均湿重(25.2±1.21)g;养殖密度,A1~A3组:600 g/m3,B4~B6组:400 g/m3,C7~C9组:200 g/m3。海黍子养殖密度,A1、B4、C7组:0 g/m3,A2、B5、C8组:1 000 g/m3,A3、B6、C9组:2 000g/m3。结果显示:(1)A1、B4组仿刺参的平均日增重率(Mdwg)和特定生长率(SGR)最小;C8和C9组仿刺参的Mdwg和SGR最大;A2组海黍子的SGR最大;C9组海黍子SGR最小;(2)A1、B4组NH4+-N、NO2--N、NO3--N和PO43--P含量较高;A3、B6、C9组各营养因子含量较低。研究表明:海黍子能吸收水体中的营养因子,其密度显著影响仿刺参的生长(P0.05)。本试验条件下,C8、C9组搭配比较合适,生态互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13.0~23.0℃下,将平均质量1.45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放养在容量50L(45cm×31cm×30cm)的水槽中,投喂以鱼粉、虾糠和玉米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马尾藻粉、海泥、贝壳粉和黄原胶等粗蛋白12.70%和粗脂肪5.48%的饲料。在饲料中含有不同比例的亚油酸(LA)、α-亚麻酸(LNA)、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和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以橄榄油平衡脂肪含量,以贝壳粉平衡其他成分,配制成LA和LNA的比例分别为20:0(S1);20:1(S2);1:2(S3)和2:1(S4);LA、LNA、DHA和EPA的比例分别为6:1:5:0(S5);10:1:30:5(S6)和10:5:6:1(S7)的膏状饲料。80d的饲养表明,幼参摄食只添加橄榄油(S1)、添加橄榄油和亚油酸(S2)的饲料时生长最慢,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的幼参(P〈0.05);摄食只添加亚麻酸(S3)或亚油酸和亚麻酸(S4)的饲料时,生长较慢,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摄食添加DHA(S5)和EPA+DHA(S6)的幼参(P〈0.05);摄食添加上述4种脂肪酸(S7)饲料时,生长最快,即LA,LNA,DHA和EPA的比例为10:5:6:1时,体壁最厚,肠道中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有效活力最高,对饲料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摄食实验饲料的仿刺参体内蛋白+脂肪十灰分的含量之和(平均85.79%)远大于初始刺参(79.70%)的相应之和,由高至低依次为:S2(90.57%)〉S1(87.97%)〉S3(85.78%)〉S4(85.29%)〉S7(84.19%)〉S5(83.79%)〉S6(82.97%)。仿刺参摄食后体内18碳脂肪酸含量呈负增长,而体内EPA的含量均呈正增长,且恒定变化在4.36%~6.83%之间,表明饲料中的18碳脂肪酸能转化为仿刺参体内的EPA。添加了4种脂肪酸的S4、S5、S6和S7组幼参肠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8.
分别向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添加芽孢杆菌(处理A)、芽孢杆菌+粉碎甘蔗渣(处理B)、芽孢杆菌+粉碎-蒸煮甘蔗渣(处理c),检测养殖环境中的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水体中总菌数、水体中絮团含量和对虾生长指标,评估添加甘蔗渣和芽孢杆菌对对虾生长及养殖环境的影响。60天的养殖结果表明,养殖前期处理组B、处理组c的氨氮(TAN)浓度显著低于处理组A(P〈0.05);甘蔗渣和芽孢杆菌的添加能够提高水体中生物絮团含量,养殖10天以后,处理组B和处理组C的生物絮团含量分别维持在6-3~20 ml/L、8.3~30 ml/L,各时期都显著高于处理组A(维持在2.7~8.3 ml/L)(P〈0.05);处理组B、处理组c收获时对虾平均体重分别为8.56±0.21 g、8.84±0.26 g,显著大于处理组A(7.66±0.40 g)(P〈0.05)。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20%、0.40%、0.60%、0.80%、1.00%的低聚果糖,制作6组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约20 g的仿刺参14周,研究低聚果糖对仿刺参生长、体成分、机体生长免疫因子及肠道糖代谢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聚果糖添加量对仿刺参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仿刺参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仿刺参体壁基本成分不受低聚果糖添加量的影响(P>0.05),总糖含量随低聚果糖的升高而升高(P<0.05);体壁中甘氨酸、半胱氨酸及精氨酸含量随低聚果糖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别在0.40%、0.50%、0.80%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0%组(P<0.05);体腔液中生长激素、补体C3、补体C4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均随低聚果糖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肠道丙酮酸激酶和己糖激酶活力均随低聚果糖的升高而升高(P<0.05)。以质量增加率为评价指标,经二次曲线回归分析,仿刺参饲料中低聚果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55%。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仿刺参幼参对缬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80%、1.60%、2.40%、3.20%和4.00%的包膜缬氨酸,配制缬氨酸含量分别为0.61%(D1,对照组)、1.14%(D2)、1.46%(D3)、1.73%(D4)、2.17%(D5)和2.64%(D6)的实验饲料,饲喂体质量为(9.20±0.12)g的仿刺参幼参8周。结果显示,①添加缬氨酸对仿刺参幼参的成活率(SR)无显著影响;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4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②添加缬氨酸对肠壁比和肠长比均无显著影响;③体壁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4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添加缬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组氨酸、缬氨酸、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降低了亮氨酸、异亮氨酸和酪氨酸含量;④肠道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缬氨酸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D1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丙二醛(MDA)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D4组显著低于对照组;⑤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3组蛋白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淀粉酶活力不受缬氨酸含量的影响。综上,饲料中添加适宜的缬氨酸显著提高了仿刺参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改变了体壁的常规成分和氨基酸含量。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得出,体质量为9.20 g的仿刺参其配合饲料中缬氨酸最适含量为1.79%(9.18%饲料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β-胡萝卜素强化对卤虫(Artemia)体内类胡萝卜素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以渤海湾卤虫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β-胡萝卜素强化剂梯度(1、3、5、7、9 mg·L-1),并设1个不添加β-胡萝卜素的对照组,分析添加不同浓度β-胡萝卜素强化剂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成虫体内类胡萝卜素组成和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强化后,卤虫体内检测到β-胡萝卜素、角黄素和海胆酮3种类胡萝卜素;卤虫无节幼体和成虫体内β-胡萝卜素含量随着强化剂量增大显著上升(P<0.05);无节幼体体内海胆酮和成虫体内角黄素含量变化大致上与β-胡萝卜素强化剂梯度变化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饥饿12 h后,强化组体内β-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下降,但依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现出较好的富集效果。因此,通过营养强化的卤虫,不仅可以作为外源类胡萝卜素的生物载体,还可以利用其体内代谢转化,为养殖苗种提供多级类胡萝卜素营养。  相似文献   

12.
宋晓明 《畜禽业》1999,(8):29-30
在育肥猪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禾0.3%EM微生物制剂的3组试验:A组(0.1%添加)、B组(0.2%添加)、C组(0.3%添加)。试验全期日均增重分别为650.4165g、714.2558g和660.862g,对照组(D组)602.7555g,试验B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A,C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饲料报酬试验A、B、c3组比对照组由(D)分别提高5.9%、10.11%和7.3%,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6.6%、33.07%和17.58%。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β-胡萝卜素对于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蝌蚪生长、幼蛙形态和运动表现及肝脏酶活的影响。将镇海林蛙蝌蚪(Gosner 25~26)288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各组分别添加0、50、500和1200 mg/kgβ-胡萝卜素,直至镇海林蛙蝌蚪变态发育完全。结果显示:(1)不同处理组间蝌蚪发育中期的体重、体长和尾长组间差异不显著,而蝌蚪中期发育的历期在组间差异显著,对照组中期发育的历期显著快于β-胡萝卜素处理组。(2)不同处理组间蝌蚪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变态率差异不显著,对照组的变态时间显著短于β-胡萝卜素处理组,β-胡萝卜素处理组则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变态时间缩短。(3)不同处理组间幼蛙体长、头长、前臂及手长和后肢长差异显著,但幼蛙体重差异不显著。(4)不同处理组间幼蛙平均跳跃距离差异显著,50和500 mg/kgβ-胡萝卜素处理组幼蛙平均跳跃距离显著大于另外两组。(5)幼蛙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不同处理组间差异显著,50 mg/kgβ-胡萝卜素组的酶活显著大于其它处理组,但是幼蛙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500 mg/kgβ-胡萝卜素试验组,可以显著减缓镇海林蛙蝌蚪的早期发育,延长变态时间,形成较大的幼蛙个体,积累能量较多,运动性能显著增强,个体的适合度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仿刺参幼参对亮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0.80%、1.60%、2.40%、3.20%和4.00%的包膜亮氨酸,配成亮氨酸含量分别为1.29%(D1,对照组)、1.63%(D2)、1.98%(D3)、2.22%(D4)、2.58%(D5)和2.97%(D6)的6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6.40±0.14) g的仿刺参幼参60 d。结果显示,(1)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幼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在D3组增重率达到最大值100.84%,随亮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但D3、D4和D5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还是显著高于对照组;(2)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体壁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在D3组达到最大值5.50%,且显著高于其他组,随亮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仿刺参体壁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各组间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随饲料亮氨酸含量的升高,仿刺参体壁蛋氨酸含量显著提高;(3)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10.2~12.4℃、p H 7.8~8.0、盐度24~28条件下,将平均体质量为(45±5)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养在室内养殖池的网箱中,投喂蛋氨酸硒添加量分别为0mg/kg、0.2mg/kg、0.4mg/kg、0.6mg/kg、0.8mg/kg和1.0mg/kg的6组饲料。饲养60d后,测定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和体壁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当蛋氨酸硒添加量为1.0mg/kg饲料时,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最大,较对照组分别高155.56%、5.65%和2.9%(P0.05),而仿粗脂肪含量最低,较对照组低10.61%(P0.05)。  相似文献   

16.
选取初始体质量(73.81±9.02)g的雄性吉富罗非鱼(GIFFOreochromisniloticus),分别投喂含100%鱼油(A)、50%葵花籽油+50%鱼油(B)和100%葵花籽油(C)的饲料,每种饲料设置2个流速运动水平(0BL·s-1、1.5BL·s-1)(BL,体长),共6个试验组合(0A、1.5A、0B、1.5B、0C、1.5C),饲养42d后测定试验鱼生长和体成分变化。结果显示各组合吉富罗非鱼的成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1.5B组合的特定生长率(4.96±0.02)%·d-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合(P〈0.05)。逆流运动后红肌和白肌蛋白质含量分别最高增加10.25%和7.74%(P〈0.05)。逆流运动对全鱼和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料B组和c组鱼体红肌PUFA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而B组和c组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葵花籽油替代鱼油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和体成分没有显著影响,而逆流运动能够显著提高肌肉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精氨酸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免疫能力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2.00%、3.00%和4.00%的包膜精氨酸(精氨酸含量为40%),配制精氨酸含量为0.32%、0.73%、1.16%、1.61%和1.99%的5种实验饲料(命名为D1,D2,D3,D4和D5),饲喂初始体质量9.10 g的仿刺参幼参60 d。结果表明,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仿刺参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且在D4组达到最高;D3、D4和D5组仿刺参的脏壁比、肠壁比及肠长比显著低于D1和D2组,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粗蛋白的沉积,但对水分及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谷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组氨酸、羟脯氨酸、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了赖氨酸含量;体腔液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力随着精氨酸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肠道蛋白酶活力与饲料精氨酸含量呈二次负相关关系(Y酶活=-3.228X2精氨酸+2.865X精氨酸+26.24,R2=0.934),D3、D4和D5组纤维素酶活力显著高于D1和D2组,淀粉酶及脂肪酶活力不受精氨酸含量的影响。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一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体质量9.10 g的仿刺参饲料中精氨酸适宜含量为1.55%(7.10%饲料粗蛋白)。  相似文献   

18.
利用花生秧粉替代配合饲料中的马尾藻粉,研究不同比例花生秧替代马尾藻的配合饲料对仿刺参幼参的生长和消化的影响。试验设6组,替代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8%、16%、24%、32%和40%,每组3个重复,试验进行60 d。试验结果表明,各组仿刺参存活率均超过95%,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24%替代组仿刺参特定生长率最大(0.58%/d),高于对照组28.9%,8%替代组和16%替代组生长稍慢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 P >0.05),而32%替代组和40%替代组仿刺参生长明显慢于对照组(P <0.05);各替代组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各替代组幼参对饲料消化率随替代比例变大而降低;试验前30 d肠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后30 d ,淀粉酶活性对照组表现最大,并有随花生秧粉替代比例变大含量下降的趋势;5个替代组仿刺参体腔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19.
在水温为16-18℃时,将平均体重为(60.75±0.32)g的仿刺参(Apostichhopus japonicus)饲养在150 cm×120 cm×60 cm的水箱中,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酵母,使7组饲料中硒的浓度分别为0、0.20、0.40、0.80、1.60、3.20和6.40 mg/kg,进行为期28 d的生长实验,并对其体壁、消化道、呼吸树、肌肉等不同组织消化酶活力、免疫酶活力进行测定,探讨不同水平的外源硒对仿刺参生长、相关酶及体内硒含量的影响,并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仿刺参体内硒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添加适宜浓度的硒提高了仿刺参的成活率(最高达100%)、消化酶和免疫酶的活性,蛋白酶(35.13 U/mg prot)和淀粉酶(0.51 U/mg prot)的最高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2.45倍和2.07倍.硒浓度为0.80-1.60 mg/kg时,仿刺参各组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仿刺参各组中的硒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有机硒的提高倍数大于无机硒,说明富集到体内的硒以有机硒为主.研究表明,硒浓度为0.80-1.60 mg/kg时,仿刺参的养殖效果最佳.本研究丰富了仿刺参的营养学内容,为仿刺参健康、高效、可持续养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水产常用催产药物和紫外线照射海水对刺参的催产效果,分别给性腺发育成熟的刺参亲参注射LHRH-A2+DON(A组)、LHRH-A2+HCG(B组)、NGLWY酰胺(C组)、8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D组)、12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E组)、16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F组)进行人工催产,比较不同外源催产剂对刺参亲参产卵和排精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B两组催产剂未能诱导亲参排卵、排精,其他四组催产剂均能诱导亲参排卵、排精。其中,16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的F组催产效果最佳,催产率86.67%,平均产卵量为(1.45±0.30)万粒/g;注射催产剂后亲参产生参体皱缩的应激反应率达到100%,最慢恢复时间为(253.00±37.69)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