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血清型的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avian pathgenicity E.coli,APEC)引发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急性败血症、气囊炎、腹膜炎、卵巢炎、输卵管炎、脐炎和肉芽肿等病型。病死率高达70%~100%。本试验对安阳县某鸡场发生的疑似患有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鸡进行了临床初步诊断,无菌操作采取病死鸡的脾脏、肝脏、淋巴结以及十二指肠作为典型病料进行病原菌的显微镜观察,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确定分离的病菌为大肠杆菌。最后通过药敏试  相似文献   
2.
梨黑斑病菌抗药性检测及其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基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斑病是梨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不少地区反映多菌灵等传统常用杀菌剂对其防治效果已出现下降。作者从浙江、江苏和安徽3省分离了252株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kikuchian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其抗药性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所检测的黑斑病菌群体(n=252)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为57.1%,且全部为高水平抗性(HR);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异菌脲的抗性频率为46.8%,全部为低水平抗性(LR);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的抗性为低水平(LR)及中等水平(MR),抗性频率均为28.6%;表明梨黑斑病菌对常用杀菌剂已产生较为严重的抗性。供试252株梨黑斑病菌对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啶酰菌胺的EC50值分布在0.12~3.85μg/m L之间,平均EC50值为(1.21±0.12)μg/m L,且其分布呈近似正态的单峰曲线。研究表明,啶酰菌胺可作为潜在的梨黑斑病防治替代药剂,其平均EC50值(1.21±0.12)μg/m L可作为梨黑斑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基线。  相似文献   
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对斑痣悬茧蜂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醚菌酯、肟菌酯)和三唑类(粉唑醇、腈菌唑、戊唑醇、己唑醇及戊菌唑)杀菌剂对寄生性天敌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的毒性风险,在室内分别采用药膜法和摄入法测定了上述8种杀菌剂对斑痣悬茧蜂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方法对结果有明显影响。在药膜法处理中,肟菌酯表现出最高的触杀毒性,其致死中时间(LT50值)为1.18d;戊菌唑次之,其LT50值为1.98d;粉唑醇的毒性最低,LT50值长达52.58d。在摄入法处理中,供试杀菌剂的LT50值均大于15d。除粉唑醇药膜处理和己唑醇摄入处理外,其余处理斑痣悬茧蜂的寿命均显著缩短。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关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尤其是肟菌酯和戊菌唑对斑痣悬茧蜂等寄生蜂天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寄生蜂成虫可以直接取食含有单糖和二糖的花蜜和蜜露。本文研究了取食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甘露糖对斑痣悬茧蜂寿命、繁殖力和营养贮存的影响。结果显示,取食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甘露糖后,斑痣悬茧蜂的寿命分别为25.9、21.3、21.5和11.1 d,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平均后代数分别为72.8、51.1、55.8和8.6头,而清水对照只有4.3头,其中取食甘露糖后,斑痣悬茧蜂平均后代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体内主要物质含量测定表明取食糖类后,寄生蜂极大程度地积累总糖,取食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与水相比寄生蜂体内脂含量显著增加,并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取食甘露糖与水相比寄生蜂体内脂含量显著下降。取食4种糖都在产卵高峰前期蛋白质浓度达到最高,死亡前蛋白质浓度最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分别从未使用过噻呋酰胺及使用噻呋酰胺3年以上的浙江省稻田采集分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通过监测、分析病原菌群体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变化,研究了立枯丝核菌对噻呋酰胺的抗药性风险;并以戊唑醇、井冈霉素等纹枯病防治常用药剂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噻呋酰胺油悬浮剂 (OD) 对稻田天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省未接触过噻呋酰胺的立枯丝核菌群体 (n = 164) 的EC50值分布在 0.008~0.135 mg/L 之间,且呈近似正态单峰曲线,平均EC50值为 (0.073 ± 0.005) mg/L,可作为立枯丝核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基线,用于后续田间抗药性监测。接触过噻呋酰胺3年以上的立枯丝核菌群体 (n = 130) 的EC50值分布在 0.009~0.126 mg/L之间,平均EC50值为 (0.069 ± 0.080) mg/L,未观察到明显的敏感性下降。对稻田天敌群落影响的田间试验表明,采用12%噻呋酰胺油OD处理 7 d 后,绍兴稻田的 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CK),而其他时间和地点均与CK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采用噻呋酰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抗药性风险低,对稻田天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采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研究了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对不同龄期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的选择以及后代的生长发育表现。在非选择性试验中,斑痣悬茧蜂虽然寄生所有1-5龄幼虫,但寄生率不同,对2-4龄幼虫的寄生率(〉70%)显著高于对1龄(53%)和5龄(20%)幼虫的寄生;寄生不同龄期寄主幼虫的后代寄生蜂生长发育表现亦存在差异,寄生2-4龄寄主幼虫的寄生蜂结茧化蛹率(〉95%)和羽化率(〉90%)高于寄生1龄和5龄幼虫的,而发育历期短于寄生1龄和5龄幼虫的;但后代寄生蜂成虫的体型(用后足胫节长度表示)随寄主幼虫龄期增长而逐渐增大。由此表明,甜菜夜蛾2-4龄幼虫对斑痣悬茧蜂的生长发育适合度表现更有利。在成对选择试验中,当5龄幼虫不在供选寄主组合中时,斑痣悬茧蜂喜好龄期较大的寄主幼虫,即最喜好4龄幼虫,最不喜好1龄幼虫;在4龄与5龄幼虫之间倾向于选择4龄幼虫,这与非选择性试验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稻田常用农药对螟黄赤眼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利用药膜法和浸渍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戊唑醇、烯啶虫胺、亮氨酸、噻虫嗪、溴氰虫酰胺、苏云金杆菌对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使用的浓度下,甲氨基阿维菌素、戊唑醇、噻虫嗪、溴氰虫酰胺对螟黄赤眼蜂的毒性较强,接触6 h后的死亡率均超过96%。而氯虫苯甲酰胺处理6 h后的死亡率小于20%,与丙酮对照无显著差异。10种药剂处理后,以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羽化率最高,与对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存活率为87.13%;其次是苏云金杆菌,处理浓度为25和33.33 mg·L~(-1)时,平均羽化率分别为81.55%和80.17%。亮氨酸抑制剂与烯啶虫胺作用效果相似,平均羽化率分别为25.27%和26.60%;而戊唑醇、噻虫嗪、溴氰虫酰胺及阿维菌素处理螟黄赤眼蜂卵、幼虫和蛹均显著影响蜂的发育,其中,阿维菌素副作用最大,平均存活率仅为7.11%(卵:F10,44=248.16,P0.01;幼虫:F10,44=232.83,P0.01;预蛹F10,44=468.25,P0.01;蛹:F10,44=663.71,P0.01)。  相似文献   
8.
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植物保护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中需注意合理的时间安排、适宜的行业设置和就近建立实习基地等几个关键问题,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生产中9种常用农药 (戊唑醇、咪鲜胺、丙硫菌唑、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嘧菌酯、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对天敌昆虫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的影响,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上述9种农药对螟黄赤眼蜂的毒性以及其中不同杀菌剂混合使用对该赤眼蜂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硫菌唑、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和嘧菌酯对螟黄赤眼蜂的半致死用量 (LR50) 大于1832 g/hm2,致死中时间 (LT50) 大于4 d,均属低风险性药剂;茚虫威和氯虫苯甲酰胺也属低风险性药剂,两者LR50值均大于916 g/hm2,LT50值分别为2.94和0.86 d;咪鲜胺和戊唑醇的LR50值分别为106和207 g/hm2,LT50值分别为0.27和0.35 d,属中等风险性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属高风险性药剂,其LR50和LT50值分别为0.53 g/hm2和0.16 d。咪鲜胺和戊唑醇分别与丙硫菌唑和噻呋酰胺混合,以及戊唑醇与嘧菌酯混合,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与咪鲜胺和戊唑醇单剂相比,混剂处理组螟黄赤眼蜂的死亡率均显著下降,且与丙酮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对螟黄赤眼蜂毒性较低,同时不同杀菌剂混用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单剂对螟黄赤眼蜂的毒性,研究结果可为放蜂期合理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对采自浙江、湖北和安徽3省的蚕豆赤斑病样品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引起赤斑病的2种病原菌——蚕豆葡萄孢Botrytis fabae和灰葡萄孢B.cinerea 的抗药性发生情况,并在离体条件下通过抗药性诱导试验比较了二者的抗药性风险。结果共分离得到153个菌株,其中蚕豆葡萄孢122株(占79.7%),灰葡萄孢31株(占20.3%)。共检测到37株多菌灵高水平抗药性菌株(其中蚕豆葡萄孢9株)和42株异菌脲低水平抗药性菌株(其中蚕豆葡萄孢17株);嘧霉胺对153个菌株的EC50值在0.01~5.13 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0.72±0.15 μg /mL;表明蚕豆赤斑病菌对常见杀菌剂已表现出一定的抗药性,且灰葡萄孢的抗药性问题比蚕豆葡萄孢要严重得多。抗药性诱导试验进一步证实,灰葡萄孢的抗药性风险明显高于蚕豆葡萄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