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77篇
  免费   2962篇
  国内免费   7060篇
林业   11274篇
农学   12115篇
基础科学   6152篇
  13517篇
综合类   18485篇
农作物   4997篇
水产渔业   3636篇
畜牧兽医   9036篇
园艺   3175篇
植物保护   611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1519篇
  2021年   2396篇
  2020年   2279篇
  2019年   1979篇
  2018年   4077篇
  2017年   4678篇
  2016年   3223篇
  2015年   2819篇
  2014年   2638篇
  2013年   3350篇
  2012年   4651篇
  2011年   6239篇
  2010年   5995篇
  2009年   4880篇
  2008年   4715篇
  2007年   5392篇
  2006年   3628篇
  2005年   3397篇
  2004年   1641篇
  2003年   1448篇
  2002年   1084篇
  2001年   1151篇
  2000年   1523篇
  1999年   1752篇
  1998年   1679篇
  1997年   1419篇
  1996年   1303篇
  1995年   1255篇
  1994年   1095篇
  1993年   1045篇
  1992年   863篇
  1991年   671篇
  1990年   592篇
  1989年   426篇
  1988年   365篇
  1987年   251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4篇
  196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为掌握陕西省西安市牛羊养殖场职业暴露人群布鲁氏菌感染风险因素,做好高危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2019年对西安市39个布鲁氏菌病阳性养殖场及346位职业暴露高危人群进行流行学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养殖场高危人群感染风险因素。结果显示:畜间布鲁氏菌病在养殖方式上主要发生于散养场(27/39),时间上发生于4月、7—8月、10月,在畜种上以羊群为主(28/39)。对从业人员主观潜在风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从业人员与未感染高危人员在挤奶、喝生牛羊乳、接生、免疫、接触流产畜(流产物及粪便)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发现,挤奶(OR=2.435,95%CI=1.137~5.071)、喝生牛羊乳(OR=2.893,95%CI=1.218~7.569)、接生(OR=3.217,95%CI=1.382~8.036)、接触流产畜(流产物及粪便,OR=2.439,95%CI=1.175~5.209)是从业人员感染的风险因素。同时,对养殖场客观潜在风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显示,场区消毒(OR=0.694,95%CI=0.307~1.043)、流产病死畜无害化处理(OR=0.549,95%CI=0.325~1.105)也是从业人员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表明,挤奶、喝生牛羊乳、接生、接触流产畜(流产物及粪便)是从业人员感染的主观性风险因素,场区消毒、流产病死畜无害化处理是从业人员感染的客观风险因素。结果提示,牛羊养殖场及从业人员应加强对上述感染风险因素的控制,降低暴露风险。同时,相关机构应开展牛羊养殖场职业暴露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提升其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992.
2020年8月25日,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出现一例疑似人炭疽病例。为查明当地是否存在潜在的动物感染,以确定感染来源,通辽市农牧局立即成立专家组,赴霍林郭勒市指导开展畜间炭疽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专家组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病史,同动物疫病控制机构相关人员座谈,了解家畜养殖及疫情情况;对该患者饲养的羊只及储存的动物产品和环境样品进行实验室检验,同时指导当地开展畜间紧急流调排查以及紧急免疫和消毒工作。调查发现:患者有去山林活动且被刺伤史;经排查和实验室检测,未发现畜间炭疽疫情及异常病死动物。综合调查结果,可排除患者通过接触畜间动物及其产品感染的可能,推测被环境中炭疽芽孢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极大。调查提示,该地山林环境中存在炭疽芽孢杆菌污染,因而存在人畜感染风险,须加强防范,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止人畜炭疽的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993.
《格桑花开》是首次以情景剧形式进行人兽共患病防治宣传而拍摄的科普影片。影片开播后,各省组织农牧民,通过集中播放或自行观看等方式进行防治知识宣传。为评价《格桑花开》的宣传干预效果,播放1年后,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4省区抽取农牧民进行包虫病防控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的基线调查相比,养殖户的包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上升了8.4%、16.5%和15.2%,各调查省区干预后的平均得分均有提升。结果表明,在文化水平偏低、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较多的地区,用情景剧方式对动物疫病进行防治宣传教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4.
猪流行性腹泻是猪场新生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为确定云南省曲靖市某猪场新生仔猪出现呕吐、腹泻和高死亡率的病因,采集病死仔猪肠道、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等组织病料,处理后提取病原核酸,通过RT-PCR进行导致仔猪腹泻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仅PEDV核酸阳性,其他病原均为阴性。对检出的PEDV阳性样品N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阳性样品N基因与河北的T10-HB2018毒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7%;与疫苗株AJ1102和LW/L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7.4%~97.5%,在同一个分支上,均属于基因II群;与经典毒株CV777株核苷酸同源性略低,为95.7%。结果表明,引起该仔猪群腹泻的主要病因为PEDV感染,流行毒株未发生变异,当前疫苗对其防控有效。依据分析结果,该场采取PEDV疫苗紧急免疫,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对于指导该地区猪群腹泻病防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并形成较大污染面,国内样品中发现基因I型非洲猪瘟病毒,提示当前临床中实际流行的病毒种群更加复杂。基因I型毒株从1957年传入葡萄牙后,研究人员就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多年来,国外对基因I型毒株的流行分布情况特别是弱毒疫苗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国内目前尚无这方面的分析讨论。为此,作者就基因I型非洲猪瘟病毒流行与疫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非洲猪瘟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在世界兽医器械产业格局中,日本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市场份额超过15%,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顶端。日本的兽医器械产业法律完善,权责分明,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管理流程清晰。我国畜牧业和宠物医疗市场的发展对兽医器械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调查研究日本的兽医器械监管情况,对我国的行业监管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介绍了日本兽医器械监管体系及监管经验,以期为我国实现兽医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解山东省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成本和效益变化情况,2020年上半年从母猪繁殖性能、育肥猪生产性能、仔猪及饲料购买费用、医疗技术投入费用、防控成本以及收入和利润等方面,对抽检的19家规模养猪场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分别与2019年和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前年份(以下简称正常年份)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显示:2020年上半年规模猪场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增加200.1%,比正常年份增加372.8%;育肥猪年出栏量同比增长720.7%,比正常年份增长527.0%。仔猪平均购买价格同比增长49.2%,比正常年份增长167.8%;医疗防疫费同比增长4.1%,比正常年份增长11.6%;改造或新建防控设备设施投入大幅增加,其中智能化系统、散装饲料塔、空气过滤系统、外墙防护设施的升级新建投入费用均超过1 600万元;血清学检测费用同比增加3.4%;病原学检测费用同比增加103.4%。断奶仔猪平均售价同比增长59.9%,比正常年份增长148.4%;育肥猪平均售价同比增长24.4%,比正常年份增长127.0%;净利润同比增加63.2%,比正常年份增加1 125.8%。结果表明,山东省规模猪场在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方面的投入明显加大,但生猪产能显著提升,生猪养殖收益大幅增加,因而生猪生产恢复趋势利好。  相似文献   
998.
为提高畜牧兽医行政监管效能和信息化监管水平,河南省建立了智慧兽医云平台,实现了动物检疫全链条信息化闭环管理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该平台首先将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监管向养殖场纵向延伸,强化产地管理,实行养殖档案电子化,通过编制不同颜色的二维码,实现养殖场的动态分类监管;然后实行畜禽屠宰从养殖场到屠宰场的"点对点"调运闭环管理,实现了对运输畜禽去向的跟踪监控;最后整合养殖场管理、动物检疫电子出证、运输车辆备案、畜禽屠宰管理、疫苗管理、耳标管理和动物疫病监测等系统,实现底层数据共享共用,从而实现了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全链条追溯监管。河南省通过建立动物检疫全链条信息化监管模式,强化了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提高了监管效率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水平,规范了动物检疫行为,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99.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通量的多重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利用Luminex液态芯片平台,建立了可同时检测17种耐药基因的液态芯片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大肠杆菌常见的七大类抗菌药物所对应的17种耐药基因(blaSHV、blaCMY-1、Aph3-IIa-1、aac(6)-Ib-cr、aadA-1、cmlA-1、gyrA、mcr-1、NDM-1、parC、qnrS-1、sul-1、sul-2、sul-3、tetA、tetB、tetX)进行序列分析,随后依次对其设计多重PCR特异性引物,构建特异的阳性质粒作为阳性参比品进行液态芯片检测条件优化,从而进行多重耐药基因液态芯片检测方法的研发。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17种耐药基因的阳性质粒,并建立了两套体系用于检测17种耐药基因。在特异性试验中,两套体系中的检测信号无干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数值;敏感性试验中,体系一的单一质粒最低检测量为102~104 copies/μL,混合质粒为103~105 copies/μL;体系二的单一质粒最低检测量为102~105 copies/μL,混合质粒为104~106 copies/μL;有效性试验中,液态芯片法与PCR检测结果的Kappa值多在0.60以上,具有高度一致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2套液态芯片检测体系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和高特异性的优点,可同时对17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能够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Toll-like receptors (TLRs) participate in regulation of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and lymph nodes play key roles in the initi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There is a tolerance to the allogenic fetus during pregnancy, but it is unclear that expression of TLR signaling is in ovine lymph node during early pregnancy. In this study, lymph nodes were sampled from day 16 of nonpregnant ewes and days 13, 16, and 25 of pregnant ewes, and the expressions of TLR family (TLR2, TLR3, TLR4, TLR5 and TLR9), adaptor proteins, including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response protein 88 (MyD88),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 (TRAF6), and interleukin-1-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 (IRAK1), were analyzed through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TLR2, TLR3, TLR4, TRAF6, and MyD88 were upregulated in the maternal lymph node, but TLR5, TLR9, and IRAK1 were downregulated during early pregnancy. In addition, MyD88 protein was located in the subcapsular sinus and lymph sinuse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early pregnancy induces changes in TLR signaling in maternal lymph node, which may be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maternal immune responses in shee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