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7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25日,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广州"省委礼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省政协主席黄龙云出席大会(图1)。大会向今年获得广东省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  相似文献   
2.
3种药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1.2%苦参碱·烟碱可溶性液剂、25%灭幼脲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等3种农药不同浓度处理对马尾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2%苦参碱·烟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1 200倍液、1 500倍液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显著,防效均达到100%,可适用大面积生产性防治;25%灭幼脲悬浮剂1 500倍、2 000倍,以及20%除虫脲悬浮剂1 000倍的防效也较好,药后14d的防效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3.
华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了解华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近20 a的变化,为今后广州地区校园园林植物的选择和规划提供依据。于2006~2007年,对华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对数量和平均胸径及树高在前20名的乔木做了分析,确认了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并讨论了园林植物的配置和生长状况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广州地区校园园林建设。  相似文献   
4.
东南沿海防护林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现有文献以及笔者多年来对沿海防护林病虫害的研究积累,对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主要树种木麻黄、红树林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桉树尺蠖是闽南地区桉树林中发生最严重的食叶害虫,为控制其危害,确定最佳防治适期,通过采用林间喷洒2%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粉剂的方法,比较第1代幼虫危害早期(5月2日)、危害中期(5月13日)和危害后期(5月30日)分别进行防治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第1代尺蠖幼虫危害早期,每667 m2使用500 g药剂进行防治,5 d后虫口减退率为97.5%;危害中期每667 m2施用500 g药剂进行防治,5 d后虫口减退率为95.3%;危害后期每667 m2施用1000 g药剂进行防治,5 d后虫口减退率为83.9%,明显比早期和中期开展防治的低。危害早期和中期施药防治,第2代幼虫不产生危害;而危害后期开展防治,第2代幼虫仍有轻度危害。在危害中期以前防治对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损失有显著作用,同时还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孢悬液浸渍法测定了3株金龟子绿僵菌和3株球孢白僵菌对榕管蓟马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筛选出MaZPTR-01-01和MaQZ-02为优良菌株,在接菌9 d后,此两菌株对榕管蓟马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了80%,僵虫率分别为68.68%和73.96%,LT_(50)分别为6.08 d和5.25 d,均好于其他菌株。这两株绿僵菌感染榕管蓟马效果良好,在生物防治中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福建省枫香害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并查阅大量文献,记述我国枫香害虫、害螨80种,分属2纲7目35科。从分类系统看,以鳞翅目(35种)、鞘翅目(18种)、半翅目(16种)为多,各占43.8%、22.5%和20.0%,并列出了每种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和危害部位;同时介绍缀叶丛螟、樟蚕及长须刺蛾3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为控制枫香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2011年5月对12年生、树高1.5~2.1m、造林密度为1500株·hm-2的普通油茶进行不同面积剪叶处理,以此模拟病虫等的危害,研究油茶叶片损失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剪叶处理对油茶落果率、果实质量、果实鲜出籽率、出仁率、干仁含油率均有一定影响。当叶损失量(剪叶量)为25%,50%和75%时,落果率分别为61.2%,83.8%和84.1%,是对照的1.54,2.11和2.12倍,显著高于对照;而叶损失量为12.5%时,油茶落果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叶损失量高于25%时,鲜出籽率(低于41%)、出仁率(低于14%)和干仁含油率(低于37%)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与对照(44.6%,14.7%和42.2%)差异显著;瘪籽率则随着剪叶量的增加而上升。剪叶对茶油中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也有影响,尤其是剪叶75%后,茶油中棕榈酸的含量为24.8%,比对照的(9.2%)显著增高;油酸的含量为68.9%,比对照的(82.5%)显著降低。剪叶后对油茶植株翌年(2012年)的生长及结果情况调查表明:剪叶50%和75%的树势衰弱,抽梢不正常且新叶少,平均果实数仅为2.2和0个·株-1,基本没有结果,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而剪叶12.5%的油茶树翌年生长正常,结果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损失超过25%将严重影响油茶的产量和翌年树势的生长,叶面积损失12.5%以上对茶油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2010-2011年连续2 a木毒蛾取食选择性试验和不同木麻黄无性系饲养幼虫的发育和排粪量的调查,选育抗木毒蛾的木麻黄优良种质材料。结果表明,湛江3、惠76、惠83、广东A8-2为抗木毒蛾的木麻黄无性系,木毒蛾幼虫对这4个无性系的取食相对频数小于0.03,其饲养的木毒蛾幼虫平均化蛹率在55%以内,最低的仅有20%,平均蛹重在0.6 g以下,排粪量少;东山2号、广东501、抗风属于感虫无性系,木毒蛾幼虫对这3个无性系的取食相对频数超过0.08,其饲养的木毒蛾平均化蛹率在70%以上,平均蛹重大于0.66 g。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对松材线虫具有抑制作用的生物防治细菌,对马尾松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从中筛选出6株对松材线虫具有杀线虫活性的细菌,其中细菌Z11-2和细菌G36具有较强的杀线活性,用它们的培养滤液分别处理松材线虫24 h,松材线虫的死亡率分别达92%和89%,48 h后线虫消解率分别是87.4%和77.5%。通过细菌形态特征观察和16S rDNA测序及其系统发育分析,菌株Z11-2和G36与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处于同一分支,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初步鉴定细菌Z11-2和G36为短小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