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林业   8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种药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1.2%苦参碱·烟碱可溶性液剂、25%灭幼脲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等3种农药不同浓度处理对马尾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2%苦参碱·烟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1 200倍液、1 500倍液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显著,防效均达到100%,可适用大面积生产性防治;25%灭幼脲悬浮剂1 500倍、2 000倍,以及20%除虫脲悬浮剂1 000倍的防效也较好,药后14d的防效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2.
开展了松萎蔫病疫木(枯死木、包装板)不同温度、时间保湿培养,以真菌为培养基培养松材线虫分散型3龄幼虫对松材线虫鉴定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温度提高、时间的延长,松材线虫鉴定率随之升高。疫木保湿培养,48 h之前,鉴定率呈缓慢上升趋势,48 h之后鉴定率快速上升;疫木保湿30℃培养72 h或25℃培养96 h,真菌30℃培养72 h或20-25℃培养96 h,松材线虫分散型3龄幼虫样本的松材线虫鉴定率达100%,2种培养方法均适宜在松萎蔫病疫木松材线虫鉴定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丽长角巢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长角巢蛾Xyrosaria lichneura在福建省泰宁县1 a发生5代,主要以幼虫危害雷公藤。10月中、下旬以蛹在寄主周围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幼虫孵化后直接潜入雷公藤叶片内取食叶肉,仅留下叶的上表皮。幼虫4龄,1~4龄幼虫平均历期分别为2.93,3.24,4.52,5.33 d。7月第3代幼虫进入猖獗危害阶段。成虫产卵多在晚上进行,单雌产卵量约60粒。卵多散产在嫩叶背面主脉附近。  相似文献   
4.
厦门市松材线虫病的持续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住厦门市绿化和美化生态环境的主体树种马尾松,对厦门岛内松材线虫病疫点未采用皆伐寄主松树的方法,而是采取疫情监测、清除枯死松树(枝)、山场套袋化学熏蒸、悬挂松墨天牛诱捕器(捕捉器)、设置立式诱木和释放哈氏肿腿蜂、白僵菌生物防治等持续控制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发病松林面积由2001年11月首次发现疫情时的1973 hm2减少到2007年的42.8 hm2,病死松树数量由2002年的136968株降低到2007年的6株,病枯死株率呈极显著下降;林间松墨天牛种群数量也大幅度下降,平均每个诱捕器每年诱集到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由72.7头下降到1.8头.目前厦门市大面积松林常绿,说明松材线虫病是可防可治的,也为松材线虫病持续控制技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式接种绿僵菌后松墨天牛带菌量及致死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松墨天牛成虫采用爬行、跗节、喷雾3种方式接种金龟子绿僵菌MaYTTR-04后的带菌量和死亡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方式松墨天牛体的带菌量间差异极显著(F=79.179,P=0.0001),其中爬行接种的接种量最大,达到(5.60±0.49)×106孢子.成虫-1,是跗节接种的4倍多;接种后15 d,各处理天牛累计死亡率均达100%;模拟各处理毒力回归方程发现,爬行接种的方程的斜率最大,说明处理后天牛在致死中时(LT50)后期死亡速率较快,爬行、喷雾、跗节接种的LT50分别为5.3 d、6.8 d和6.9 d。综合分析表明,3种方式接种绿僵菌后松墨天牛的致死率非常高,其中爬行接种效果最好。可为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提供有效的施菌技术。  相似文献   
6.
东南沿海防护林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现有文献以及笔者多年来对沿海防护林病虫害的研究积累,对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主要树种木麻黄、红树林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室内外饲养、造林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认为苦楝树(Meliaazedarach)是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成虫最喜欢取食的补充营养植物,有强烈的诱集作用。以苦楝树做诱饵树集中诱杀沿海木麻黄(Casuariaspp.)防护林星天牛是一种很有前途、可行性强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管氏肿腿蜂林间防治松墨天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氏肿腿蜂是有效防治松墨天牛幼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根据前人经验,本试验于2004-2007年在福建厦门进行林间放蜂防治和示范推广试验.结果表明:林间放蜂方法以每株放蜂法和隔株放蜂法为优,校正寄生率分别达31.27%和30.99%,明显高于中心放蜂法的11.36%;最佳放蜂时间为6-7月份,此时林间温度为27℃左右,适于管氏肿腿蜂活动,也是天牛幼龄期,易于被寄生;放蜂密度以蜂虫比为3∶1为宜.林间示范推广试验效果表明,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幼虫切实可行,寄生效果均稳定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9.
营林措施控制城市公园松突圆蚧危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发生区内松林进行间伐、修枝等营林措施将松林的郁闭度调整至0.5左右。试区试验结果松突圆蚧的虫口密度从采用营林措施前的2.61头/束下降至0.63头/束,虫口密度下降75.86%,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上还应考虑位于不同的坡向营造不同的树种,以防止松突圆蚧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木麻黄2号抗病无性系在沿海地区防护林换代更新中的作用,并对更新造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