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依据胎次、体况评分、上一泌乳周期总产奶量和预产期将96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LD)组、中剂量(MD)组和高剂量(HD)组,每组24头。4组奶牛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40、80和120 g/(头·d)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添加剂(过瘤胃胆碱含量≥95%,硒含量≥0.2%)。预试期为产前21 d至产前15 d,正试期为产前14 d至产后28 d。测定干物质采食量(DM I),血浆生化指标,肝脏组织中抗氧化指标、关键抗氧化蛋白和脂质转运蛋白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各组DMI、体重变化、体况评分变化和产犊系数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添加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但MD组和HD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8和1.6 kg/d。3)在产后,与对照组和LD组相比,M D组和HD组甘油三酯(TG)含量及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4)MD组和HD组奶牛的血浆、肝脏组织和乳中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与对照组和LD组相比,MD组和HD组肝脏组织中TG含量显著降低(P0.05)。6)MD组和HD组肝脏组织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D组(P0.05),而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LD组(P0.05)。7)试验组肝脏组织中细胞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1)、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TP)和载脂蛋白B100(Apo B100)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肝脏组织中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果提示,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添加剂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有效维护肝脏功能,最适添加量是80 g/(头·d)。  相似文献   
2.
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间的组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间的组合效应。试验将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分别以0∶100、20∶80、40∶60、60∶40、80∶20、100∶0比例进行两两组合,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不同组合对产气量及产气参数、pH、氨态氮、菌体蛋白的影响,计算各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和综合组合效应值,进而筛选各饲料组合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豆秸-花生秧、豆秸-青贮玉米秸、花生秧-青贮玉米秸组合在产气参数上差异显著(P<0.05),豆秸-花生秧和豆秸-青贮玉米秸均以20∶80时各产气参数最优,花生秧-青贮玉米秸以60∶40时各产气参数为最优;各组合对体外瘤胃液pH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组合的氨态氮浓度差异显著(P<0.05),在39~64 mg/dL变化;豆秸-花生秧和花生秧-青贮玉米秸的菌体蛋白浓度随花生秧比例增多而增多,豆秸-青贮玉米秸的菌体蛋白浓度在两者比例为20∶80时最高。以多项组合效应评定指数评定各组合效应,豆秸与花生秧、青贮玉米秸均以20∶80的比例较为适宜,花生秧与青贮玉米秸比例以60∶40时较为适宜,综合组合效应指数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3.
要:为探究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及对应气温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使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及信噪比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滇西地区保山坝区1978—2021年5-9月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及对应气温的变化趋势和43年来的气候突变情况。研究发现1978—2021年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5-20cm地温和气温升温极显著(P<0.01),平均每10年分别升高0.367℃、0.364℃、0.353℃、0.376℃和0.372℃,5-20cm地温气候倾向率和气温倾向率相差不大。通过对1978-2021年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与气温变化趋势均为由“冷”至“暖”,70年代-90年代呈波动下降趋势,90年代后期至今显著上升,其中,5-20cm地温和气温信噪比分别为0.927、0.956、1.229、1.087、1.079,即5-10cm地温未发生突变现象,而15cm地温、气温均在2019年发生气候突变,20cm地温在2014年发生突变。研究表明保山坝区耕作层地温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并都呈上升趋势,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地温与气温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期间耕作层地温的上升,有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综合评价从山东省17个市采集的羊常用粗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试验测定了109个样本10种常用原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及总能(GE),应用两级离体消化法测定干物质消化率(IVDMD),以计算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并根据预测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进而计算出分级指数(GI)。结果表明,不同粗饲料间的常规养分的差异不能准确地评价饲料营养价值;以NDF、ADF所得GI综合评价粗饲料中营养价值得到苜蓿>冬牧70>地瓜秧>羊草>花生秧>青贮玉米秸>玉米秸>水稻秸>豆秸>麦秸;IVDMD与NDF、ADF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CP呈显著正相关;DE与NDF、ADF相关性较强,且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于反刍动物而言,青贮饲料必不可少,其中玉米青贮需求量最大。甜高粱具有适应能力强、生物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即使在土地条件较差、环境恶劣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利用完善的甜高粱青贮加工技术,推动其在畜牧业领域的应用,替代部分玉米青贮,对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减少人畜争粮现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甜高粱的特性、青贮加工技术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以期为甜高粱的进一步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尿素可节约蛋白饲料的使用量,降低饲养成本。但尿素在瘤胃中降解过快,容易引起氨中毒,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尿素缓释技术可通过降低氨的释放速率而提高氮的利用率。本文综述了尿素常用的缓释技术、应用效果,旨在为缓释尿素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腹泻是危害犊牛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它制约着奶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疾病,牧场一般都采用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长久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并会破坏犊牛肠道菌群平衡。而中药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及药物残留的特点,并且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等多种功效,因此在治疗犊牛腹泻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中药来防治犊牛腹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药治疗犊牛腹泻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18.43±0.76)kg]相近的崂山奶山羊育成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粗蛋白质、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消化能(DE)水平依次为10.40、11.47和12.51 MJ/kg的3种饲粮。试验期10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90d。结果表明:1)10.40 M J/kg组在7、8月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3组在9月龄无显著差异(P0.05)。2)10.40 M J/kg组体重在8、9月龄显著低于11.47和12.51 MJ/kg组(P0.05);10.40、11.47和12.51 MJ/kg组分别较试验前增长了141.22%、157.40%、158.09%。8月龄10.40 M J/kg组胸围和腹围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9月龄10.40 M J/kg组胸围和尻长也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3)10.40 M J/kg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11.47和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11.47M J/kg组(P0.05),极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1)。由以上结果并考虑饲养成本可知,奶山羊最佳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1.47 MJ/kg。  相似文献   
9.
高淀粉、低纤维日粮已成为当前高产奶牛或育肥牛羊的典型营养特征,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也会增加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本文分析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负面影响,并总结了其营养调控措施,旨在为养殖业预防瘤胃酸中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及乳制品在国人膳食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其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黄曲霉毒素是一组由曲霉属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因其毒性强、分布广、危害大,一直都是生鲜乳质量安全重点关注的风险因子。饲料为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残留的主要来源,因而控制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关键在于从源头上对饲料原料进行严格防控。本文介绍了饲料黄曲霉毒素的生成代谢、污染现状,并总结了其脱毒方法的最新进展,旨在为实际生产中对黄曲霉毒素的研究与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