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林业   330篇
农学   329篇
基础科学   173篇
  324篇
综合类   668篇
农作物   187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297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1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We evaluated the biomass and ergosterol content of Hericium erinaceus mycelium, and 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ies in H. erinaceus liquid culture following salicylic acid(SA) and methyl jasmonic acid(Me JA)supplementation. The optimal SA concentration was100 lmoláL-1, where the highest ergosterol content of 2.33 mgág-1was obtained following 6-day cultivation with100 lmoláL-1SA supplementation, and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unsupplemented control(p \ 0.01). Following 4-day supplementation with50 lmoláL-1Me JA, the highest ergosterol content obtained was 1.988 mgág-1, which was 25.8 % higher than the unsupplemented control. Our data indicate that SA and Me JA supplementation improves ergosterol content in H.erinaceus mycelium.  相似文献   
22.
云南省大豆的种植主要以与玉米间作为主,适宜的种植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前提,为研究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找到最佳种植密度组合。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别在云南嵩明县(A)、会泽县(B)和鲁甸县(C)等3个点进行试验。研究了玉米和大豆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并分别建立二元二次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密度对间作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影响显著,均呈凸抛物线型变化,在低密度水平下,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模型解析表明,玉米+大豆密度组合分别为64 110株/hm 2+147 013株/hm 2(A)、63 068株/hm 2+147 116株/hm 2(B)、64 059株/hm 2+145 077株/hm 2(C)时,各试验点可分别达到最高群体产量。玉米+大豆密度组合分别为62 909株/hm 2+149 852株/hm 2(A)、61 499株/hm 2+151 807株/hm 2(B)、62 762株/hm 2+147 108株/hm 2(C)时,各试验点可分别达到最高产值。经模拟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各试验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12 270kg/hm 2、经济产值≥24 000元/hm 2的最佳密度组合分别为玉米59 251~66 437株/hm 2、大豆140 075~161 495株/hm 2(A),玉米58 927~65 366株/hm 2、大豆144 159~169 203株/hm 2(B),玉米58 821~66 703株/hm 2、大豆139 315~154 886株/hm 2(C)。合理的密度搭配能有效提高群体产量,获得较高经济产值。  相似文献   
23.
薄壳山核桃树形挺拔、树冠优美,果仁营养丰富,木材质地优良,是一种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高效生态经济型木本油料树种;但在江西省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科研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本文通过分析江西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与苗木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提出了今后科研开展的方向及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4.
分析了现有马铃薯去皮机的结构特点,对机械去皮机的滚筒毛刷结构做了优化设计。经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分析,得到马铃薯去皮机的最优工艺参数:滚筒转速18 r/min,滚筒高度差15 mm,喂入量39 kg/min,此条件下马铃薯的去皮率为80.93%,去皮效果较好。试验结果可为实际马铃薯采后去皮加工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铁西区通过打造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区。形成了高档数控机床、通用石化装备等六大主导产业以及电气及新能源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成为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区域典范。介绍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发展现状,采用区位熵法测算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对全市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26.
为明确非洲猪瘟对生猪等畜产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构建包含非洲猪瘟疫情的猪肉等主要肉类产品价格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研究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白条鸡、牛肉和羊肉四种主要肉类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疫情对肉类价格的影响并不一致,从冲击方向上看,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价格的冲击主要为正,对白条鸡价格的冲击在考察期内均为正向,对牛羊肉价格的冲击在零值上下波动且并不显著;从冲击大小上看,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的冲击影响最大,白条鸡价格次之、牛羊肉价格最小;从持续时间上看,非洲猪瘟疫情对白条鸡价格的冲击持续时间最长,猪肉价格次之、牛羊肉价格最短。在观察期内,四种主要肉类价格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程度的衰减,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取决于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应进一步强化生猪等养殖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完善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生猪等畜产品市场供需调控,促进生猪等畜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7.
标准物质具有特定量值、均匀性和稳定性三大典型特征,也是其作为测量标尺的依据。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是我国转基因产品标识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技术支撑之一。文章以转基因玉米TC1507为对象,制备了转化体特异性的新型质粒DNA标准物质pTC1507,并对其均匀性、稳定性、量值进行了评价和测定。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质粒DNA标准物质具有良好的瓶间和瓶内均匀性,pTC1507稳定性可靠,可以在-20 ℃稳定放置6个月以上。经过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定值以及不确定度评估,pTC1507标准物质的量值是1.01±0.053。均匀性、稳定性和量值结果表明,研制的转基因玉米TC1507质粒分子标准物质符合标准物质的典型要求,可以代替传统的基体标准物质应用于转基因玉米检测,解决传统标准物质获取困难、制备复杂、成本高等不足。  相似文献   
28.
以全雌性旱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化学药剂(赤霉素、硝酸银、硫代硫酸银)及其不同使用浓度,结合有机硅助剂,分别两次处理4叶期、6叶期雌性系黄瓜幼苗,以每种诱雄药剂不加有机硅助剂为对照,观察各处理植株前15节的诱雄效果。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诱导雄花的效果,但是相同浓度下加入有机硅处理的各组叶片伤害程度较轻,采种量也较大,效果最好的组合是300mg/L硝酸银加有机硅助剂的一组。  相似文献   
29.
In this paper,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method was carried out to optimize the curing process of aeronautical composite X850/T800 in autoclave process. Four important curing parameters including curing pressure, heating rate, curing temperature and heat preservation time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sixteen samples were fabrica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four parameters mentioned above on the curing quality by interlaminar properties test and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The interlaminar properties and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quality of these samples were studied by the short-beam three points bending tes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spectively.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optimal curing process of X850/T800 composite laminate should be as follows: curing pressure of 0.6 MPa, heating rate of 1.5 °C/min, curing temperature of 160 °C, and heat preservation time of 120 min.  相似文献   
30.
条纹叶枯病是水稻(Oryza sativa L.)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STV11是从籼稻Kasalath中鉴定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根据Kasalath型条纹叶枯病基因STV11 KAS6个碱基缺失的功能性多态性序列差异,设计基于PCR的功能性分子标记qstv11。利用此标记对299份试验材料[5份抗病品种、5份感病品种、41份辽宁省育种材料、17份日本粳型材料、142份秋光/七山占重组自交系(群体A)、85份笹锦/Habataki//笹锦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B)、群体亲本4份]进行基因型分析并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qstv11能够较好区分抗感基因型,而且在测试材料中与条纹叶枯抗性整体呈现共分离。41份辽宁材料中鉴定出含有STV11-R(抗)材料1份;日本粳型材料该位点均为STV11-S(感);群体A和B中分别筛选出粳稻背景STV11-R型材料24份和6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