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验分别用温汤去雄杂交和两种化学去雄剂化学去雄诱导草地早熟禾雄性不育,结果表明,在两种化学去 雄剂作用下去雄效果比较理想,温汤去雄雄性不育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试验分别用温汤去雄杂交和两种化学去雄剂化学去雄诱导草地早熟禾雄性不育,结果表明,在两种化学去雄剂作用下去雄效果比较理想,温汤去雄雄性不育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苜蓿雄性不育系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作为“牧草之王”,是畜牧业发展中首选的重要牧草之一.近年来虽然育成了许多新品种,但我国牧草良种繁育工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求,因此急需繁育大量优质高产的苜蓿新品种,而利用植物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还可以避免产生假杂种,提高杂交种的纯度和质量,是获得高产优质牧草新品种和高纯度种子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雄性不育系的概述和国内外关于雄性不育系在苜蓿制种的应用情况两方面的探索,进一步提出了苜蓿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前景和主要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张雨桐  石凤翎 《草业学报》2020,29(9):203-214
牧草育种工作是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除了应用传统育种的方法外,应用分子育种方法也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抗逆性分子育种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性成果。株型是综合的农艺性状,是影响植物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重要性状。现在株型在一年生作物株型分子机理及调控网络等方面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对于牧草株型调控机理研究颇少,大多研究是在与产量相关性状及其基础性分子育种等方面。针对影响植物株型形成因素及其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牧草株型性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简要评述了当前在牧草株型育种研究上所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指出可借鉴作物株型育种前沿研究方向制定牧草株型育种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杂交育种是目前普遍应用的育种方法,即利用杂交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亲本优良性状,通过杂交,汇集在后代个别个体,表现出崭新的、前所未有的优良特性。故正确选定亲本是杂交育种成败的重要内因。与此同时,各项性状的表现,又受到培育条件和选择方法即外因的制约。我们结合杂交育种以及对后代采用不同选择、不同交配的方法,进行了双亲正交与反交,单蛾育选择和混合育选择以及同蛾区交配与异蛾区交配等进行多代比较试验,借以探索对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 杂交育种是目前普遍应用的育种方法,即利用杂交的两个以上的亲本优良性状,通过杂交,汇集在后代个别个体,表现出崭新的、前所未有的优良特性。故正确选定亲本是杂交育种成败的重要内因。与此同时,各项性状的表现,又受到培育条件和选择方法即外因的制约。我们结合杂交育种以及对后代采用不同选择、不同交配的方法,进行了双亲正交与反交、单蛾育选择和混合育选择以及同蛾区交配与异蛾区交配等进行多代比较试验,借以探索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国内外牦牛改良与育种进展,列举了国内外牦牛本品种选育的14个优良类群及其生产性能,简介了牦牛杂交育种中利用野血更新复壮家牦牛和利用普通牛与牦牛杂交的研究成果,对雄性不育和繁殖成活率低的问题以及牦牛的风土驯化也进行了评述,提出了我国应建立牦牛研究所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鸭茅是温带著名牧草.不同种源的鸭茅在形态学上存在广泛变异,且各形态学特征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生长发育特性也因种源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国外通过品质选育、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新育种技术培育出了满足不同需要的鸭茅品种.我国虽然野生鸭茅资源丰富,但相关研究和育种工作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目前生产用种主要依赖国外进口.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对于草原而言,牧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何做好牧草的育种工作尤为重要。近几年来,一直在积极致力于对牧草育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却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牧草育种"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立足牧草育种现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并最终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为今后更好地做好牧草育种工作,充分发挥牧草种植的积极效用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几千年的蚕丝生产中,应用常规杂交技术育出了千百个家蚕新品种,为蚕丝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无疑地,它还将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的局限性,积极开发包括种间杂交在内的家蚕育种新技术,乃是进一步发展蚕丝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家蚕(蚕蛾科)和蓖麻蚕(大蚕蛾科)属不同科昆虫;家蚕与蓖麻蚕杂交(超远缘杂交)的研究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有关蚕的种间杂交研究尚处初始阶段(Deodikar等,1977;钱惠田等,1981;张果,1986)。蚕类  相似文献   

11.
家禽附睾功能及其对睾丸后精子成熟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睾丸内的精子虽已成型,但仍需要在附睾中经过一系列修饰,使形态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变化,才能获得运动和受精能力,这个过程即精子成熟。与哺乳动物相比,家禽附睾发生一定退化,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家禽附睾对精子成熟有调控作用。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中,精子功能直接与繁殖效率高度关联,影响制种成本和养殖效益。因此,挖掘家禽精子功能和精液品质的调控机制,对于改善雄性不育、建立家禽繁殖性能的选育方法和改良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对家禽附睾功能及其对精子睾丸后成熟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附睾的家禽繁殖性能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甘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王立  李家恒 《草业科学》1999,16(4):28-31
系统地评价了甘草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系统分类,生态群落,生理,化学成分,育种,人工栽培技术及生物工程技术在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能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威胁全球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目前,PRRSV的致病机制及其与宿主的互作机理并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录组测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PRRSV的研究中,为深入解析PRRSV的致病机理及其与宿主的互作机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工具。作者从感染应答、蛋白功能、毒株、疫苗、抗病品种5个方面对近年来转录组测序技术在PRRSV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对其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通路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PRRSV转录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御屏障,在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如何通过药物或饲料添加剂激发畜禽天然免疫防御功能,从而最大程度地诱导机体保护性机制和减轻感染引起的炎症损伤,已成为应对当下养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肆虐、抗生素耐药的可持续性解决方案之一。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作为一类生物大分子成分,是免疫活性最强的一类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抗应激、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可有效提高幼龄动物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增强多种疫苗的保护效力及生长性能,因而其对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受产地、提取纯化方法及复杂化学结构的影响,对APS活性作用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作者介绍了APS现有的提取技术及存在的单糖组分,重点阐述了其对天然免疫主要效应细胞-巨噬细胞极化、功能、炎症因子表达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对巨噬细胞相关Toll 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信号通路干预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为APS免疫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为其在畜禽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槲皮素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肥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现代畜禽无抗养殖中表现较高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围绕槲皮素的结构、理化性质、营养生理功能及其在养殖生产中的初步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槲皮素的饲用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动物遗传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畜禽优良性状的研究已从对表型选育进入到对单个或多个重要性状关联基因的分子选育,如对猪肉质性状的相关研究,在影响猪背膘厚、肌内脂肪含量、火腿重量等方面筛选到许多关键基因。近年来,非洲猪瘟肆虐,对猪抗病的研究再次成为热点,也发现了众多关键基因,如CD163直接参与了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的侵入机制。除了疾病的影响外,繁殖性状对养猪业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人员对各重要性状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已积累了大量重要育种价值基因的多维数据,且由此开发出了多种基因筛选技术,尤其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现及其作为全基因组筛选工具的成功应用,以及在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筛选与多组学的联合应用等,进一步推动了遗传育种领域的发展。作者系统总结了猪肉质、抗病及繁殖性状相关的重要育种价值基因及其挖掘技术,以期为猪的遗传改良提供指导性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肌内脂肪含量是评定猪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应用,为人们在DNA水平上研究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可能的主效基因、可以考虑的候选基因以及其他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QTL等方面概述了猪肌内脂肪含量的QTL研究进展,并对在育种实践中利用DNA标记辅助选择来改良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应用前景、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动物育种软件的应用,告别了传统的表型选种时代,对育种准确性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毛皮动物育种软件的研发与应用上还不成熟,而软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是当前乃至未来规模化养殖的大势所趋。本文针对目前育种软件在畜禽和毛皮动物中的应用现状,从育种资料管理、遗传评估系统、计算机模拟研究、育种专家系统、网络信息传递与共享5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并在归纳、总结畜禽育种软件研究成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毛皮动物的自身特点,探讨了在毛皮动物中应用育种软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能为今后毛皮动物育种软件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者概述了微卫星DNA标记产生的原理、机制、功能及特征,对其在家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进行系统分析,为其进一步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