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3篇
  18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阔叶树种的研究现状与江西研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阔叶树种在我国及江西省的研究状况的论述,初步总结了阔叶树种的研究水平及研究方向,指出了江西省阔叶树种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江西省今后阔叶树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AIM:To investate the effect of domestric moxonidine hydrochloride on myocardium fibrosis and coronary artery microvascular structure i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of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METHODS:30 male SHR, aged 20 week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Mox+SHR, Cap+SHR and SHR randomly (10 in each group). 10 age and sex-mached sprauge-dawley rats were designed as normal control(NC). At the end of 13 weeks, left ventricular wight/body weight ratio(LVW/BW), 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 and standardized perivascular collagen area(PVCA) as well as intramyocardial arterial average medial thickness (AMT) were determined.RESULTS:LVW/BW, CVF, PVCA and AMT in group Mox+SHR were lower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group SHR, respectively.CONCLUSION:Long-term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with moxonidine hydrochloride reduces myocardium fibrosis and improves impaired coronary artery microvascular structure i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非道路柴油机国Ⅴ排放法规的要求,以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PC563芯片为控制器主芯片,开发用于柴油颗粒过滤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控制器的底层软件驱动程序,且AD转换功能、通信功能和掉电固化功能都采用模块化的底层软件开发模式。首先将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e modulation,PWM)波生成函数封装为接口函数,然后将开发的控制器在发动机台架和整车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所开发的DPF控制器底层软件驱动程序能够精准控制DPF喷射阀的喷油量,满足国Ⅴ排放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培养基类型、细胞分裂素浓度及生长素浓度的不同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笃丝越橘组织培养的增殖生长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5.
在江门市林科所苗圃选择不同粗细度、不同萌芽度的降香黄檀插条进行扦插繁殖试验,每10 d进行1次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插条的萌芽度和粗细度均极显著影响扦插的成活率,萌芽度和粗细度的交互作用对扦插的成活率也有极显著影响;未萌芽插条扦插成活率明极显高于已萌芽插条的扦插成活率;3种粗细度的枝条中以粗细度为0.7~1.2 cm的插条扦插成活率最高;在枝条萌芽度及粗细度交互作用下,粗细度为0.7~1.2 cm的未萌芽插条扦插成活率最高,粗细度小于0.7 cm的已萌芽插条扦插成活率最低。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掌握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的种群特征,本试验运用两性生命表开展了以朱砂叶螨为猎物的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的生长发育、繁殖与捕食率研究。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不同发育阶段重叠,在雌成螨产卵期结束前雌成螨特定年龄-阶段存活率Sxj明显高于雄成螨。单位时间(12 h)特定年龄-阶段繁殖力fx5、特定年龄繁殖力mx最大值分别为1.74和1.12粒/雌,单雌总产卵量为49.28粒。种群内禀增长率为0.27/d、周限增长率为1.31/d、净增殖率为26.61粒/个体、世代平均周期为12.34 d。在未成熟阶段,加州新小绥螨各螨态特定年龄-阶段捕食率Cxj均呈双峰型,雌成螨和雄成螨捕食率均随时间明显波动。加州新小绥螨取食朱砂叶螨的转化率为4.55、内禀捕食率为0.54、周限捕食率为1.72头。以朱砂叶螨为猎物时,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表现出较好的个体发育、种群增长和捕食能力,可作为控制朱砂叶螨的生防资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同时朱砂叶螨可作为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人工繁殖选择的猎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对羊白介素1受体颉颃因子(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进行全长cDNA克隆及生物学分析。根据布鲁氏菌感染羊白细胞层SSH cDNA文库中的IL-1Ra基因序列信息及已知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KC425613.1)设计引物,利用RT-PCR结合RACE方法扩增并克隆IL-1Ra基因,对其进行序列及相关分子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羊IL-1Ra基因全长为1 228 bp,可编码174个氨基酸,含有1个完整的IL-1保守结构域和1个IL-1Ra结构域(PHA02651结构域)。IL-1Ra分子质量为19 765.8 u,等电点(pI)为5.72,其分子式为C885H1385N235O256S11,且含有信号肽。二级结构分析显示,IL-1Ra分子存在较多的β折叠及受体结合位点,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且与人/鼠IL-1Ra分子的空间结构相似度极高,达到90%以上。羊IL-1Ra有IL-1特有的三叶草结构,其酶结合结构域位于TYR47至GLU66之间。将羊IL-1Ra与牛、虎鲸、宽吻海豚、猪、家犬、人、鼠等14个物种进行蛋白质同源性比对,发现在各物种间存在5个高度同源的半胱氨酸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羊IL-1Ra基因全长cDNA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山羊、牛单独形成一个分支。本研究结果为今后深入研究IL-1Ra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白三叶对黑麦草、弯叶画眉草的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针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与黑麦草Lotium perenne、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 curvula混播时导致后2种植物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通过白三叶的根部、地上部和植株水提液对黑麦草和弯叶画眉草种子进行发芽实验,以及白三叶与黑麦草、白三叶与弯叶画眉草种子混播进行实验,研究表明:白三叶(幼苗、2年生植株根及茎叶)的水提取液在原液以及稀释20倍时对受体植物的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100倍稀释液时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白三叶与黑麦草及白三叶与弯叶画眉草种子混播实验,表明5∶1的比例为最佳混播比例.  相似文献   
9.
根据PCV-1、PCV-2a和PCV-2b差异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以用于PCV检测及PCV-1、PCV-2a和PCV-2b分型的PCR方法。结果表明,三重PCR检测的最低敏感度可达4.87×107 copies/μL(PCV-1)、2.83×107 copies/μL(PCV-2a)和2.96×106 copies/μL(PCV-2b)。引物特异性良好,各引物之间没有交叉反应,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瘟病毒(CSFV)检测均为阴性。应用该方法对采自陕西省的56份样品进行检测,PCV-1检出率57.14%(32/56),PCV-2a检出率1.78%(1/56),PCV-2b检出率42.86%(24/56),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单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9%以上,可用于猪圆环病毒的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监测等。  相似文献   
10.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利用PCR扩增出抗体的全套可变区基因,将抗体分子DNA片断如Fab或单链抗体(ScFv)与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PⅢ或PVⅢ连接,使融合蛋白表达于噬菌体颗粒的表面,经过“吸附-洗脱-扩增”过程富集筛选特异性抗体。这一技术将抗体基因型和表型联系在一起,使识别抗原的能力和噬菌体的可扩增性统一起来,较好的模拟了体内的抗体产生的过程,成为一种高效的筛选体系。本文就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原理、构建、筛选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