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9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750篇
林业   672篇
农学   894篇
基础科学   525篇
  1110篇
综合类   2367篇
农作物   378篇
水产渔业   342篇
畜牧兽医   971篇
园艺   257篇
植物保护   39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61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是浙江省传统中药材“浙八味”之一。近年来在磐安县白术主产区发生一种新的枯斑病。为明确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本研究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特征观察,及ITS、LSU、rpb2tub2多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引起该枯斑病的病原菌为Phoma exigua。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8,最适碳源与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4℃、相对湿度100%;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47℃和54℃。不同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咯菌腈对该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24 μg·mL-1;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对其分生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10和0.16 μg·mL-1。由P. exigua 引起的白术枯斑病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92.
为明确云南省条锈菌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利用19个中国鉴别寄主和11对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引物对采自云南省大理、曲靖、文山、昭通4个市的88个菌系进行了毒性表型分析和分子基因型分析。毒性表型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条锈菌群体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Kosman指数为0.22,云南省条锈菌群体毒性结构复杂;菌系以Hybrid 46类群(77.3%)和贵农22类群(17.0%)为主,并且均不能侵染鉴别寄主中四和Triticum spelta album。分子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条锈菌整体上香农信息指数为0.63,分子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大理市菌系香农信息指数为0.64,分子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文山市菌系香农信息指数为0.35,分子遗传多样性最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西部大理市菌系明显不同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昭通市、文山市的菌系,昭通市菌系和曲靖市菌系毒性结构和基因型结构基本相同,表明云南省东、西部条锈菌群体遗传分化程度较高,是2个相对独立的流行区域。  相似文献   
993.
青刺果,属蔷薇科李亚科扁核木属植物。由于青刺果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合理有 效地开发利用青刺果已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已逐步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柱 产业之一。本研究通过对青刺果侧芽诱导,深入探究青刺果侧芽诱导技术方法。通过对青刺果 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发现,以MS 培养基为基质,在含基质4.74g/L、糖30 g/L、琼脂6.5 g/L 的母液 中加入0.5mg/L 6-BA(细胞分裂素)和0.1mg/L IBA(生长素)的培养基,对于青刺果侧芽的诱导效果最 佳。本研究对青刺果种植资源进行良种  相似文献   
994.
中药苏木(Sappan Lignum)来源于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干燥心材,具有止血 抗炎等功效。采用琼脂糖平板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苏木水提物(0.03g/ml,0.06g/ml,0.09g/ml, 0.12g/ml,0.15g/ml)对蛇毒sPLA2水解活性的抑制作用,测量透明圈和孔的直径,根据酶活标准曲 线计算其抑制率。结果表明0.15g/ml 苏木水提物对五步蛇毒sPLA2水解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多索茶碱、营养支持及抗凝等药物,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5(IL-5)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WBC、hs-CRP、TNF-α、IL-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WBC、hs-CRP、TNF-α、IL-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肺炎,能显著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6.
黑斑病是影响白术种植的主要病害之一,2015—2017年从浙江省磐安、天台、新昌和嵊州4地采集、分离得到137株白术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其对甲基硫菌灵和腐霉利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黑斑病菌群体 (n = 137) 对甲基硫菌灵的高水平抗性频率为77.4%,中等水平抗性频率为22.6%,未检测到敏感菌株;对腐霉利的抗性频率为20.4%,含21株低水平抗性菌株和7株中等水平抗性菌株。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对白术黑斑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值为0.15 mg/L。供试的137株白术黑斑病菌对咪鲜胺的EC50值分布在0.05~0.87 mg/L之间,平均EC50值为 (0.29 ± 0.11) mg/L,可作为敏感性基线。  相似文献   
997.
低温胁迫是影响西南喀斯特地区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探明西番莲不同品种在生理结构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它们在低温胁迫下适应性存在差别的原因,以2个品种及4个基因型的一年生西番莲扦插苗标准株为研究对象,常温下解剖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观察形态结构;并观察2个品种西番莲叶片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解剖结构,研究叶片形态结构与其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寒品种(平塘1号)及抗寒基因型(黔乡香1、2、3、4号)和不抗寒品种(紫香1号)的解剖结构只在叶片木质部维管束的形态构造上存在明显区别。不同梯度(5.0、2.5、0、-2.5 ℃)低温胁迫处理后,紫香1号的叶片在未受到冻害损伤前(-2.5 ℃处理下紫香1号叶片损伤明显),其长度、宽度和厚度均显著大于平塘1号;紫香1号未明显损伤的低温胁迫处理下,2个品种的蜡质层厚度十分接近,无显著性差异;2个品种的叶脉维管束长度及宽度无明显变化;紫香1号可承受的低温(5.0 ℃)处理下,2个品种叶脉厚度及栅栏组织长度无显著差异,但在紫香1号受冷害的低温(2.5 ℃)及更低的冻害温度(0 ℃和-2.5 ℃)下,平塘1号的叶脉厚度和栅栏组织长度极显著大于紫香1号;2个品种的海绵组织厚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不断增加,平塘1号的海绵组织厚度始终小于紫香1号;2个品种的组织结构紧密度及叶脉突起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着胁迫温度的不断降低,平塘1号的组织结构紧密度及叶脉突起度的增大比例大于紫香1号;2个品种的组织结构疏松度在紫香1号明显受冻害前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受叶片本身大小及厚度影响,平塘1号的组织结构疏松度大于紫香1号。综上所述,抗寒性较强的平塘1号的叶片长、宽较小,叶片较薄而叶脉厚,栅/海比较高,组织结构紧密度及叶脉突起度大;不抗寒品种紫香1号则反之。  相似文献   
998.
浙江省稻田系统秸秆还田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是实施肥药减施及有机养分替代的主要技术。稻-麦轮作是浙江北部和中部稻区的主要栽培模式,稻-油和稻-稻模式则主要分布在浙江中部和南部稻区。调查表明,浙江稻区不同栽培模式的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主要有:双季稻田秸秆翻耕还田,稻-麦(油)轮作水稻秸秆覆盖还田,以及稻-麦(油)轮作水稻季的4种秸秆还田耕作方式——麦(油)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水稻直播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浅耕水稻直播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深耕水稻插秧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深耕水稻直播方式。不同耕作及还田方式各有利弊,但同时存在秸秆量大、还田困难,肥料配施没有定量计算方法,病虫害加剧,土壤水分需要科学管理,农机需要合理选择与操作等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参考已有的研究技术资料,针对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以下对策。1)采取方式轮换措施调和不同耕作类型及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产生的不足。2)中等肥力农田以单季秸秆还田量5~6 t·hm-2、全年秸秆还田量10~12 t·hm-2比较适宜,超过的秸秆量建议通过综合利用方式加以解决。3)肥料配施采取以氮肥全季调施、前期适当增施,钾肥适当减施为主的秸秆还田施肥策略。4)病虫害防治采取提前翻耕、秸秆深埋、淹水闷田的措施。5)水分管理以易于机械耕作和秸秆还田后保持土壤湿度促进秸秆腐解为原则,晚稻提倡干湿交替的灌溉管理方式。6)机械类型应选择带有秸秆切碎装置的收割机,耕作机械要保证翻埋深度,以实现稳定与均匀的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999.
林下植被对杉木林地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林下植被对杉木林地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的经营水平下,林下植被生长迅速。0.7的林分郁闭度,4~5年后生物量积累达4~5 t/ha;营养元素达80~100kg/ha。丰富的林下植被能促进养分的有效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改善土壤肥力的作用,因此对防止杉木林地力衰退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的方法分析发酵桂叶渣的挥发性香味成分,固相微萃取的条件为:萃取时间10 min,萃取温度90℃,色谱分离得到106种挥发性成分,66种可被鉴定,其主成分为乙酸乙酯(8.375%)、己酸丁酯(6.337%)、丁酸丁酯(4.866%)、δ荜澄茄烯(4.612%)、r衣兰油烯(4.405%)、α衣兰油烯(3.416%)、古巴烯(3.313%)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