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EGFPE0融合基因插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I-dhfr中,构建重组质粒pCI-EGFPE0。将重组质粒转染CHO(dhfr-),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少数细胞呈现绿色荧光,表明转染成功。通过MTX加压筛选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多数细胞呈现强绿色荧光,表明重组融合蛋白EGFPE0在CHO细胞中得到大量表达。高效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细胞克隆的获得为进一步大量制备可溶性的猪瘟病毒E0糖蛋白、制备其单抗筛选抗原表位及研究E0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背主动脉注射是生产转基因鸡的经典方法,该方法不需换壳培养,但壳内注射技术难度大,并且无法实时观察后期胚胎发育情况。本实验对背主动脉注射法进行了改进,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壳外注射至150枚HH 14~16期(Hamburger-Hamilton Stage 14~16)鸡胚背主动脉中,再进行换壳培养,继续孵化至出壳,观察和分析改良背主动脉注射法与传统背主动脉注射法和胚盘下腔注射法对发育8、14、18、21 d鸡胚存活率、孵化率以及EGFP阳性检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背主动脉注射组鸡胚存活率均高于传统背主动脉注射组与胚盘下腔注射组(P<0.05或P<0.01);改良背主动脉注射组的鸡胚孵化率(37%)高于传统背主动脉注射组(16%)与胚盘下腔注射组(28%)(P<0.01);荧光蛋白手电筒检测显示,改良背主动脉注射组鸡胚EGFP阳性率(17%)明显高于传统背主动脉注射组(13%)与胚盘下腔注射组(12%)(P<0.01)。综上,背主动脉壳外注射结合换壳培养提高了转基因鸡胚胎孵化率和EGFP阳性检出率,对提高转基因鸡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噬菌体尾丝蛋白gp37在识别宿主菌大肠埃希菌K12过程中的作用,PCR扩增获得gp37基因C端1 161bp序列,以EGFP为荧光标签,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EGFP-gp37,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EGFP-gp37,亲和层析纯化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EGFP-gp37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23%。EGFP-gp37融合蛋白与大肠埃希菌K12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尾丝蛋白gp37能够吸附到宿主菌K12表面,表明尾丝蛋白gp37参与宿主菌受体的识别和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4.
生长抑素基因疫苗质粒pEGS/2SS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pcS/2SS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S基因及插入S基因中的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基因亚克隆到pUC19中,构建成pUSS/S质粒;PCR扩增pcS/SS中SS基因,调整阅读框,融合到pUSS/S质柱S基因后,构建成pUS/2SSG质粒;最后将S/2SSG融合基因克隆到pEGFPN1中EGFP基因的5’端,构建S/2SS-EGFP融合表达质粒pEGS/2SS。酶切、测序鉴定后脂质体包裹法将pEGS/2SS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荧光,ELISA检测表达产物的SS免疫反应原性。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pEGS/2SS构建成功。pEGS/2SS转染24h后的HeLa细胞检测到绿色荧光,72h检测到强烈荧光,表明融合基因在HeLa细胞获得高表达;ELISA证实融合蛋白具有SS的抗原抗体反应原性。质粒pEGS/2SS的成功构建及表达为生长抑素基因免疫的机理及安全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脂质体包裹含EGFP基因的质粒,并将之导入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以阳性细胞作为核供体,利用核移植技术构建转基因克隆胚。结果表明:用转基因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作为核供体,电融合法更适合构建转基因克隆胚。转基因山羊克隆胚体外培养最佳方案是用SOFaa培养液,在培养72 h后加入10%的正常山羊血清(Normal goat serum,NG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基因克隆胚中EGFP的表达,大部分克隆胚发育到8-16细胞以后的时期,绿色荧光蛋白才开始逐渐表达,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也逐渐增强。说明外源基因在胚胎早期发育阶段可以表达,EGFP可以作为报告基因来实现对外源基因整合及表达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利用已经构建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和一个含有鸡溶菌酶基因超敏感位点4(hypersensitivity site 4)的载体pBS-HS4,采用Polybrene的方法进行稳定共转染T47D细胞得到稳定转染细胞株,结果得到了87株稳定转染细胞株。用10-9mol/L 17β-雌二醇诱导筛选,结果标号为EGFP-T47D 74的克隆细胞株在诱导后72 h及96 h表现出非常强的诱导荧光,而且诱导倍数较大,为3.63倍。结果表明,试验筛选出的稳定转染重组细胞株可供进一步建立细胞表达系统来筛选EEDCs。  相似文献   
7.
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及EGFP基因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山羊乳腺细胞原代培养物,并根据山羊乳腺成纤维细胞与上皮细胞对胰蛋白酶的敏感性不同将二者分离纯化。对细胞形态进行光镜观察发现:纯化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传代至第15代时其生长仍正常。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可形成圆顶型结构,呈乳头状,称之为乳球体;乳腺上皮细胞可产生并分泌乳汁。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含不同的细胞类型,大多数上皮细胞呈短梭形或多角形,呈蜂窝状;部分细胞呈圆饼状,体积较大;部分细胞呈长形。采用电穿孔法将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转化体外培养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EGFP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In our continuing effort to generate transgenic chickens, sonoporation was chosen to insert an exogenous gene into the chicken genome. An EGFP expression vector (pCAG‐EGFPac) and microbubble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central disc of stage‐X blastoderm or the germinal crescent of stage‐4 embryos, followed by ultrasonic vibration. Nineteen chicks out of 108 treated embryos hatched, six females and six males out of these 19 chicks grew to sexual maturity and two females and three males lived for 3 years. Genomic DNA from 17 out of 35 gonads from embryos and chicks that died before sexual maturity was EGFP‐positive by PCR. No EGFP sequence was detected in the genomic DNA of 322 embryos from six sexually mature females and the semen from four sexually mature males by PCR. When genomic DNA was obtained from various tissues of five 3‐year‐old chickens, the EGFP sequence was amplified from the genomic DNA of the breast muscle of a female (No. 85). The above sequence was subjected to DNA sequencing and verified to be the EGFP sequence.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sonoporation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the transduction of exogenous genes into chicken embryos for the 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chickens.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离培养兔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示踪其肝内移植命运,为MSCs的细胞治疗肝脏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支持.采取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兔骨髓MSCs,利用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慢病毒载体感染MSCs,选择最优转染效率,并移植入经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受体兔体内,荧光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人CD46(hCD46)基因启动子的启动特性,研制具有hCD46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的转基因小鼠,设计扩增hCD46基因启动子的PCR引物,用HeLa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hCD46基因启动子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其序列与GenBank中hCD46完整基因5′端某片段的同源性高达99.9%。用此DNA片段替换表达载体pcD-NA3EGFP中的CMV启动子,且在该片段与EGFP基因之间插入兔β-球蛋白基因的第2内含子RGI。重构的表达载体在2种鼠源细胞CHO和SP2/0中均可启动EGFP表达,表达量与人体内同源组织中hCD46的相似,说明该研究克隆了结构和功能正确的hCD46基因启动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