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40篇
  免费   1542篇
  国内免费   1939篇
林业   2225篇
农学   2294篇
基础科学   1477篇
  2951篇
综合类   12387篇
农作物   993篇
水产渔业   1347篇
畜牧兽医   4146篇
园艺   543篇
植物保护   2058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534篇
  2021年   664篇
  2020年   679篇
  2019年   868篇
  2018年   445篇
  2017年   853篇
  2016年   1147篇
  2015年   1008篇
  2014年   1425篇
  2013年   1355篇
  2012年   2214篇
  2011年   2172篇
  2010年   1895篇
  2009年   1822篇
  2008年   1669篇
  2007年   1935篇
  2006年   1711篇
  2005年   1484篇
  2004年   1053篇
  2003年   898篇
  2002年   746篇
  2001年   588篇
  2000年   456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在甘蓝型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及扩展过程,利用绿色荧光蛋 白(GFP)标记的黑胫病菌株接菌油菜叶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菌株在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过程。结果 表明,接种油菜叶片7 h后,分生孢子萌发并长出芽管;17 h后,芽管侵入气孔;24 h后,分生孢子全部萌发;36 h后萌 发的芽管形成菌丝;120 h后,菌丝在叶片表皮细胞间隙蔓延,并侵入叶肉细胞。13 d后,菌丝侵入茎部皮层组织; 15 d后,菌丝在皮层细胞间隙蔓延,并侵染至茎表皮;21 d后,菌丝侵染至维管组织;23 d后,菌丝侵染至茎韧皮部; 25 d后,茎导管被侵染,并向木质部扩展。本研究发现的L. biglobosa 在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过程,可为油菜与黑 胫病菌互作的研究、黑胫病致病机理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Canine parvovirus type 2 (CPV-2) causes a highly contagious gastroenteritis disease of dogs and wild canids. To investigate the CPV-2 prevalence in Dakahlia Governorate, Egypt, a total of 50 fecal swabs were collected from suspected diseased dogs during 2016–2017. Out of 50 collected samples, 35 samples (70 %) presented positive results for CPV-2 using immuno-chromatography (IC) as a rapid test. CPV-2DNA was detected in 42 samples (84 %) by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he frequencies of CPV-2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erman shepherd breed (46 %; 23/50) and in age groups less than 6 months (76%; 38/50). We evaluated the breed, age, sex, rapid test results and clinical signs as predictors for classification of animal status into infected and not infected. The best predictors for classification process were rapid test result and clinical signs. Both CPV-2b and CPV-2c subtypes were detected by CPV2-VP2 gene sequences analysis.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alignment showed substitutions at 3 sites (Arg453Pro, Ala574Glu and Gln457Leu). Further investigations are needed to reveal the genetic and antigenic relation between field and vaccinal strains of CPV-2 in Egypt.  相似文献   
3.
There are few reports about Q fever in horse populations worldwide.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ct the C. burnetii infection by serologic and molecular confirmation using commercial ELISA kit and real-time PCR in the East of Iran a region highly endemic. A total of 177 blood samples and 115 vaginal swabs were randomly collected from horses in East of Iran. The sera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anti C.burnetii Ig G antibodies by a commercial ELISA kit and nucleic acid extraxted from vaginal sampl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 burnetii DNA by real-time PCR assay. Antibodies were detected in 5.64 % (10/177) of sera samples and C. burnetii DNA was detected in 7.82 % (9/115) of horse vaginal sampl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oprevalence in different sex, age and breed groups. Our study showed that horse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mild potential reservoir of C. burnetii which may be effective on horse health status. However, additional studies are needed to assess whether the horse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relevant transmission risk indicator for Q fever.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 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形成的科技网络中处于怎样的位置,面临怎样的科技情报风险,需要采取哪些措施维护中国科技情报安全,应用智库DIIS理论方法,对科学引文索引中2013年-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论文合作数据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应用管理机制设计"七元组"理论开展科技情报安全机制设计。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科技情报的暴露程度较高,科技应用的不可控因素、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科技情报资源流失的风险同时存在,并与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相叠加。切实掌握核心技术,维护知识产权,加强政府、社会对科技交流的监管,防止科技情报被非法利用,是保障科技情报安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一种针对寨卡病毒的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寨卡病毒的3’端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寨卡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的Ct值与标准品在1.41×10^1~1.41×10^10^ copies/μ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为1,斜率为-3.502;灵敏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限度为1.41×10^1 copies/μL,是普通PCR的10000倍;特异性结果显示,对CHIKV、DENV和JEV无特异性扩增,特异性强;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重复性好。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可用于寨卡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7.
多重PCR检测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根据猪瘟病毒(CSFV)、猪细小病毒(PP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3种病原体的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与CSFV的E2基因、PPV的VP2基因和PRV的gⅡ基因序列互补的3对引物。用这3对引物对人为混合的样品中的PPV和PRV的DNA模板及CSFV反转录后的c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和多重PCR反应奈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3务与试验设计相符的288bp(CSFV)、575bp(PPV)700bp(PRV)特异性条带;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PCR可以检测到14.5ng/L的CSFV、27.1pg/L的PPV、31.4ng/L的PRV的核酸模板。  相似文献   
8.
PCR和核酸探针技术诊断MD和RE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核酸探针的点杂交技术,对临床鸡肿瘤/可疑肿瘤病料分别进行马立克氏病(MD)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RE)的检测。结果MD和RE的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1.9%和53.3%,探针点杂交检测的阳性率则分别为77.1%和27.1%。研究的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技术都有很高的特异性,相比而言PCR技术检测的敏感性更高,而且更快速、操作更简便、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9.
三种PCR方法诊断猪伪狂犬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伪狂犬病毒gD基因的不同片段设计三对引物,分别进行PCR扩增用于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扩增的三个片段的长度分别为262bp、217pb以及1203bp的全基因。通过比较发现,这三种PCB诊断方法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值扩增gD基因内部262bp的PCR诊断方法种具有突出优点,其退火与延伸合成一步,其操作可于1h内完成,敏感性更高,更适于猪伪狂犬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0.
书报编排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书报所载信息的正确传递,存贮以至国际化。做好书报编排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是时代赋予编辑工作者的职责。本文就我国目前书报编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为6类,并作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