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03篇
  免费   745篇
  国内免费   1798篇
林业   2696篇
农学   2811篇
基础科学   1552篇
  3681篇
综合类   4633篇
农作物   1311篇
水产渔业   1126篇
畜牧兽医   5812篇
园艺   658篇
植物保护   1366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632篇
  2020年   564篇
  2019年   522篇
  2018年   500篇
  2017年   767篇
  2016年   704篇
  2015年   916篇
  2014年   936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1493篇
  2011年   1266篇
  2010年   1142篇
  2009年   924篇
  2008年   944篇
  2007年   937篇
  2006年   936篇
  2005年   1520篇
  2004年   1025篇
  2003年   758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586篇
  1998年   419篇
  1997年   314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301篇
  1991年   278篇
  1990年   294篇
  1989年   282篇
  1988年   277篇
  1987年   174篇
  1986年   214篇
  1985年   190篇
  1984年   141篇
  1983年   132篇
  1979年   135篇
  1975年   137篇
  1974年   129篇
  1973年   116篇
  1972年   138篇
  1971年   118篇
  1968年   113篇
  1967年   125篇
  1966年   10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给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囊膜糖蛋白选择良好的抗原域和宿主表达系统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选取DTMUV QD株基因文库中的一个重组质粒并测序,结合NCBI的ORF Finder和BLAST工具发现一个全长为1488 bp完整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片段。将该ORF编码蛋白通过NCBI的BLASTP分析和DNAstar进化树分析,确定该蛋白与类黄病毒E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随后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Conserved Domains确定保守结构域、运用SignalP4.1预测信号肽、TMHMM 2.0预测跨膜区。应用在线程序NetNGlyc1.0预测糖基化位点,NetPhos2.0预测磷酸化位点、ProtScale进行疏水性分析。最后运用在线EMBOSS和自动蛋白同源建模数据库进行3D结构预测以及密码子偏爱性分析。结果表明,E蛋白与其它黄病毒衣壳蛋白具有相似的功能,没有信号肽切割位点,在451-468和475-492aa区域含有跨膜区,为相对低表达基因,含有较多种类的稀有密码子,与人密码子使用频率较为接近。这为进一步研究DTMUV E基因的体外表达和宿主选择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国家对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疫病传播风险,有力保障动物产品安全,维护群众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对实际应用情况的分析,介绍了高温降解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以期为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完善有效的法规体系,是美、欧、澳根除牛结核病等动物疫病的基础保障。其要点主要包括:健全法律制度,强化财政支持,减少利益方抵触行为;规范检测方法,对屠宰牛进行全部检疫;对阳性牛实施严格追溯制度,并分类实施标识制度;建立病牛扑杀的基本标准,选择性采取扑杀措施;推行区域化管理制度,建立差异性市场准入标准;实施野生动物隔离及监测制度,防止野生动物向家养动物传播疫情;强化利益方的宣传教育,营建群防群控氛围。这些策略和措施,对我国健全结核病防治策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本试验旨在研究外源精胺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成纤维细胞因子-2( FGF2)蛋白质表达量及小肠发育的影响。将9窝胎次和初生体重相近的7日龄“杜×长×大”哺乳仔猪随机分配到0、12和15 mg/kg外源精胺组,每组3窝。仔猪从7日龄起补饲相应的饲粮,21日龄断奶后继续补饲断奶前饲粮至28日龄结束。从每窝选2头接近平均体重的仔猪屠宰,采集小肠及黏膜样品,测定FGF2蛋白质表达量和小肠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1)12 mg/kg外源精胺组仔猪小肠黏膜FGF2蛋白质表达量分别高于0和15 mg/kg外源精胺组,但3个外源精胺组仔猪小肠黏膜FGF2蛋白质表达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12和15 mg/kg外源精胺组仔猪小肠绒毛高度和宽度分别极显著大于0 mg/kg外源精胺组( P<0.01),而12 mg/kg外源精胺组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 V/C )分别极显著高于0 mg/kg外源精胺组( P<0.01)。3)28日龄仔猪小肠黏膜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随外源精胺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由此可见,给7~28日龄仔猪连续补饲外源精胺能提高28日龄仔猪小肠黏膜FGF2蛋白质表达量、V/C和二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平板计数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技术分析免疫增强剂党参对仿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as)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18.00±2.00) g的仿刺参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投喂海泥、鼠尾藻粉按照1∶1的质量比配制的饵料,试验组饵料中以鼠尾藻粉质量的2%添加党参,连续投喂28 d。结果表明:应用免疫增强剂党参不仅能够显著提高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 P<0.05),降低其饵料系数(P<0.05),而且能够显著增加仿刺参肠道内容物中异养菌的数量(P<0.05);序列统计分析显示投喂党参后仿刺参肠道细菌优质序列比例显著增加( P<0.05),试验组达97.57%,对照组仅为80.22%;Beta多样性分析反映投喂党参后仿刺参肠道微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其多样性系数范围在14.91%~15.47%、15.47%~16.21%、14.91%~16.21%;丰度分析显示投喂党参后仿刺参肠道内容物中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丰度提高,疣微菌门( Verrucomicrobia)、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 Firmiaites)丰度降低;聚类分析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结构相似性系数为0.97。由此可见,免疫增强剂党参可提高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增加肠道异养菌数量和优势菌群丰度,优化肠道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6.
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间的组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间的组合效应。试验将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分别以0∶100、20∶80、40∶60、60∶40、80∶20、100∶0比例进行两两组合,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不同组合对产气量及产气参数、pH、氨态氮、菌体蛋白的影响,计算各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和综合组合效应值,进而筛选各饲料组合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豆秸-花生秧、豆秸-青贮玉米秸、花生秧-青贮玉米秸组合在产气参数上差异显著(P<0.05),豆秸-花生秧和豆秸-青贮玉米秸均以20∶80时各产气参数最优,花生秧-青贮玉米秸以60∶40时各产气参数为最优;各组合对体外瘤胃液pH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组合的氨态氮浓度差异显著(P<0.05),在39~64 mg/dL变化;豆秸-花生秧和花生秧-青贮玉米秸的菌体蛋白浓度随花生秧比例增多而增多,豆秸-青贮玉米秸的菌体蛋白浓度在两者比例为20∶80时最高。以多项组合效应评定指数评定各组合效应,豆秸与花生秧、青贮玉米秸均以20∶80的比例较为适宜,花生秧与青贮玉米秸比例以60∶40时较为适宜,综合组合效应指数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97.
饲料因素对鸡蛋风味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产品供应日益充裕,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其安全性、营养性及风味等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形成鸡蛋风味的前体物质、影响鸡蛋风味的饲料因素及改善鸡蛋风味的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高精低粗的饲粮结构会引起奶牛瘤胃内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升高,瘤胃液pH降低,导致瘤胃内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瘤胃内异常代谢产物(细菌内毒素、组胺等)增加,甚至引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其中,组胺是机体内重要的炎性介质,高浓度的组胺转运至血液后可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引起奶牛多种疾病,并使奶牛生产性能下降。本文对奶牛瘤胃异常发酵时组胺的产生和转运以及组胺诱导炎性反应的机制进行综述,同时,介绍一些限制组胺生成和转运的方法,为控制和减少组胺对奶牛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本试验旨在以"无菌鸡"为模型,研究添加鸡源性乳酸菌和盲肠内容物后,对仔鸡肠道发育、黏膜形态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无特定病原体(SPF)种蛋80枚,经无菌孵化后,选择健康仔鸡60羽,分3组(每组20羽),转入3台无菌隔离器内饲养,并分别饲喂:无菌饲粮(CT组)、无菌饲粮+乳酸菌液(LB组)、无菌饲粮+鸡盲肠内容物(CC组);饲养21 d后试验结束,于试验7、14、21日齡从各组取6只进行屠宰,测定鸡肠道各段长度和免疫器官重量,并对肠道黏膜形态显微观察。结果显示:饲喂乳酸菌或盲肠内容物的仔鸡各阶段中的空肠长度均高于CT组,盲肠长度和体积均低于CT组的无菌鸡;仔鸡的脾脏指数高于CT组(P=0.010);饲喂乳酸菌或盲肠内容物后仔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降低、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增大。本试验说明,饲喂肠道菌群能促进仔鸡肠道发育,盲肠体积变小;同时促进脾脏的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0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氨酸水平对30~38周龄临武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临武鸭产蛋高峰期蛋氨酸的需要量。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临武鸭20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饲粮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27%、0.32%、0.37%、0.42%、0.47%,试验全期63 d。结果显示:1)饲粮蛋氨酸水平对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无显著影响(P0.05)。0.37%、0.42%、0.47%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显著低于0.27%组(P0.05),而0.37%组的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量显著高于0.27%组(P0.05)。0.37%组获得了除合格蛋率外最佳的产蛋性能。2)饲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鸭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黄色泽、蛋黄比例、蛋壳比例、蛋白比例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0.42%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最大且显著高于0.27%和0.32%组(P0.05)。3)饲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鸭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尿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0.27%组相比,其他4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0.37%、0.42%、0.47%组血清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0.27%组(P0.05)。4)以作为评价蛋氨酸需要量敏感指标的料蛋比和血清中GSH含量为依据,通过回归分析估测得到产蛋高峰期临武鸭获得最小料蛋比和最大GSH含量所对应的饲粮中蛋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41%和0.43%。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蛋氨酸水平为0.41%~0.43%时,产蛋高峰期临武鸭可获得最佳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因此30~38周龄临武鸭蛋氨酸推荐量为0.41%~0.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