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49篇
  免费   1546篇
  国内免费   2190篇
林业   2056篇
农学   1202篇
基础科学   1065篇
  2358篇
综合类   11904篇
农作物   1970篇
水产渔业   1048篇
畜牧兽医   3716篇
园艺   1645篇
植物保护   1121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41篇
  2022年   954篇
  2021年   1002篇
  2020年   936篇
  2019年   906篇
  2018年   634篇
  2017年   1016篇
  2016年   709篇
  2015年   1117篇
  2014年   1135篇
  2013年   1335篇
  2012年   2035篇
  2011年   2088篇
  2010年   2089篇
  2009年   1843篇
  2008年   1892篇
  2007年   1756篇
  2006年   1571篇
  2005年   1263篇
  2004年   793篇
  2003年   538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5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米槠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对凋落物输入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显著影响森林凋落物数量,进而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造成影响。本研究以亚热带米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凋落物量输入处理(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加倍、对照)下,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去除凋落物相比,凋落物加倍后0~10 cm土壤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全氮(TN)、有效磷(AP)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30.30%、49.66%、12.77%和13.90%。与对照相比,凋落物加倍与去除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含量分别显著增加和下降(P<0.05),但凋落物加倍与去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凋落物加倍处理下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放线菌(ACT)、真菌(F)丰度和总磷脂脂肪酸(TPLFA)含量分别比去除凋落物处理的土壤高68.35%、63.35%、82.65%、69.02%、40.56%和65.85%,而土壤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比值、真菌与细菌比值则分别降低11.64%和26.67%。冗余度分析表明,铵态氮是影响该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可见凋落物输入量变化改变了土壤养分有效性,进而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这对进一步深入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前期研究中通过对秀珍菇经低温诱导后不同发育阶段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发现,ID为Cluster-6377.64510的基因(命名为PpFBD1)在原基形成前期的样本中高表达。为进一步了解分析其表达特性及功能,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秀珍菇中克隆获得了该基因的cDNA全长。该基因由342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由11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1 ku。进化树分析显示,PpFBD1编码蛋白与糙皮侧耳hydrophobin1编码的疏水蛋白亲缘关系最近。Gene Ontology功能分析表明,PpFBD1主要参与真菌类细胞壁的合成。荧光定量RT-PCR检测显示,该基因在菌丝体经低温诱导后恢复至室温阶段(原基形成前期)表达量最高,这表明其可能参与调控秀珍菇原基形成过程。本研究结果为阐明秀珍菇原基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树木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的诱导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挥发物质对植食性昆虫取食,产卵所产生的诱导抗性是树木与昆虫的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树木与植食性昆虫之间发展了一套互相调节,自身开拓资源,产生生存对策的复杂相互关系,本文着重阐明了树木与植食性昆虫的互相策略,诱导抗性的生物化学基础以及诱导抗性在调节植食性昆虫种群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阔叶树种的研究现状与江西研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阔叶树种在我国及江西省的研究状况的论述,初步总结了阔叶树种的研究水平及研究方向,指出了江西省阔叶树种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江西省今后阔叶树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校园文化、学风建设、素质教育、思想教育等方面,阐述公寓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提出理顺管理机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公寓文化活动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损伤定位进行了研究,以频率变化平方比作为锈蚀损伤参数,从理论上证明该参数是锈蚀损伤位置的函数。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预测的损伤位置和实际的损伤位置较一致,模态参数用于检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损伤,为大型结构的鉴定和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白音阿扁叶蜂防治试验,表明采用2.5%的功夫乳油5000倍液、4.5%的高效氯氰聚酯乳油5000倍液、50%的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80%的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都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两种菊酯类药剂成本相对较低,对环境污染也相对较小,在防治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从感染驴白细胞的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前病毒DNA中克隆了编码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TMIR)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有一部分是可溶的,其氨基端带有6个组氨酸的标签,因此可以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法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纯化。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中,重组的TMIR蛋白可与马传贫阳性血清样品发生反应,而与健康马血清无任何反应。这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马传贫弱毒疫苗株在体内外复制、接种马体内免疫应答及马传贫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机体抗胃肠道线虫的黏膜免疫、胃肠道黏膜的抗原加工与递呈、胃肠道黏膜抵御寄生虫的效应机制等几方面论述了胃肠道线虫的免疫机理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旨在进一步阐明用免疫介入方法防治胃肠道线虫的理论基础,以解决胃肠道线虫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残留以及寄生虫的抗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RT-PCR技术诊断猪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PCR况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以份诊断为阳性,阳性率62.2%。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276份,经RT-PCR检测,37份为阳性,阳性率为13.4%。其中健康猪扁桃体带毒较高,246份扁桃体中有35份阳性,占14.2%。采自柳州健康猪的26份淋巴结材料全为阴性,只有邕宁县的1份健猪淋巴结阳性。结果表明,RT-PCR技术可应用于猪瘟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