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8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探讨六堡茶的品质形成机理,提高六堡茶产品质量,本研究对六堡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进行跟踪检测,研究发现,经过渥堆、陈化等工序,茶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茶红素、茶黄素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呈不断下降趋势,而茶褐素的含量变化呈不断增加趋势。结果表明,过度发酵会导致六堡茶中水浸出物等几种主要成分含量的减少,使得六堡茶品质降低,因此适度的渥堆发酵有利于六堡茶独特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2.
在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长河中,茶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茶叶在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常规农业大发展的带动下,茶叶品质和产量也有了大的提高,但是茶叶中残留的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等也逐步提高。在有机农业提出的大背景下,有机茶叶随之出现,它能满足人们对茶叶高产、优质、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
一,广东省茶产业目标分析 广东茶产业优势产品为乌龙茶、红茶和名优绿茶。粤东为乌龙茶生产的主要基地:粤西、粤北以名优绿茶为主,少量红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4.
乌龙茶晒青(萎凋)工艺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高香型茶类 ,主产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 ,具有天然的花果香和绿叶红镶边的独特品质。乌龙茶香高味醇的优良品质的形成 ,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鲜叶原料 ,二是制造工艺。乌龙茶是半发酵茶 ,制法精细、复杂 ,其第一道工序晒青 ,是形成乌龙茶良好品质的重要工序 ,晒青质量的好坏 ,对乌龙茶香气的形成有相当大的影响。晒青即日光萎凋 ,是乌龙茶制造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方法。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后 ,在一定时间内生命活动还在继续。对其它茶类而言 ,鲜叶只需要在室内萎凋或摊凉失水就行 ,而对乌龙茶 ,则必须在晒青失水…  相似文献   
25.
26.
红茶的香气成分及其在加工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香气是形成茶叶风味特征、决定茶叶价值的重要指标。文章综述了红茶的香气成分以及红茶在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各个工序中香气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7.
黑茶是我国特有茶类,历史悠久。本文论述了黑茶制作技术理论发展的历史,从加工原理、微生物研究以及成分分析方面阐述了其发展现状,从改进工艺、革新设备、安全生产以及多样化产品开发方面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8.
由蒸青绿茶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史及在日本的传播发展史出发,概述了蒸青绿茶的加工制作、引种栽培和贸易发展史,以及当前的加工技术与蒸青绿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由此对蒸青绿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9.
结合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在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和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加强实验室管理对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和总结,提出了强化实验室管理的相关措施,旨在为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0.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岭头单枞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从萎凋叶→第1次摇青静置叶→第3次摇青静置叶→第5次摇青静置叶,芳香物质种类增多、精油总量增加,说明做青对岭头单枞乌龙茶香气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