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94篇
  免费   1512篇
  国内免费   2248篇
林业   2735篇
农学   2768篇
基础科学   1547篇
  3517篇
综合类   8941篇
农作物   1794篇
水产渔业   1090篇
畜牧兽医   4071篇
园艺   1199篇
植物保护   1492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805篇
  2021年   1018篇
  2020年   957篇
  2019年   933篇
  2018年   663篇
  2017年   1053篇
  2016年   852篇
  2015年   1153篇
  2014年   1170篇
  2013年   1405篇
  2012年   1852篇
  2011年   1878篇
  2010年   1733篇
  2009年   1562篇
  2008年   1582篇
  2007年   1447篇
  2006年   1332篇
  2005年   1132篇
  2004年   572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487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503篇
  1998年   390篇
  1997年   325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276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5篇
  1974年   16篇
  1972年   9篇
  1970年   10篇
  196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川西北沙化草地在围栏禁牧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变化特征,研究对象为:未修复沙化草地、围栏禁牧生态恢复时间分别为5年、10年的沙化草地,研究其不同围栏禁牧时间沙化草地0~40 cm土层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的变化。其结果表明,随着围栏禁牧时间的增长,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增加,植被盖度、高度均极显著提高,其中,增加幅度较大的是0~20 cm土层。围栏禁牧10年,沙化草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比未修复沙化草地分别增长34.05%、27.89%,均显著高于未修复沙化草地;各土层土壤水解性氮含量却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特征,其中,0~20 cm土层,围栏禁牧5年沙化草地较未修复沙化草地水解性氮含量减少了23.80%,围栏禁牧10年沙化草地较围栏禁牧5年沙化草地水解性氮含量增加了24.19%;20~40 cm土层,围栏禁牧5年沙化草地较未修复沙化草地水解性氮含量减少了31.49%,围栏禁牧10年沙化草地较围栏禁牧5年沙化草地水解性氮含量增加了1.13%。  相似文献   
992.
桉树尺蠖是闽南地区桉树林中发生最严重的食叶害虫,为控制其危害,确定最佳防治适期,通过采用林间喷洒2%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粉剂的方法,比较第1代幼虫危害早期(5月2日)、危害中期(5月13日)和危害后期(5月30日)分别进行防治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第1代尺蠖幼虫危害早期,每667 m2使用500 g药剂进行防治,5 d后虫口减退率为97.5%;危害中期每667 m2施用500 g药剂进行防治,5 d后虫口减退率为95.3%;危害后期每667 m2施用1000 g药剂进行防治,5 d后虫口减退率为83.9%,明显比早期和中期开展防治的低。危害早期和中期施药防治,第2代幼虫不产生危害;而危害后期开展防治,第2代幼虫仍有轻度危害。在危害中期以前防治对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损失有显著作用,同时还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不同覆盖物对红松播种苗床土壤日蒸发量、土壤表层温度和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开展了不同覆盖物红松播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物下土壤日蒸发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K、河沙、草炭土、松针、锯末和豆秸;河沙覆盖的土壤表层温度最高,其次是松针覆盖,豆秸覆盖的最低,锯末和草炭土覆盖下的土壤温度两者相差不大;松针、草炭土、豆秸覆盖能显著提高土壤养分,锯末、河沙覆盖对土壤养分影响不大;河沙和松针覆盖下的红松出苗率较高,草炭土、锯末、豆秸覆盖下的较低;松针覆盖的苗木生长势最好,豆秸次之,草炭土、锯末和河沙覆盖的较差。  相似文献   
994.
为掌握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为伞花木苗木的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对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7,均达极显著水平.根据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实际观测值建立动态生长模型,并将其播种苗1年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苗高的速生期为6月中旬-8月下旬,地径速生期为6月上旬-9月上旬,地径速生期比苗高速生期提早20 d结束,地径用46.67%的生长时间完成了65.43%的生长量.1年生苗木地上部分粗壮、地下部分具深根性,其根可深达土层32.92 cm处,且侧根数量较多,分布广.  相似文献   
995.
草原地下水是畜牧业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草原生态平衡的关键问题.以我国最佳植被条件的陈巴尔虎天然草原为例,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草原地下水主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了草原地下水位的短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从综合指标因子的贡献率来看,反映人为因素的综合指标是影响陈巴尔虎草原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其贡献率高达66.92%,远高于气候因素综合指标的贡献率.利用ARMA模型进行预测,得到了比较好的预测结果,预测误差均小于10%.因此,该模型可以短时期有效预测陈巴尔虎草原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996.
朱琳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187-189
[目的]为准确监测农灌水中三氯乙醛含量,解决四氯化碳禁用后显色剂的提纯问题,同时提高实际分析的便利程度,对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氯乙醛的部分环节进行改进.[方法]用硅酸镁吸附剂替代四氯化碳对吡唑啉酮显色剂进行提纯,改用丙酮体系中的三氯乙醛标准溶液成品替代手工配制水系三氯乙醛标准溶液.[结果]新制或用硅酸镁提纯久置显色剂可得到较低的空白值和较好的显色能力,改用丙酮溶剂中的三氯乙醛标准溶液成品可提高分析的便利程度.[结论]经验证,校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等指标与HJ/T 50—1999相当,可满足农灌水监测及评价需求并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99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磺胺类抗生素在医药和养殖业中被广泛应用,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该类抗生素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介绍了磺胺类药物性质,对其污染现状、危害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状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水中磺胺类抗生素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以忍冬为例,通过对传统植物腊叶标本干燥方式的改进,探究在达到保证植物腊叶标本品质较好的前提下亦能快速节能地干燥植物腊叶标本.[方法]采用传统吸水纸对忍冬进行压制,而后采用鼓风干燥箱对新鲜忍冬进行干燥,在干燥过程中逐渐升温改变其温度,最后达到忍冬标本干燥美观的地步.[结果]梯度升温较恒温烘干在节能减时的基础上对最终忍冬腊叶标本品质的影响是较好的;丹参大体也呈现此趋势.[结论]为保证植物腊叶标本烘干工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植物腊叶标本的烘干应尝试梯度升温烘干.  相似文献   
999.
土地利用类型总体规划是国土资源局为了实现合理管理土地,提高国民经济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分配的必要做法,因此,对土地利用的定期评估也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展开对土地利用类型总体规划的评估分析,既可以推动时代经济的发展变化和需求,也可以在国民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关系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多方面有很大促进.当前的评估多数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数量上的评估,这种评估不能反映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差异.以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永固镇为案例,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构建了空间吻合度、空间重心偏移度、环形分析系统3个模型,分别在执行过程吻合性和结果吻合性、农村居民点重心偏移程度及农村居民点空间圈层布局等角度,对土地利用类型规划实施7年(2009—2016年)来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研究表明,永固镇土地利用类型总体规划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规划为主的,沿着规划的方向发展,较好地完善了土地合理利用和空间管制;空间吻合度、空间重心偏移度及圈层系统分析模型在规划实施评估中整体效果不错,适用性比较好.此次评估实现了方法上的创新,打破传统定性定量的分析,有效完善了规划实施评估的研究方法,拓展了评估分析空间.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D3(VD3)对快大型黄羽肉种鸡及其子代肉鸡生产性能、胫骨指标与钙磷代谢的影响,确立黄羽肉种鸡VD3需要量,为黄羽肉种鸡营养需要量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用720只48周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种母鸡,根据体重和产蛋率一致原则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0只,各处理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800、1 600、2 400、3 200、4 000 IU·kg-1 VD3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周。种鸡饲养试验结束后选取种蛋孵化,子代肉鸡按照种鸡的组别进行分组分栏饲喂(基础饲粮中含1 000 IU·kg-1VD3),试验期63d。【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800 IU·kg-1 VD3显著提高平均蛋重(P<0.05);添加1 600与3 200 IU·kg-1 VD3显著增加种蛋的蛋壳强度(P<0.05);添加1 600 IU·kg-1 VD3增加蛋壳厚度(P<0.05);添加4 000 IU·kg-1 VD3显著提高种鸡脱脂胫骨比例与骨密度(P<0.05),添加VD3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种鸡胫骨折断力(P>0.05);添加VD3可提高种鸡血浆中钙、磷含量,降低AKP活性(P<0.05)。(2)种鸡饲粮添加VD3对子代肉鸡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 000 IU·kg-1 VD3显著提高子代鸡胫骨折断力(P<0.05),添加800、1 600或4 000 IU·kg-1VD3显著增加子代肉鸡胫骨密度(P<0.05),添加1 600—4 000 IU·kg-1VD3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子代鸡脱脂胫骨比例(P>0.05);添加VD3提高了子代肉鸡1日龄血浆中钙、磷含量,降低AKP活性(P<0.05),但对21、63日龄子代肉鸡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VD3显著影响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种蛋蛋壳品质、肉种鸡及其子代肉鸡胫骨指标与钙磷代谢。综合试验观测与回归模型来估测黄羽肉种鸡VD3需要量,饲粮添加800 IU·kg-1 VD3即可获得最优产蛋性能,1 650—1 828 IU·kg-1 VD3获得最优蛋品质,而获得种鸡和子代肉鸡最优胫骨性状均需要较高的种鸡饲粮VD3水平(4 000 IU·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